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一种全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实现学生积极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内涵概述。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自主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心理学家鲍彻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无数的例子证明,有个性的人,只有会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才会有创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指的是学生为了完成相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发挥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因为学习任务是分担的,所以问题很容易解决。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得以实施。
2.新课程标准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那么作为教师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应该怎么做呢?
1.我觉得首先要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放下架子,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交朋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尊重的和爱的。课堂气氛要民主、愉快、和谐,这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要盛气凌人,生硬粗暴,不要愤世嫉俗。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和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会自己学习。如果师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相信自己的老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他就是成功的,他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善于让学生自己探索,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他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学习平台,并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就是创造氛围和空间,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提问、发言、交流和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是:组织自学,核心是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合作学习,既要在互动中深化学习,又要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和调控,从而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交流,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建构,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听过我们班学生的人都说,我们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其实教学上也没什么花样,只是上课很少站在高台上,感觉离孩子很远。我总是习惯性地走在他们中间,和他们近距离交流。课堂上有说有笑,没有严厉的训斥。上学期我教鸬鹚的时候,一个平时学习很差的学生手举得很高,我就让他读第一段。那个学生没注意把“渔夫在船头悠闲地抽烟”错读成了“悠闲地抽烟”。立刻,一个学生指出了他的错误。经学生提醒,突然发现“吸”字在这里用得如此巧妙。于是我随机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了“吸”而不是“抽”这个词?同样的意思,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小组长总结为:“抽”字在动作上似乎用了太多的能量,“吸”更能凸显渔夫悠然自得的神态,与前面的“悠然”二字搭配更为贴切。我当时很开心。你看,没有老师的话,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于是我拍拍他的背说:“孩子,虽然你念错了一个字,但这真的是我们所有人都要细细咀嚼的宝贵错误。孩子们笑得像阳光一样。孩子们很开心,我深受启发,就写在博客上作为课后反思。还有一点就是:我上课很少说话,但是同学们说话很多,所以我看起来比较清闲。”听了魏老师的讲座,我坚信老师讲的越多,学生越不爱听,老师越累,学生越容易睡着。学生通过自学能学到什么就不说了;你说了,学生也不会。我们应该减少讲课时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阅读和感受。我们应该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去质疑,去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得到最好的答案。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决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给学生强有力的指导、引导、引导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有效、高效。教师必须做到三点:聚焦重点,聚焦难点,聚焦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孩子肯定还小,认知水平有限。有时候,看到他们为了一个问题打架,我会觉得无比幸福。这个时候,我会行使我的权利。当我说话时,我要求学生看着我的眼睛,并学会认真倾听。我们的课堂需要热烈的讨论,也需要安静的思考和倾听。动静结合,才能形成硕果累累的课堂。
第三,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合力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确定学习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任务,然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生词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1.在课堂上设立“游戏公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大三学生能读,学得快,忘得也快。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些游戏应该及时播放,让学生进入“游戏天堂”,比如填字游戏:根据生词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写填字游戏,互相猜谜。在教《画杨桃》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这幅画的字体特点,自己编了一个顺口溜背下来:把一块豆腐切成两半,放在锅里,盖上盖子。学生很容易记住单词,同时也经历了一个自我识字的过程。
2.走出教室,在生活中独立阅读。认学名,快速阅读;关注沿街广告牌上的字,学校的宣传标语,餐厅的菜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认识很多单词。
高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记忆新单词的能力。在随文章一起阅读时,应尽量通过查阅参考书、分类记忆等方式进行独立阅读。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找出描写月光和阿炳内心感受的词语,激发了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第一次阅读课文时,我更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体验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感受情感。
2)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要求教师把握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过程,还要求教师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活动,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帮助。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增进友谊。禁止在课堂上搞形式上的合作探究学习,表面上热闹,哗众取宠,收不到实际效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没有目的,没有实施,学生讨论的结果都是自己的,甚至借此机会大做文章,从而失去了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我在教阅读的时候,第一次主要是自主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在分析句子时,往往在理解自己的感受方面有一些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互相交流讨论,解疑释难,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教五年级下册《松芳溪的冬天》课上,让学生讲:课文的题目是松芳溪的冬天,但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冬天来临前松芳溪的景色。这是学生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对比”的好处,并引导他们尝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练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讨论得出的这些结论,比老师直接讲答案更让人记忆深刻,他们学会了学习。比如上学期省督查组来我们学校视察的时候,我就教了“百年之美”这一课,围绕居里夫人的美表现在哪里开始教学。课后,我很不满意。总觉得自己收的太多,放的太少。一个班级总是在带领学生。现在认为老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找出体现居里夫人美的句子,进行讨论交流,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体验提炼镭的艰辛和她对科学事业的巨大贡献,然后分组汇报总结,从而认识到居里夫人的内在美是永恒的,可以跨越百年,直至永远。我觉得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处处都能学到东西。
“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密切相关。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合作是自主探究的形式和方式,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只要科学地引导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就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