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信息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龙舟节,意为“开始”、“开端”。初五可称为端午。在农历中,地支标志着月亮,阴建在正月,二月为基,五月依次为午时,所以五月称为午月,“五”与“午”相连,“五”也是阳数,所以端午节又叫端午、崇武、端阳、午、崇武、午日。此外,它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五月节、艾节和夏日。从史料记载来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人周朝的地方习俗:“仲夏端午,烹粟。”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必备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熏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能镇邪。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端午节自2008年以来一直是国家法定假日,假期持续一天。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纪念屈原,此说源于南朝梁朝吴郡《续齐之和》的记载和北周《荆楚纪年》的记载。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自尽了。死后为龙所困,天下哀悼。他每天都往水里扔五色的丝绸粽子来驱赶恶龙。也有人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了洞庭湖,却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当时下着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似乎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盛传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欢迎来到陶神,这是来自东汉的曹娥碑。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她的尸体好几天没人看见。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在河边日夜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冤死后,成了沈涛,天下哀悼,祭祀,于是有了端午节。

倒霉日,在先秦时代,一般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倒霉日。据《礼记》记载,端午节起源于周朝的兰花浴。《吕氏春秋》中的《仲夏》规定,人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郑潇》记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大戴礼》中记载“畜兰是五月五日洗澡”,还有很多传说认为重五是洗澡驱邪的忌日。《史记·孟尝君列传》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诞生于5月5日。他的父亲要求母亲不要生他,认为“五月生的孩子,比一家人还长,对父母不利。”《风俗通》失传,“相传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作者王充也有描述:“正月、五月为忌;正月五月杀父杀母,不可。”东晋大将王镇恶,生于五月初五,祖父赐名“镇邪”。赵霁,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从小被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将五月初五视为恶日是一种普遍现象。可见,自先秦以来,这一天就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这样,这一天插菖蒲、艾叶驱鬼,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避疫,也就顺理成章了。

关于夏季至日,持这种观点的刘德谦在《端午节》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因和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趣谈:(1)权威著作《荆楚岁记》中并未提及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而是写在了夏季的至日节。至于杜菁,隋代杜太清的《玉烛集》将其列为夏季至日上的娱乐活动,可见并不一定是为了打捞投江的大诗人屈原。(2)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踩百草”、“斗百草”、“采药”,与屈原无关。(3)《季华礼》中对端午节的第一种解释是:“阳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又可称为仲夏节。因此,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夏季的至日。争议颇多,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杰出的人格和艺术,人们愿意把这个纪念日归功于他。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根据《地方风俗》记载的做法,当时的粽子以小米为主,除小米外不添加其他馅料。然而,在注重饮食的中国人的巧妙管理下,我们今天看到的粽子在形状和内容上都有了变化。

首先,就造型而言,有三角形、四边形、枕形、小塔形、圆棍形等等。粽子叶的材料因地而异。因为南方盛产竹子,所以就地取材用竹叶包粽子。大多数人喜欢用新鲜的竹叶,因为用干竹叶扎的粽子煮熟后没有竹叶的香味。北方人习惯用芦苇叶扎粽子。芦苇叶细长窄,要两三片重叠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千差万别,有两三斤重的巨型豆粽子,也有小巧玲珑、不到两寸长的甜粽子。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既是肉又是菜,有甜有咸。北方的饺子以甜为主,南方的饺子甜少咸多。素材的内容是最能突出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糯米做的白粽子,蒸熟了加糖吃;另一种是枣粽子,以枣和果脯为主馅;第三种是红豆沙粽子,比较少见。华北还有一种粽子,用黄米代替糯米,馅是红枣。蒸熟了,看到黄澄澄的红枣嵌在黏糊糊的小米里,有人称之为“黄金包裹的玛瑙”。

浙江湖州粽子香软,分咸甜两个品种。咸的是新鲜的猪肉,用上好的酱油泡过,每个粽子里面都是一块肥肉和一块瘦肉。甜甜的粽子里面是枣泥或者豆沙,上面是一块猪肉板油,蒸熟,猪油拌豆沙,非常爽滑可口。嘉兴“五芳斋”产的粽子特别有名。馅料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有八珍粽子、鸡肉粽子、豆沙粽子、鲜肉粽子,各有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角饺子也很有特色。先将糯米和红豆泡半天,加入胡椒面、川盐和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小汤圆。大火煮三个小时,然后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吃起来外酥里嫩,还挺有味道的。

广东中山鹿豆粽子的特点是圆棒形,手臂粗细。食材也有甜咸之分。甜的有莲蓉、红豆蓉、栗子蓉、枣泥;咸的有腊肉、烧鸡、蛋黄、扇贝、香菇、绿豆、叉烧。

闽南的粽子分为碱粽子、肉粽子、豆粽子。碱性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出来的。它又粘又软又滑。加蜂蜜或糖浆的冰特别好吃。肉馅饺子的材料有红烧肉、香菇、蛋黄、虾皮、笋干。厦门的肉包子是最有名的。豆包在泉州很受欢迎,是用九月豆拌一点盐,用糯米包着做成的。蒸熟了,豆子闻着香,有人就着糖吃。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装饰品

任剑,旧时江浙妇女的装饰品。一般用金银线或铜丝金箔制成,形似小人骑虎,也有铃铛、铃铛、流苏、大蒜、粽子等。插在女人的发髻里,也用来喂奶。《贾青录》云:“(五月五日)城中人以金银丝为繁缨,编钟,骑虎,极细,饰以小钗,串成串,或以铜丝金箔供女子插鬓。他们还互相献祭,称为任剑。”当健康人说认同Ai人的时候,只是用屌丝换Ai人而已。吴曼云《蒋香节词序》说:“挂俗,健者为爱民,易用帛使其如虎,女穿之。”好像这样会有驱邪控疫的效果;说到古时候走路,纯粹是女人的点缀(注蔡赟《五仙》)。

豆娘,旧时五结女子的头饰。多见于江南。有些地区也叫健康人。这个东西起源于远古行走,是Ai人的一种不同形态。《贾青录》引《唐宋遗事》云:“谁在大江南北,五日得一等奖之制,殊为巧妙。艾叶全部压制出售,或绣上仙、佛、和、武、虫、鱼、兽、八宝花等形状。绉蛛,美凤林,茧虎绒陀,草坪蜥蜴,螳螂蝉蝎,葫芦瓜,色彩逼真。上面盖着一个宝,绣球无数,铃铛几百个形状,或者串在一起。名字叫豆娘,无敌。”

旧时端午节的驱魔人艾虎也被用作装饰品。在中国古代,老虎被视为神兽,被认为可以镇邪保平安。《风俗通》云:“虎为阴茎,兽亦长。能吃鬼,...亦恶”。因此,人们经常用老虎来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节期间。艾虎要么用艾叶剪成,要么剪成老虎的丝带,用艾叶粘好,戴在头发上。一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以艾虎的习俗为装饰。宋陈元贵引《宋本广记》年号杂注:“端午以艾为虎,连大如黑豆,或剪彩为虎,贴艾之叶以戴之。王《端午帖》诗:“钗头凤,驱邪知驱祥云七宝。"清代夫差敦冲《燕京年间笔记》:"每到日暮,闺中巧者,以丝制虎,以粽子...用彩色的线穿起来,挂在发夹的头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诗说‘玉吞簪,轻爱虎’,就是这个意思。除了装饰之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王”的习俗,这也意味着用老虎来辟邪。

画额是端午节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云朵可以驱除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种是借雄黄驱毒,一种是借虎额(“王”如虎,虎为百兽之王,因换成虎)镇邪。清夫差敦冲《燕京年谱》:“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额头、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涂,用意相同。山西河曲县志记载:“端午饮雄黄酒,敷小儿额、手、足...能延长病情。”

长寿缕缕,端午之时,讨厌佩戴饰品。又叫延寿线、延寿线、延寿线、长寿线,又叫‘白索’、‘冰少’、‘彩线’等。,名称不同,形状和功能基本相同。端午节时,用五色丝绸制成,或挂在门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挂在床帘、摇篮等地方。据说可以避灾祛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寿。这种节日有五种形状:简单的五色丝线组合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臂上;将金锡饰品装饰在五颜六色的绳子上,挂在脖子上;五颜六色的绳子折成方形胜利装饰在胸前;五颜六色的绳结被人像佩戴;用彩色丝线绣画太阳、月亮、星星、黑兽等物,向长辈致敬。这种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写《风俗失传》:“午后以彩帛缚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一个是长命鬼火,一个是兵士。”后来两人渐渐习惯了,直到近了现代。清福查顿的《燕京岁月》记载了当时的风俗:“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那些在闺房里乖巧的人,就会用彩线做成老虎、粽子、葫芦、樱桃、桑葚,挂在发簪的头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时期,朝廷给大臣的是省物之类的东西。唐代宗兴元元年,朝廷曾赐一百把绳斧。《宋史·礼记十五》:“前一日,赐金线以官延寿,赐彩线以官。逢年过节穿。”

佩戴香囊,也叫香囊、香袋;钱包等。由彩色丝线和破布缝制而成,内装有香料(由中草药制成,如白芷、川芎、白花蛇舌草、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闻起来很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以彩线贯之,捻成花状。”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造型,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猴子,斗鸡等。年轻人最讲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热恋中的恋人,深情的姑娘会在很久以前就精心制作一两个各具特色的香包,以赶在节前与爱人相见。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围男男女女的议论,纷纷称赞小伙子对象的别出心裁。

端午节五毒的化解、消除和避免

如上所述,端午节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这种思想在民间信仰中流传下来,所以有各种求平安、解灾的习俗。其实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传播;另外,蛇和昆虫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这就形成了这个习惯。采药、雄黄酒洒墙门、喝蒲酒等各种习俗,看似迷信,实则也是有益于健康的养生活动。端午节可以算是一个传统的医疗保健节日,是人们与疾病和毒虫作斗争的节日。时至今日,这些养生习俗仍应发扬光大。

端午节的卫生习俗

(1)采集草药。这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夏郑潇》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杂药集》卷二十二引用《荆楚岁时杂药集》佚文:“五月五日,争杂药可治百病。”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注中,有五月捉蟾的记载,也用于制药。后来,许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抓蟾蜍的习俗。比如江苏,中午收割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药蟾酥。杭州人也给孩子吃蛤蟆,说夏天能降火不生疮。并于5日将墨锭放入蛤蟆口中,吊起晾干,便成蛤蟆锭,敷于脓肿处即可消散。这种捉蟾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争兵”的传说。再比如湖北监利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也是采药。采药是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的茎叶成熟,药性好,这一习俗就在这一天形成了。

②木兰汤。中午用兰花汤洗澡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那时候的兰花不是今天的兰花,是菊科的飞机草,有香味,可以煎服沐浴。《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纪年》:“五月五日,谓之兰浴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在广东,用艾草、香蒲、凤仙花、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蒲草、桃叶等用来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能治皮肤病,还能辟邪。

③喝蒲酒、雄黄、朱砂酒,喷酒。《荆楚纪事》:“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有淡红色的根,叶子形状像剑和穗。”。根茎可入药或入药)或刻或切丝凉酒。“蒲酒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谢明赵哲的《五杂醉》:“饮菖蒲酒也...和雄黄一起喝。“冯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毒蛇之虞(古书所提毒蛇)。给墙壁和门窗洒水,避免毒虫。“这种习俗流传很广。至今,如在广西宾阳,端午节时有成包的药材出售,有雄黄、朱雷、侧柏、桃仁、蒲叶、艾叶等。人们用酒浸泡,然后在墙角、门窗、床下等处蘸酒。,然后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涂上酒,驱赶毒虫,求得孩子的安全。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让孩子身上带有老虎辟邪的印记。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仍然是科学合理的。雄黄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内消毒杀菌,喝普洒也是相当有益的。

4采茶,做凉茶。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时采摘嫩叶和蒸野菜叶来泡茶。在广东潮州,人们去山野郊区采集草药和煮凉茶。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设各种能驱邪的花草,出处也长。最早的例子是在门上挂艾草,《荆楚纪年》:“艾艾为人,挂于门上以毒气。”这是因为艾蒿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还可以用来治病、艾灸穴位、驱虫。五月温含艾叶油最多(此时正值温生长高峰期),故效果最佳,人们争相采摘艾叶。除了把艾扎变成人之外,他还被做成老虎的形状,这就是所谓的艾虎。《荆楚纪年》中的注曰:“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形,邮至内人试戴。”与此同时,门上还挂着蒲捆,剪的蒲剑,用蒲捆绑的蒲龙。《景帝岁时纪胜》:“(端午)插普龙艾虎。”《贾青录》卷五:“戴普为剑,伐天蓬为鞭,佐以桃柄蒜,挂于床中,皆用以驱鬼。”桃梗是辟邪的吉祥之物,大蒜被认为是象征武器的青铜锤,配以蒲剑、彭边驱除鬼鬼祟祟。此外,艾蒿被焚烧,以赶走蚊子和苍蝇。在湖南、浙江等地,葛藤被用来挂在门上。据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可以驱邪。

有打草药、打草药等游戏,与采草药、采艾普有关,是古人野外娱乐的遗产。后来发展成插花等装饰艺术。

端午节也用桃花印章装饰。桃是民间习俗中的驱邪之物,起源于申屠和雷宇的神话。上面刻着桃符,也是驱散噪音的意思。《续汉礼史》:“朱锁、五色桃印,为挡邪气之门饰。”这就是后世暧昧符号和吉祥葫芦的由来。《梦梁璐》卷三:“军士等士写‘五月五日中秋,红口白舌全消’之句,为宋代风俗。”《燕京年》也记载:“端阳用彩纸剪成各种葫芦,供日常使用,倒贴在门槛上,释放毒气。“这是清朝的习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挂丝缨、丝带更好看,或者把葫芦里的五毒形状剪下来贴在门上,也表示五毒之气将尽。你是个“多灾多难的葫芦”。

唐代5月5日中午在扬州长江中心铸造铜镜向皇帝进贡,也是为了辟邪(见《唐史补》)。所以后世多是在门前挂镜子驱邪。

在鲁,无棣(江苏地区)的比赛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记录,所以苏州有老习惯,在端午节祭祀伍子胥,并在水上举行比赛来纪念它。广西也有纪念的仪式,福州也有纪念王的仪式。

各种祭祀仪式,纪念仪式,无非就是烧香烧钱烧鸡,烧饭,烧肉,水果祭品,粽子等等。现在这些迷信的仪式已经不多见了,但以前人们到龙宫祭祀时,气氛非常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辟邪辟邪,万事如意,还祝福划船安全。用人们的话说,“要吉祥”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

正式比赛开始时,气氛非常热烈。唐代诗人张剑锋写的《种族穿越之歌》:...两岸罗衣闻香,银钗照霜刃。鼓声三响,红旗开了;两条龙跳出了水面。影浪飞向万剑,鼓浪声如千雷。鼓声越来越近,两条龙看着标记,就像一瞬间。坡上人惊雷,杆上虹晕。前船中标下水,后船失势挥手。..... "这些诗生动地描绘了龙舟比赛的壮丽景色。女人平常不出门,如今争着看龙舟,银簪闪闪;战鼓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起,落下如飞剑,战鼓雷鸣;终点线标有彩色的杆子。龙船正快速接近目标...现代的龙舟赛也差不多,只是规则严格了一点。近年来,国际龙舟比赛在国内外出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划龙舟等活动。比如龙舟下乡,就是在赛龙舟的时候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子里游玩,集合。有时龙舟也有各种花样,有表演的意思。比如广州的龙舟,手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然后拿起,让水花四溅;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地跺着船,使龙舟像游龙一样起伏。在浙江省余杭县,有的龙船上有人把龙尾踩得很低,使龙抬头,船头的尖浪从龙口喷出,像龙吞云吐雨。

还有划船比赛。如《淮南子本景讯》中“龙舟飞当头,飘吹为娱”就是划龙舟,摇船奏乐,戏水。《梦梁璐》记载,南宋杭州“有六只龙船在湖中戏水”。湖上有龙舟,这只是乘船游览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都喜欢在水边看龙舟,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载了和,两人都有“观赛”的事迹。《东京梦中华》第七卷记载了北宋皇帝在临水寺金铭池观看龙舟比赛的习俗。其中有彩车、音乐船、小船、画舫、龙舟、虎头船等。观看和播放音乐,以及40英尺长的龙舟。除了龙舟,其他的船也排着队作为娱乐来竞拍。张松则端的《金迟明中标》描绘了这一场景。还有明成祖,在中南海紫光阁看龙舟,看朝廷弓箭手疾驰射箭。清代在福海、圆明园举行赛跑,乾隆、嘉庆皇帝都去观看。

晚上又有龙舟了。在浙江武进,过去有一种夜间龙舟,四面挂着小灯比赛。夜龙船从1982开始出现在四川吴彤大桥。船上装饰着电灯、烟花和漂浮的河灯,光彩夺目。浙江少数地方还在水面上搭起一堆堆漂浮的火苗,让挂满灯笼的龙舟穿过火苗。

还有旱龙舟,是模拟陆地上的龙舟比赛。如《南昌县志》载:“五月五日干龙舟,使数人(y6、* * *)齐拾物,传花代鼓,盛满通途,士女给钱祈福,争鞭炮消灾。”浙江省武义县过去有旱地推龙舟的习俗,也认为可以辟邪。另外,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在旱地划龙舟的习俗,其实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节。旱地龙舟是佛山秋季最壮观的。又如《徽州府志》记载:“五月五日,驾船迎神驱疫,以竹为之。画如泥巴,十二人奉若神明,环城而行。”还有小龙船,供孩子们做玩具。

划龙舟的时候,有很多类似龙的歌,唱着玩的。比如湖北秭归划龙舟的时候,就有完整的唱腔,歌和歌都是以当地民歌和歌谣融合为基础的。歌声雄壮激昂,就是“赞和”的遗风。再如广东省南雄县的龙船歌,四月龙舟下水后一直唱到端午节,表演非常广泛。流传于桂北桂林、临桂等地的龙船歌,在比赛时被许多辐手传唱,有人称之为。他们的表演大多与龙舟和端午节的习俗有关,他们的歌曲影响深远,令人感动。《广西民乐选集》收录了临桂县(4首龙船歌)组曲,节奏明快热烈如歌,唱起来一定很感人。

另外,还要说说女龙舟。过去,许多地方不允许女性参加龙舟比赛,女性触摸龙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如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女子龙舟队,英姿飒爽的女子勇于争光,争夺第一,不弱于男子。

端午节,家家户户也有打“午水”的习俗。午水是指端午节中午打井的水。据说中午用来泡茶、酿酒的水特别醇厚,喝生水甚至有治病的奇效。有句谚语说:“中午洗洗眼睛(眼睛),你就会像鸟儿一样明亮。”还说“中午喝一口水,不如吃三年补药。”最传奇的正午之水,来自大甲镇铁砧山上的剑井。相传此井是郑成功插剑祈春的地方,从此传说白振山盛产各种丹药,所以中午剑井中水的效果是传说中神奇的。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中午抢水的人总是又挤又闷。据说,当你在端午节的中午看这口井的时候,你还可以看到郑成功的影子。而看到剑影的人,今年也不会有灾难。

划龙舟在台湾省被称为“龙船”。据《民俗台湾省》第一卷第六号记载,日据时期石林端午节习俗如下:从五月初开始,先去水边“迎水神”。第五天中午,敲锣打鼓,划龙舟到河边,居民烧香祭拜。俗话说“五月五日。龙船鼓满大街。”欢迎,叫“接龙”。要超越龙,还必须在农历十月初十“送水神”,举行“谢河”仪式。

台中南屯的总店,从清朝中叶就有穿木唤醒穿山甲的习俗。光复后,每年端午节都有这个习俗。里头店是清代台中最繁华的地区。据说这是因为当地位于齐家角。因此,当地居民每年都会穿上木屐,在地上跺脚,用一声巨响惊醒穿山甲。目前,这种习俗已经转变为趣味比赛的形式。四个人组成一队,穿上两只长木皮做的木屐比赛。卡卡的木屐声真的唤醒了犁店居民的怀旧情绪。

在节日饮食习俗方面,台湾省传说在端午节吃桃子、茄子和芸豆可以健康长寿。俗话说:“吃茄子会抖,吃豆子会老。”做桌上饺子有两种方法:北方和南方。在中国北方,大米用水浸泡,沥干水分,放入油中油炸,加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料。把米饭蒸熟,然后用竹叶包起来,让它重新变味。有些人还应该把米饭放在油里炸至半熟,裹上真正的馅料,然后蒸熟。南方的做法是用纯白糯米浸泡,加入肉馅,用绿竹叶包裹,煮至熟透。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南北方的饺子有着不同的风味。北方的粽子有浓浓的五香花椒味,南方的肉粽有淡淡的竹叶和春意,各有特色。配料有猪肉、香菇、虾米、花生、咸蛋黄、红洋葱、栗子、牡蛎干等。,随个人喜好添加。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节,也吃茄子、长豆角、桃李。但是这些食物的意义和南方人不一样。吃李子象征着后代的繁衍。有些人认为它可以防止中暑。吃长豆角可以避免被蛇咬(因为长豆角的形状像蛇)。吃茄子可以防蚊虫叮咬(茄子在客家话里叫“挂菜”,但叫“咬人”,本地音是“ㄉㄠ”,谐音)。

客家汤圆也分碱性汤圆和咸味汤圆。碱粽子特别用于祭祀。客家人端午节要准备四样祭品,一个祭拜土地爷,一个祭拜万山大师,一个祭拜附近的寺庙。而碱性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祭品。咸粽子分为粽子和糯米粽子,纯粹是用来满足食欲的。

端午节诗歌

5月5日(梅)

屈氏已沉死,楚人不忍。

为什么不是污蔑,而是想做一条龙?

死前恨,死后不恨。

元香碧潭水要看一看前锋。

端午节(章雷)

种族千年深悲,忠魂去了可归。

国亡于今日,世间只剩离骚。

这是端午节(北琼)

风雨终有阳,汨罗无处挂魂。

刘桦应该互相嘲笑,没有酒独自醒来。

下午看比赛(边公)

* * *恐怖的群龙水逆流而上,不知是木兰船。

云起猎过韩庆,雷鼓喧天,殷碧柳。

屈子鬼卒古,楚乡遗风留存至今。

蒋挺闲暇时高谈阔论,喝得酩酊大醉,冷嘲热讽。

下午滁州禁止赛跑(汤显祖)

我刚从连城春游回来,只买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可以过端午节。

我知道屈原不嗜我们瓯江,为什么民间要伤财在这么豪华的端午节向屈原致敬?

吴日宣伊(陈子龙)

五月五月,水长流,云依旧。

拾金不昧,有人艳丽,有几个阿童游。

珍珠帘枕、荷塘、拨片琴、风筝、船。

打算在龙家窥庙脚,怜江北海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