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基本介绍
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北接长江,南接太湖,全长40多公里,贯穿无锡市区。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末期。三千年前,周的长子太伯在梅里建立了苟国。为了满足灌溉和排洪的需要,他带领人民开凿了伯都河。历史上吴王阖闾,北伐齐国的夫差,都渡过这条河。可见这条河不仅在交通运输和农业灌溉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事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条河不仅是无锡最早的人工河,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河。现在无锡人叫博渡河,也叫杜波港,可以经梅村去常熟。如今,这条河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重要作用,但它的长河水却浓缩了无锡三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河流淳朴醇厚的民俗风情。从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生活在河边,因为河流设市,靠河为生。它孕育了独特的江南运河水乡文化。现在在无锡,看江南水乡这种生活画卷的最佳角度应该是无锡的清明桥。清明桥两侧的水巷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光。两边的房屋错落有致,码头、石港错落有致。白天,人们临窗临水,夜晚,船夫划桨点灯。后门洗漱下船,前门在桥上购物。多么“人尽其才枕江”的民俗画啊。现在,虽然有些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墙壁也已经破烂不堪,但是面对着这小桥流水,睡在河上的人,还有划桨的声音,依然有很多人在巷子里流连忘返。清明桥横跨水龙殿,是无锡古运河上最大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无锡人心中,清明桥的历史繁华是古运河历史的象征,是繁华的象征,是文化的缩影,就像名画《清明上河图》一样。生活在清明桥下运河里的人,安逸而自足,这可能就是古运河带来的那种自信和满足。他们在非常平凡的生活中追忆过去,感受现在。清明桥是一个窗口,一个欣赏运河千百年文化遗存的窗口。
公元613年,杨迪贯通京杭大运河后,无锡古运河在交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这些无锡风俗画描述了明清时期水运高峰期无锡古运河的盛况。当时与江西长沙、九江、安徽芜湖并称“中国四大米市”。1888年,清政府实施“南粮北移”措施时,无锡被作为南方一些省县的米粮起运地。当时各省各县都派人常年住在无锡收购粮食。据史料记载,当时无锡每年储存的大米达654.38+0.3万石以上,由此粮业成为无锡之最。同时,无锡米市的繁荣促进了无锡各行各业的繁荣。据说当时运河沿岸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各地商人云集于此,洽谈商贸交流,使无锡真正成为“商贾云集,舟楫不绝”的地方。
由于运河交通便利,无锡运河沿岸的窑烧业也在当时迅速发展起来。到清朝时,这里已经有100多个砖窑,砖通过运河运往全国各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这些砖窑已经不在生产了,但从这些残存的窑包遗址中,我们还是能隐约想象到它的繁荣。
古运河便捷的交通也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了更浪漫的巡游方式。据说康熙和乾隆都在江南无锡待过几次。位于无锡古运河的黄埠墩,由于周围水面宽阔,成为他们换乘小船游览惠山的驿站。两位皇帝多次离开墨宝来到这里。由于时间的流失,墨宝已经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故事和传说。其实说到黄埠墩的名气,并不完全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皇帝的换船驿站,而是因为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历史上曾两次通过运河留在无锡,后来被元军俘虏,关押在黄埠墩。运河两岸的人们听说后,纷纷跪下,含香含泪相送。文天祥深受感动,留下了一首悲壮苍凉的诗,“金山、冉冉、波雨、锡水、茫茫草和春”。我们现在在黄浦墩看到的建筑叫正气楼,是无锡人为了纪念历史上这位民族英雄而建的。
与黄埠码头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运河岛,叫西水码头,有内外两级。据说这两个戏台是无锡人为了纪念历史上的两个县令而修建的。一个是明朝的抗日领袖王,另一个是清朝领导人民除水灾的刘武威。这两位县令曾在西水码头为百姓立下公德心,如今这些故事在无锡几乎无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