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载体,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人民品质的尊重,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劳动,从而帮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那么,班会中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呢?
一、在比赛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劳动教育活动中,竞赛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通过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丁如旭老师曾经在全国多所学校借课,开展“我是家长的小帮手”家务劳动竞赛。他选择在一年级以口头回答和动手提问的形式开展这项活动。通过口头回答了解学生对家务的掌握程度;动手题通过现场操作,与学生的家务技能进行对比。
比如叠衣服,削苹果,摘西瓜,烤蛋卷等。,学生们竞相参与活动。活动前,丁老师还特意邀请家长出题。他把父母给的题和自己原来积累的题结合起来,妙趣横生。他在很多地方借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案例介绍见《魅力班会》初中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在他的指导下,上海南翔中学的李老师和胡老师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重新提出了这个题目,也取得了成功。
(相关案例介绍见《创造魅力班会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在竞赛中,要把劳动技术的引导和劳动积极性的激发结合起来。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举行书包整理比赛、报纸发放比赛;初中生开始做水果沙拉拼盘。
开展这种活动,学生通常情绪高昂,现场气氛热烈,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讨论交流,理解劳动的意义。班会课主要是讨论与劳动有关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劳动模范、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讨论”班会主要是对与劳动有关的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比如执勤过程中,同学之间有矛盾,影响执勤进度。我该怎么办?我们可以讨论矛盾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弥补。
在《沟通》班会课上,可以请班级劳动明星介绍自己的故事,请劳动模范介绍如何在单位进行劳动立功。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
第三,以纪念节日为教育机会,感受劳动的价值。利用节日庆典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感受劳动的价值,提高尊重劳动者的意识。
比如,五一劳动节之际,班级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被授予“劳动之星”或“服务之星”;母亲节之际,完成一项家务活动,感受家人对劳动成果的赞美。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提高是不同的,班主任要善于“抓差补缺”。
尤其是小学生,在班会后,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劳动和技术指导,耐心地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再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学生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并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意愿和热情。我们应该通过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制定具体措施。
班主任和班委要认真督促落实。比如“今天我值日”主题班会召开后,制定了健康评价制度,要坚持评价,表扬认真值日的同学,批评值日没有做好的同学,督促改正。
只有这样,这个班开展的劳动教育才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