鄂温克族

历史上居住在不同地方的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1957年,根据民族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是一个民族自我宣言,意思是“住在山里的人”。主要分布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布特旗、阿荣旗、埃尔贡左奇、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讷河县。人口少,分布广,多与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鄂伦春族等民族杂居。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居住区,属于大兴安岭西侧的缓坡草原。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为30505人。使用鄂温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族分支,分为海拉尔语、陈巴尔虎语、敖鲁古雅语。没有国语。牧区学校常用蒙古语和蒙古语,农区和山区常用汉语和汉文。

据考古和人类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青铜和石器并用的时候,鄂温克族的祖先就生活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齐右江、石勒卡河的洞穴中发现了具有鄂温克族身体特征的头骨,与头骨一起发现的还有贝加尔湖独特的文化和装饰。与鄂温克族传说一致。传说鄂温克族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和“拉玛”湖(即贝加尔湖)。另有传说,他们的老家在黑龙江上游的什勒卡河。简而言之,鄂温克族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山区和黑龙江上游的什勒卡河,使用弓箭,刺枪,从事狩猎和捕鱼。食物用火吃,或者将石头加热,放入装满水的桦木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石头打火星,用桦木纤维引火。覆盖着桦树皮的“撮子”。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和隋唐时期地理和习俗与鄂温克族有关的一些部落,特别是唐代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林区的“北石维”、“博士维”、“神威居”和“居”部落。后来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的jaxa(今俄罗斯阿尔巴津)。明代文献中描述的“骑鹿出入”的“北方山野野人”,一般认为是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的直系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布”泛指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但特指鄂温克族。此外,“卡姆尼堪”又称“索伦别布”,也指鄂温克族的一个分支。

在俄罗斯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之前,上述各部的鄂温克族居民已经全部投降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可汗政权。皇太极在1636年改国号为清朝之前,已经在鄂温克族地区建立了管辖制度,以后越来越严密。清廷将鄂温克族按宗族组织成“左”,选拔等官员,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17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的侵略,鄂温克族向大兴安岭嫩江支流(甘河、、阿伦河、、雅鲁藏布江、纳木尔河等)迁移。)去生活。这是“布撒杀部”之一,分为五个“阿坝”(即狩猎场)。雍正九年(1731),五个狩猎场的鄂温克族壮丁被压下来指定旗色,织成八旗。次年,清朝从布萨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温克族士兵,举家迁往呼伦贝尔草原,驻守边境。其后裔是现在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县的鄂温克族人。清廷还派出鄂温克族八旗官兵镇守爱辉、莫尔根、齐齐哈尔、伊犁、塔城、科布多、乌力雅泰、乌鲁木齐等地。他们为维护祖国统一、保卫边疆做出了贡献。1732年,清军从布扎地区抽调1600名鄂温克族士兵,随家人迁居呼伦贝尔草原。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社会经济学

由于鄂温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占其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居住在蒙古族的蒙古包中,过着游牧生活。早在17年底,鄂温克族就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梯社会的过渡阶段。1945年8月解放前,鄂温克族地区一直是以小家庭为主体的小游牧民族,形成了“内莫尔”。“内莫尔”最初是一个由三个、五个甚至十个以上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的游牧封建社会,其社会结构是由几个小家庭组成的生产互助单位,这些小家庭都属于同一个氏族,没有剥削关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封建依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组织,一般由一个封建牧民和若干贫困牧民组成。牧民和牧民拥有的牲畜数量差别很大。牧场形式上归“内莫尔”所有,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封建剥削。从事农业和半农半猎的鄂温克族居民早已进入封建社会。此时,只有少数生活在埃尔贡左奇的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宗法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四处流浪,住在简陋的帐篷——“撮子”里。因为饲养驯鹿,所以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族,过着狩猎、均分的原始社会生活。

在漫长的旧社会,鄂温克族饱受苦难,处于日益贫困和衰败的状态。清朝的时候,统治者把他们赶去打仗,大部分都死在了战场上。侵华日军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随着天花、伤寒、性病的传播,人口锐减。1931年,浍河沿岸的鄂温克族居民有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下1000人。1945年8月,鄂温克族重生。中国* * *生产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65438年至0947年,经济相对发达的农牧区(包括山区)开始民主改革;在仍然保留着原始社会残余的狩猎区,我们将大力帮助他们发展生产,通过合作使他们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195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年8月1,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先后建立5个民族乡和1个民族索木(区)。许多当地干部都接受了培训。自治旗成立以来,逐步改变了过去“靠野草为生”的局面,实行定居放牧,林区、草原上出现了一批新的猎牧民新村。采取“以畜牧业为重点,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方针,使畜牧业迅速发展;兴修水利,开发缺水草场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割草、运草、挑水、药浴、打毛、制毡的机械化。牲畜数量比1949增加了7倍多,20多种牲畜及畜产品进入出口物资行列。农业、织布、养鹿、捕鱼和采集木耳、榛子、蘑菇逐渐发展起来。浍河两岸有200多里的天然芦苇资源,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优质造纸原料。鄂温克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1945之前,几乎都是文盲。自治旗成立时,只有9所小学。现在小学教育已经普及,有18所中学。许多年轻人进入了大学,一支自己民族的知识分子队伍正在壮大。在鄂温克族地区,基本建立了医疗防疫网,“克山病”得到控制,旧社会盛行的鼠疫消失了。我国从65438年到0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和艺术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非常丰富,有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谚语、谜语等,生动感人。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它们都反映了现实生活。比如《人类起源的传说》就对他们的迁徙历史、远古生活、自然风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解释。当代文学的著名作家是尤格图,代表作有《一个猎人的呼吁》。他们能歌善舞,民谣优美动听,风格独特,也就是说,爱歌词。尤其是牧歌和狩猎歌,表现了鄂温克族勇敢纯朴的性格。在元旦或婚礼上,妇女们经常跳鄂温克族舞蹈。“努格勒”舞独特、雄浑、节奏感强,以“跟步”和“跺步”为其舞蹈特色。狩猎区的舞蹈多在夜晚围着篝火举行,主要有“跳虎”、“猎人舞”等舞蹈。鄂温克族居民十几岁就开始射击、跳高、跳远、撑杆跳和滑雪。造型艺术包括刺绣、雕塑、绘画等。他们喜欢用各种图案装饰器皿,擅长用桦树皮为原料制作动物形状的儿童玩具。

生活和习俗

鄂温克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至今还保留着氏族外婚姻和表亲婚姻的特点。婚姻只能在不同宗族之间进行,同一宗族内部禁止通婚。他们还与蒙古、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通婚。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还有“逃婚”的习俗。相爱的青年男女定下婚期后,女方乘夜逃到男方塔中的“撮子蟹”,在此等候的老妇将女孩的八条辫子梳成两条,成为合法婚姻。人死后,以前都是天葬(也就是风葬),后来由于邻近兄弟的影响,改为土葬。

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树皮占有一定的地位,可以称之为“桦树皮文化”。许多用于狩猎、捕鱼和挤奶的产品都是由桦树皮制成的。餐具、酿造器具、容器、房屋、栅栏和兽皮。即使死后,裹尸布也是由桦树皮制成的。另外,很多鄂温克族的服饰也是用桦树皮做的。比如桦树皮帽,桦木皮鞋等等都是非常广泛的。各种桦树皮制品,尤其是桦树皮容器,不仅轻便实用,而且装饰有图案。普通女性从七八岁开始学习世代相传的雕刻、冲压、绘画、拼贴等手艺,并逐渐产生了钻研技艺的热情,为器皿和器具创造了精美的艺术品。图案多来源于生产生活,如花、树、峰、虫、鱼、崖等,模仿自然构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鄂温克族不仅勤劳勇敢、淳朴坦率,而且具有诚实的美德。在鄂温克族猎人和牧民中,我不知道什么是偷。猎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有仓库来储存食物、衣服、工具等。,它们从不被锁定。如果有人在路上用完了食物和衣服,他们可以去任何两个仓库取。鄂温克族讲究礼仪,非常好客。年轻人见到长辈,要敬礼,敬烟。最常见的礼仪是跪姿、侧身和鞠躬。家里有客人被认为是一件喜事。牧区给客人提供奶茶,狩猎区用鹿或羊的胸脯肉和驯鹿奶招待客人。节日主要有祭敖包、农历新年、米科勒节等。供奉敖包时要宰杀牛羊作为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大会都会有赛马、摔跤等活动。“米阔勒”节是一个生产节,在每年夏历的5月22日举行。在这一天,马将被烙印,鬃毛,阉割,牙齿被移除,耳朵被剪为羊,等等。,并举行宴会。

宗教信仰

以前鄂温克族信仰萨满教,牧区居民也信仰喇嘛教。1945之前,有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残余,部分氏族以鸟和熊为图腾崇拜对象。每个氏族或大家族都有一个巫师“萨满”,大多数是族长(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