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亲身参与的丰富而生动的思维过程,学生应该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我们做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狭义的“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自主探索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完善,传统的教师盲目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后反复练习的机械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也显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即他们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由此,我们发现,人们早就意识到,孩子未来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孩子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智力,还取决于孩子的兴趣、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研究性学习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教师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
第一,精彩介绍,乐于探索
古人云:“学由思始,思源于疑”,“启其愚,引其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都不是数学的核心,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核心。有了问题,思考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考才有动力。因此,教师要及时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设计好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探究问题的冲动和欲望。那么探究问题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同时,学生好奇心强,更愿意尝试和探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情境包括数学问题,数学问题不是教师单独给出的,而是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提出和思考,引发他们的探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第二,设疑导思,参与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思想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问题情境后,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探究,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加工、理解新知识,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这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期刊文章的分类查询在期刊库中。
比如在教授三角形计算时,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裁剪和拼读,将三角形转化为具有所学面积的平面图形。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结果,根据原图形与新组合图形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推演结果的交换:三角形面积=底×高÷2。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交流,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思维活跃,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灵活应用和实践探索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同样,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当然,学习的最终结果在于应用,不仅是对探究结果的接受,更是对探究方法的总结和运用,形成学生自己的探究策略,体验解题的多样性。因此,教师要及时正确地总结要点,明确需要掌握的方法和了解的道理,帮助学生总结获得的知识经验,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提高了学生的一般思维水平和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应用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连续性、创造性和探究性。比如,在学习《统计学》时,让学生收集关于日常生活和家庭的各种支出,绘制统计图表,计算各种数据,合理安排个人支出,增强理财意识;在学习“公里的知识”时,让学生通过从家走到学校来体验“公里”的概念,通过估算时间来计算距离。再如教授自驾游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讨论、交流、示范,找到最经济的花钱方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总之,要采取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第四,体验评价,引发深度探索
从评价的意义上说,评价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能增加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应重视评价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经历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无尽的追求想法和力量。在探究性学习中,有这样的评价:首先,要认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等精神品质,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体验到的快乐和情感,增强他们继续和勇于探究的信念和决心;其次,要对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的新信息,体验成功,获得主动探究的欲望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感受,把思维指向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性学习作为素质教育倡导的基本理念,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举措,也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它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探索,给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掌握探索和思考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探究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发现、探索、创新,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