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附近南朝墓葬的石兽造型特点是什么?
梁武平钟墓在南京尧化门外的沈巷村附近。有两个守墓兽和一个神道柱。柱子上端嵌有墓石,刻有“钟繇将军神道,钟繇将军与第三师武侯”字样。石兽原埋于土中,解放后经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挖掘整理后重建。还有1000多年没有掩埋的土渍痕迹。石兽高约2.20米,长约2.50米,昂着头,伸出舌头,做出向前的姿态。在造型上,雕塑家采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将一种动物神化成了狮虎的形状。他不仅肩上有飞翔的翅膀,四肢矫健有力,显示出令人震惊的威慑力。古代统治者用这种怪兽来守护陵墓,不仅是为了辟邪,也是为了吓唬人,炫耀自己的尊严和特殊地位,以加强统治权力。从这只石兽的造型手法可以看出,它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主要是在一只咆哮的狮子的形态基础上加以夸张的。南朝的雕刻师能够欣赏到兽的性格特征,能够以极大的勇气和强烈的表现力表现出来。能成功雕刻出这件杰作是非常有价值的。
梁林川景惠王萧红墓,位于南京麒麟门外张家库村西。有两块墓碑,两块墓碑,一块墓碑。石兽的大小和萧敬墓兽差不多,但有另一种风格。它的特点是四肢浑圆有力,更显威严傲慢。也让人感觉到雕刻的熟练和精致。相比萧静的墓兽,感觉后者气质比较单纯。看来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不同匠人不同徒弟和我自己智力素养的体现。萧红墓碑上的字,因为长期的风雨侵蚀,很难辨认。但在墓碑向阳的一面,有八个连续的图案,雕刻得工整细致,可与北朝常见的墓志铭边缘图案相媲美,只是图案的风格不同。
梁、康王小修墓位于南京栖霞山附近甘家巷村一所小学的后面。石头动物和墓碑都在这所小学的前院。除了两个石兽保存完整外,还有一个墓桌柱1,一个墓碑2,一个龟碑2,可能是从其他地方挪过来保存的。萧秀墓石兽在造型风格上与上述两座墓中的石兽有所不同,即运用了更多的装饰手法,将四肢夸张得特别强壮有力,仿佛要制服对方。还有,因为是在小学的围墙内,观者只能从近侧看,不能退远,从而加强了身体的宏伟感。从雕刻手法上可以看出出自另一位名家之手。
梁南康萧季墓位于南京市东南约50公里处。属于句容县“石狮公社”。是距离南京城最远的墓葬,也是南朝时期较大的墓葬(目测高约3米)。笔者9月份去调查的时候,1974,正值农闲时节,地里人少。在一望无际的叶萍中,远处有两个小黑点,知道这是要搜寻的石兽目标,沿着一条绿色的水田垄走着,渐渐靠近了那一对立在水田中的石兽,特别有气势,一对墓葬用的石柱也完全竖立起来,却不见墓碑。石兽和坟墓都浸在水田里。然而,大多数其他墓葬动物并没有被完全摧毁。虽然在淤泥中浸泡了1000多年,依然没有出现倾斜和下陷,其地基工程的牢固程度可想而知。
萧基的墓碑兽之所以特别大,是因为它是直立的,而不是移动的。在造型手法上,尤其简洁明了,增强了体量感。虽然是直立的,但是呈现出上上下下的趋势。俗话说,静中有动,生活充实。面对这种大圆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中的卧马,也是一种躺在地上想起来,无声无息地移动的表现手法。不仅如此,就连巨石的横断面标高都是经过适当处理的,与西汉的卧马也有几分相似。但从形象的生动性和雕刻的技巧来看,其艺术感染力似乎略逊于上述三种墓兽。
梁武帝岫岩陵的石兽不属于南京,而属于丹阳陵。它在南京以东大约80公里。梁武帝(503 ~ 548)是南朝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用来保护陵墓的石兽也被雕刻得非常高大宏伟。在石兽的造型上,因为是皇帝可以用来护陵的麒麟,所以与象形的狮虎辟邪大致相同,只是吸收了一些龙形象的想象,脖子高高拉长,让观者感受到一种特别高大的气势,符合统治者的需要。石兽以前是一对,现在只剩一只了。据实测,石兽高2.70米,长3.30米。它头上有双角,张开嘴,伸出舌头。从远处看,它像一只高大的狮子在大地上迈步前进。而且雕刻方法巧精,造型完美,堪称南朝石兽雕刻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