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审题
仔细审题意思后,我们写的文章才能切中要害,防止出现“文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问题,比如“想起暑假里发生的一件有意义的事”。在练习之前,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写的“时间”发生在暑假,他们写的是一件事,不是几件事,不是整个暑假生活。但是,如果没有把问题的意思理解透彻,就会跑题,理解错了就会跑题,甚至文不对题。再比如题目《领奖台上的比赛》。标题“竞争”是一个关键词。只有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竞赛”的中心词,才不会把这篇练习文章写成一般的竞赛场景,才不会跑题。再比如写一个让我感动的东西的时候。只要牢牢抓住“感动”这个关键词,找准写谁(我们自己),写几件事(一件事),写出有意义的东西,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电视里的汶川地震“谭老师舍命救学生”,“收破烂的老头给他们捐了300块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写出身边的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比如选择“阮文一跳教学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同样的题目,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学生选择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同学选了很多东西,题目明明是只能写“一件事”,却选了很多东西写。比如有的同学选了一个很好的素材,写大地震的队长不顾自己的孩子救了无数灾民的命(选材很好),但是后来又写了很多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谭老师为了救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可以表达世界各地的真实感受,但是时间越长越臭,真的没必要。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题时要努力做到这两点:一是准确性,即根据习题的提示,正确理解不同的内容、范围和意义;二、快,就是快,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题目,因为审题的速度体现了我们作文思维的敏捷程度。为什么要努力做到这两点?众所周知,命题作文要求我们根据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写文章。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快速地审题,作文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基础知识学得很好,但作文就是过不了“考”的关,语文科成绩往往很差。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题目的意思呢?
首先,要结合写作提示,明确题目要求的写作范围。“范围”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1,“时间”范围。
有些题目受时间限制。比如《记得暑假发生的一件事》中的“暑假”;《节夜》中的“节”和“夜”都标明了时间,文章的内容必须是在这些特定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不得超过这个特定的时间。
2.“所在地”的范围。
有些话题受地点限制。比如《在街上看见》讲的是街上发生的事,《快乐校园》讲的是校园里发生的事。
3.“对象”的范围。
有些题目受写作对象的限制。比如他(她)笑了,你应该写“他(她)”;《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应该写自己,而《我看到的一件事》应该写别人的事,而不是我做的一件事。但是很多话题往往会受到各种对象的限制。请看下面这组题目。
我妈妈和我
我爱我妈妈。
我的母亲
我和妈妈一起游泳。
这组话题受到两个特定对象的限制:“我”和“妈妈”。但在第一组题目中,写的例子要和我和我妈有关,也就是母子(女)之间发生的事情;
第二组题目写的例子要体现中心词“爱”,即我有多爱我的母亲;
第三组题目是请人写关于我母亲的文章,而不是别人的母亲;第四组题目的范围是游记,内容应该是我和妈妈游览此地时看到的风景和感受。
4.“数量”范围。
有些题目受数量限制。比如“我看到的一件事”只能写成“一件事”,而“给XX老师的两三件事”要写成“两件事”或“三件事”。
5.“内容”的范围。
有些话题受内容限制。比如“记住一场拔河”不能写其他比赛的内容,“一次科技活动”只能写“科技活动”。
然而,许多主题往往受到几个范围的限制。请看下面这组题目。
他(她)也是我们班的“小先锋”。
②到处都有“小先锋”。
我们班有很多“小先锋”。
(4)“小先锋”到处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