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新思维研究的思考

最近读了张先生的《小学数学新思维研究》,被他执着的精神深深打动,被他的数学教学思想折服。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设计学习新序列

关于学习序列,我是在余志强的讲座上第一次听到的。于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选材和建立序列的问题,而《小学数学新思维研究》则是以“重组结构、更新内容、滚动发展”的方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谈设计新的学习序列。

这本书认为,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可以设计出新的学习序列。如以“乘除法”为核心,将矩形的周长和面积、乘除法、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内容整合在“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主题下,形成一个教学单元。从步测和目测入手,为矩形周长的学习积累经验,从矩形周长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中得出乘法分布规律,用乘法分布规律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解决矩形面积的复杂计算问题。这种整合使得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环环相扣,形成了网络知识结构。

书中提到“前有怀孕,中有突破,后有发展”,采用滚动发展。孕前:结合可以接触到的知识点,在前期做好学习一个重要知识点所必须的基础铺垫,降低新知识第一次学习的难度。有突破:让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知识,突破新知识探索中的难点,让经验材料数学化,数学材料逻辑化。后发:指在“学中突破”的探索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拓展知识应用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

其实无论学习课本还是一节课,他们的思路都是相通的。我曾经以孕前、中突破、后发展为理念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甚至获得了温州案例评比一等奖,真的是出乎意料。

教学三环节的实践与理论

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规律,即问题规律、情境规律和数学思维发展规律,相应的教学过程应按照引入、发展、巩固三个环节来组织。

根据数学思维引入问题规律,引发学生思维活动。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根据思维的情境规律,通过分析比较,运用运算、图解、模拟等手段,抽象概括原理和结论。按照思维的发展规律进行巩固。既有模仿例子的基础训练,也有增加非本质干扰因素的变体训练,解决多重问题的柔性训练。

应用题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书中为我们讲解了应用题和解题教学的来龙去脉,这是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比较困惑的事情。曾几何时,应用题教学销声匿迹,成为一个谁都不想提的话题。好像谁提了都跟不上时代发展,还会墨守成规。其实是我们受教育程度不够,只是书本的标志。在这本书里,张老老师专门论述了应用题教学的相关内容,给人一种豁然开朗、豁然开朗的感觉。

应用题是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格表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解决未知量的问题。虽然课程标准没有出现应用题的名称,但教材也没有将应用题列为单独的教学单元。但是,应用意识应该是一个教学目标,更应该是一种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应该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书中认为,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条件和问题,建立“问题”、“条件”和“算法”的联系体系,善用行式训练、补充训练、题目训练、选择训练、变式训练,使五种训练成为教学的有力抓手。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贯彻以下思路:

(1)比较的思想:比较是思维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纵向比较,即不同层次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比较;另一种是横向比较,是在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同一层面上,对不同分析方法、不同解决方案的比较。比较法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新旧连接点迅速展开,以“已知”为依据,充分利用已有的解题经验,因此有利于形成解题方法的逻辑联系。

(2)对应思维:寻找数量关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思维方法,在整数和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的教学中应作为基础训练。

(3)假设思维:先将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假设为另一个相似的条件,使问题的解决趋于简单明了。

(4)替换思想:用一个量替换另一个量,使数量关系趋于明确。

(5)转化的思想:转化比较的标准;从量与量之间的非对应关系到对应关系。

总之,通过阅读和学习这本书,了解教材编写的思想和特点,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让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更准确地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