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轴对称图形
只有1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形)。
有两个对称轴的图形是(矩形)
有三个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四个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对称轴的图形是(圆,环)
2.圆对称轴的图形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圆是一个(平面图形、曲线、轴对称)图形。
第二,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一个本质前提)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d=2r r=d÷2
第三,在同一个圆或等圆内(一个必要前提),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第四,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指南针两英尺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圆的半径。
五、圆的周长
1,曲线绕圆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周长与直径之比)的商叫做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与圆的大小无关。π>3.14。一个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
3.c圆=πd c圆=2πr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 (a+b) × 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 4a
5.长度和周长的单位是:km m DM cm mm。
6.从已知周长求直径d = c ÷ π。
从已知周长求半径r = c ÷ π ÷ 2。
7、3.14×(1――9)
六、半圆的周长
c半圆= d+π d ÷ 2c半圆= 2r+π r
七、圆圈区域
1.把圆平均分成几份,就可以做出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
2.s圆= π R2 = π (d÷2) 2
3.s矩形=长×宽= ab
s平方=边长×边长= A2
s平行四边形=底×高= ah
s三角形=底×高÷ 2 = ah ÷ 2
s梯形=(上底+下底)×高度÷ 2 = (a+b) × h ÷ 2
s半圆= π R2 ÷ 2
S圆= S大圆-S小圆= π (R2-R2)
4.面积和表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公里、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1平方公里= 100公顷1公顷= 10000平方米
5.如果矩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那么圆在它们中间的面积最大。
6、(11――19)2
八、半径放大n倍,直径放大n倍,周长放大n倍,面积放大n倍。
第二单元
1.一,
1,对,相等,等价,意思是一样的。
2.多少=多少?
1.二、求提高,减少,增加,减少,节约,增减百分之几,都用:A-B。
2.第三,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相互关系
1.四、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一般步骤
1.找到单位“1”
2.确定单元“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3.如果已知单位“1”,则通过乘法计算:单位“1”×相应的分数。
4.如果单位“1”未知,则用除法计算:已知量÷对应分数=单位“1”;另外,也可以用方程。
5.负=负-差分除法器=除法器÷商
动词 (verb的缩写)常见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距离/速度=时间/距离/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数量÷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总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份数×份数=总份数÷份数=总份数÷份数=份数。
不及物动词等式
1,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方程。
2.解方程是“唱反调”
七。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用于图形变换和图案设计。
1.轴对称的
2.翻译:注意是上下翻译还是左右翻译,尤其是翻译了多少格。
3.旋转:注意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注意旋转的角度。
4.操作法则:
加法交换律与自然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 = a+(b+c)25+37+63 = 25+(37+63)
乘法交换律
a×b×c=a×c×b 25×9×4=25×4×9
乘法结合律
a×b×c =(a×c)×b 128×3×8 =(125×8)×3
粉伴侣
当两个数之和乘以一个数时,可以将两个加数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将两级相加。
a×(b+c)= a×b+a×c 8×(125+25)= 8×125+8×25
2.37×99
=2.37× (100-1 )
=2.37×100-2.37×1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 = a-(b+ c)14.29―3.9―6.1 = 14.29―3.9+6.1
第四单元
1.两个数的除法也叫这两个数的比值。其中,比较符号前的数字为比率的前一项,比较符号后的数字为比率的后一项,前一项÷后一项=比率。
2.比率、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A ÷ b = a: b = (b ≠ 0,除数、分母和后项不能为0)
例如:15 ÷ 25 = (): () = ()% =()(填小数)= () Fold = () into。
再如,数A与数B之比为4: 3,数A是数B的(/),数B是数A的(/),数A是数B的()%,数B是数A的()%,数A多于数B,数B少于数A ()%。
(提示:A数= 4 B数= 3)
简化比例
简化一个比值就是把一个比值变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前者和后者都是整数,并且前者和后者只能有一个公因数1。
4.注:比值是一个数字,简化的结果是一个比值。
比如最简单的整数比0.75是(),比值是()。
5.比率的应用
重点: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28 cm,长宽比为4: 3。求矩形的长、宽或面积。
6.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 2: 3或1: 1: 2。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7.质量单位:吨、千克和克
8.体积单位:升毫升
9.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 1立方分米1毫升= 1立方厘米
10,人民币单位:焦媛分。
11,大于0的数称为正数,小于0的数称为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正数和负数可以抵消,比如+5和-5可以完全抵消;-8和+3相消得到-5。
13.统计图表有:(复合)条形图,(复合)折线图,扇形图。
14,条形图:很容易看到各种量的数量。
15、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到量,还可以表示量的增减。
16,扇形图:可以显示各部分的百分比和总数。
(1)平面图形知识;(2)平面图的周长和面积;(3)对三维图形的理解;(4)三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平面图形知识
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联系和区别。
②角度的特点、分类和测量方法。
③垂直与平行。
(4)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按边、按角)。
⑤四边形。每一类图形的特点,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⑥圆形和扇形。圆、直径和半径的特征,以及扇形和圆的关系。
⑦轴对称图形。(能画出所学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要求:①抓住特点,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联系。
②可以根据图形特征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2)平面图的周长和面积
①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掌握各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
③公式可以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
(2)长度和立方的关系。
(3)三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②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的体积。
③建立这四种三维图形体积计算的联系。
④加强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和体积与体积的区别的对比训练。
建议:几何预备知识这部分包含了大量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思想性、挑战性、综合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方法。
比如平面图形区域的知识网络图,由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查阅资料、求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允许学生自带胶带盒,设计包装方案——
忌:面面俱到,不停解释,不停提问,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求过程。
6.简单统计
审查要点和要求:
(1)平均:理解平均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统计表和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种类、特点和制作方法,分析统计图。
建议:复习时,避免机械式的练习,单调地填表做统计图,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应用统计知识,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比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根据商场购物折扣的各种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并选择最佳的购物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统计知识的复习任务。
一定要学好,初一上册和二册一、二、七册都可以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