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偷”,如何正确教育?
-1-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偷”行为呢?在揭晓答案之前,我想和你分享一个关于小白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小白还在上小学。那时候,小学门前总是有很多小摊,卖辣条、糯米糕、汽水、冰棍等小吃,涂着鲜艳的颜色,很吸引人。小白每天放学后买一些零食。很快,零花钱就不够了。
偏偏这天放学后,小白看见小白父亲的外套挂在衣架上。小白以为大白一般都是从上衣口袋里掏钱,灵机一动,跑到大白的上衣口袋里,正好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赶紧拿走放进自己的小书包里。
第二天放学,小白招呼了几个朋友,大方地说:“今天放学我请客!”然后我领着朋友,给大家买了一根冰棍,又给自己多买了辣条和冰棍,然后递给摊主一张百元大钞。
-2-
故事讲到这里,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小白“偷”了他父亲大白的钱——这是我们成年人的正常逻辑。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小白自己拿了钱,因为他的零花钱不够——这是孩子的简单逻辑。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知道这是“偷”,也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为孩子有“需求”,想要实现这样的需求。小白没有足够的零花钱,因为他想买零食。他想有更多的钱,所以他偷偷拿钱。
每个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娇生惯养的孩子)在成长初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都在自己身边赚,所以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当他们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就立刻想要,这就导致了“偷”的行为。
-3-
看看大白是怎么做的吧。
这一天,大白穿着大衣上班,伸手掏口袋时发现少了一百块。家里的大人说他没拿过,大白就想可能是小白拿的,但是大白没有直接找小白。因为没有证据,大白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就在小白小学门口等着。一放学,小白就领着几个朋友去小摊上挑东西,递给摊主一张醒目的百元大钞。大白现在有个好主意。朋友们走后,大白冲到小白身边,笑着说:“走吧,爸爸今天来接你。”
小白当时就愣住了,心想今天怎么大白来接自己了。他拿钱的事曝光了吗?谁知大白带着小白去了百货公司,问:“你想吃什么?”
“巧克力。”小白说。
大白给小白买了一些除了巧克力以外的其他零食,然后问:“爸爸今天口袋里丢了一百块钱,你没拿吗?”
“是的。”小白低声说道。
“以后零花钱不够就跟爸爸说,不要自己从爸爸口袋里拿钱。”大白似乎没有注意到小白的表情,淡淡地说道。
“很好。”
那天以后,大白给小白增加了零用钱,小白再也没有偷偷拿过钱。
很多家长在孩子偷窃的时候打骂孩子,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这无疑给了孩子一种阴暗的心理暗示。他们因为父母的惩罚而愤怒,自尊心受到伤害。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信任也瞬间崩塌,更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说我是贼,那我继续给你偷!”
-4-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偷窃”行为呢?
我们来看看大白的处理方式:一、调查小白是否真的拿了钱(了解证据和理由);然后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等其他朋友走后把小白带走),满足孩子的需求(买零食)表达对孩子的爱,尊重孩子的意愿(买小白想吃的巧克力)。其次,我不讲是非,也不随便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而是淡化自己的反应,直接告诉孩子以后该怎么做(“告诉爸爸零花钱不够了,不要再从爸爸口袋里拿钱”);足以解决孩子“偷”(零花钱增加)的根本原因。
是标准教材!
有些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想买白色的衣服,父母觉得黑色的耐脏,就买黑色的。虽然孩子表面上顺从了,但内心深处对白色衣服的需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当父母问孩子想要什么时,孩子就会顺从父母的意愿,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也不会实现。表面上是家长在和孩子“商量”事情,实际上还是家长在做决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
我们发现孩子有“偷”的行为后,就要反思自己平时是否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你们是平等、轻松的聊天,还是总是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去“纠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尽量和孩子沟通好:一方面了解她的心理,另一方面了解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家庭经济条件还不错的情况下,如何决定零花钱的多少?因为按照现代的生活水平,上小学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零花钱,甚至会有手机。孩子放学后会买零食、书或者小玩意,孩子一般会自己买东西。如果他们没有零花钱,就会在伴侣中产生负罪感,从而产生虚荣心。所以给合理的零花钱很有必要。
父母也应该学会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家长不要打骂,这是最不可行的教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交流、故事教育等。,但从不包括打骂。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通过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当他们发现孩子的想法误入歧途时,同样的父母可以通过沟通的形式把孩子的想法拉回来!
让孩子觉得父母挺民主的,自然会靠着父母,向父母敞开心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样和父母交流,有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在和父母打地道战。
真正的教育必须建立在理解、尊重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只有合适的爱,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