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145

老师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中学后成绩很差。小学老师认为这是因为中学老师放手太多,没有教好学生;中学老师说这些学生小学数学没学好。事实是,经过六年的小学数学学习,小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小学数学的思维模式,可以应对各种挑战,进入初中大门。出现了以下问题。顺利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节奏,是小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我关注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认为,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一定是有联系的,备课前要仔细了解教学内容,与小学知识有哪些联系,哪些小学学过,学到什么程度?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你如何看待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当然,中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放手是合适的。但是,我们应该让它慢慢来,我们绝不能忽视这种过渡和衔接。人教版教材从数学、生活到数学、思维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到初中数学教学,针对刚入初中的学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简单介绍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必胜信念。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一个道理:大一新生的第一节课老师一定要更加精心准备,俗话说“亲其师,方得信其道。”我是这样开始上课的: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始讨论数学兴趣问题,以此拉近师生距离,培养教与学的默契。

比如999998×999992的速算是多少?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头尾速度补偿算法”:83×87,45×45,91 × 99...通过学生计算和老师快速计算的对比,学生都很感兴趣。然后让学生经过观察、猜想、总结、验证的过程,得出一般规律;再比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占卜年龄”的二元游戏。只要学生对每张卡片说“是”或“不是”,老师就能最终报告出学生心目中的年龄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由衷地敬佩老师,还可以升华师生关系,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彻底了解差异,改变解题习惯

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既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差异,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学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1,数域的扩大,让原本正确的结论变成了错误的结论:比如“倒数是自己的数是_ _ _ _ _ _ _ _ _”,小学生的答案是1,初中的答案不是:1和-1;再比如:“最小的两位数是_ _ _ _ _ _ _ _ _”。小学生的答案是10,初中生的答案应该是-99...

2.由于分类不同,有些数字使用较少,甚至不再使用:比如“小数”完全理解为“分数”,用“有分数”或“假分数”代替。在二、三年级,分类思想的应用并不少见。

3.解题习惯相应改变:小学直接解题,初中开始:在计算和解题中写“解”;这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一年级老师关注的。

4.小学数学中的“两个数之和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和“两个非零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的结论,因为负数的引入,马上就错了。

有理数一章,以小学学过的自然数、0、分数、小数为基础,结合小学接触过的两个例子,主要是温度和海拔,推导出正数和负数,从而把数域扩大到有理数的范围。此外,本章在描述有理数的基础上,对比小学学过的四则运算,依次学习有理数的加、除、乘运算。这样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知识衔接,作为教师无疑应该大力运用;当然,对于大多数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初中的数学知识远比小学抽象。学生经常问老师,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是不是都是错的,为什么和现在不一样?应该如何理解这些问题?这样,教师只有提前熟悉这些差异,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第三,改变思维习惯,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特别注重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用综合法解题时,题型的应用有很多综合公式。初中数学不是这样的。它着重培养学生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方程的思想,用向前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比小学的思维方式要容易得多。这种方法明显优于小学法,小学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方程法顺利解决,这是初中代数教学中最重要的。为了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摆脱算术思维的束缚,充分体会方程的优越性。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两种方法的比较,通过同一个例子来比较两种思路的优劣,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比如A、B、C、D四个数之和是100,A加4的和,B减4的差,C乘以4的积,D除以4的商正好相等,所以求这四个数。这道题用小学公式做很复杂,用初中方程思想做很简单。

4.渗透数学思想,学习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比如分类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变元的思想...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

七年级数学上册:讲有理数时,要给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有理数加法定律中,需要对有理数加法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在证明九年级几何“圆周角定理”时,也要进行分类研究,讨论结论的正确性。

数学家华说:“数缺形则少直观,缺形则难细致入微;数形结合好,万物分离。“七年级数学第一册:数轴是向学生传授数形结合思想的绝佳机会。它把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联系起来,为后面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在数学和思维中,也要渗透不完全归纳法的思想。

总之,我认为小学生要想快速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把自己放在小学生的角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速明确初中数学的要求,找到初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点,更好地把握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