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常州市新北区徐塘中心小学丁
【案例】:春城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
语文课上,我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导游和游客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济南的名泉。每组选一个喜欢的弹簧,组长分工好,就积极开始练习。在参加学生的小组合作时,我对一些学生的表现感到惊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他没有陈述关于学习的内容或观点,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小组在不断分工:你介绍珍珠泉,他谈感受...几分钟过去了,有些小组还没有决定谁发言,谁做笔记,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有的群体一直在唱学习好的学生的“独角戏”,有的群体则沉默不语。于是,我立马知道同学们又要合作了。这一次,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们做得很好。过了一会儿,我让小组交流:
(1组)学生1:今天我带你去参观珍珠泉。珍珠泉在泉城路以北。它的泉水像一串珍珠一样从底部升起。最吸引我们的是,珠子在聚和散,在破和续,在冲和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抬了起来。
生2:听了导游的介绍,觉得珍珠泉很清澈,很美。它从小泉中涌出,就像一串珍珠。
生3:我觉得珍珠泉很神奇。阳光普照,泉水向上涌动,汇聚,分离,断开,连接,忽快忽慢的流动。
其他团体也以同样的方式介绍了泉城其他几处名泉。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听讲,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
反思:
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如何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它并不总是对学生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成为了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情况。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大亮点。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基本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由组合和共同工作,有机会评价和讨论他人的观点,还有空间和时间。但是在上述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比如:2。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过于依赖成绩好的学生;3.我不会在群里听别人的评论,也不会在讨论结束后总结。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个是如何让学生合作,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比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性格和特长合理分工,为所有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
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都是分散的,这样的学习绝对是失败的,至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这样的。合作学习绝不是学生一夜之间就能掌握的,它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的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适应某个角色。比如做笔记,代表小组发言。社会丰富多变,行业不同,每个人的角色也应该不同,所以我觉得:
1.明确的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的协调:一是学生自主性与教师的引导关系。二是语文基础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发展关系。小组学习的目标不要定得太多,也不要定得太高。学生太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了任务;太高的学生达不到要求。
2.事后评论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导向。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并且在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评价,这样学生才会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互相学习。对学生也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的团队学习成果。
在很多讲座中,我发现大多数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放任的。往往是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在回答学习结果时,并不是以“我们组有人认为……,有人认为……,最后都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结果。只是说“我觉得……”还有“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体现在形式上,盲目发展没有真正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效率很低。
合作学习,没有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会在一大堆废话中消耗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法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最后还是几个优秀的同学在讲,其他同学没有参与到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学习失去了重视全员参与、情感体验、人文关怀和合作的真正意义。
学生习惯了,也总想做一个旁观者。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个看客是麻木的,可怕的。这种现象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褒贬不一。优秀的学生对老师的不断表扬充满信心,有更强的表达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无数的斥责下瑟瑟发抖。他们不敢说太多,怕别人笑话他们,怕老师打死他们,怕说不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快。就当个看客,什么都不说。这种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熄灭了个体说话的热情。中国的传统教育最终培养出了一批“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追随者。
很多时候,老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的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上面讲台上的老师并不知道学生实际上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的参与。教师的角色不应仅限于讨论的组织者。如果教师能定期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自己的建议诱导学生发言,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们讨论,逐渐培养学生说话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老师耐心指导的过程。
二是这种学习是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不是走过场,或者只是走个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情况,比如讨论过程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话语权而有人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在考察和参与中要“察言观色”,及时调整。
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是作秀还是教学需要。这不仅需要老师的认可,更需要课程和学生的认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研究和讨论中去。总之,要看是否到了开展小组学习的时候。这个时间的掌握取决于教师教学的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了。教学要达到让学生停不下来的地步。大部分学生发言踊跃,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时候就是分组讨论的好机会。只有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了交流的需求,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效果。
不切实际的小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小组学习。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反而诱导学生产生不良的群体学习行为习惯。另外,传递一些不好的信息,老师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给一些学生胡说八道,搞小动作创造了机会。真正的学习过程在这里被扭曲了。千万不要让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这种潜意识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老师无意中在这里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题,也是新课程成功的关键。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无形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素质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唯一出发点。要最大程度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状态、学习风格。有些美好的东西未必实用,这是生活中的常识。
著名教育家t·洛扎克说:“信息无处不在,但没有思考的头脑。”希望老师们多思考,不要被兴奋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别人的结果适得其反。只要你静下心来,走下讲台,弯腰靠近学生,就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想法。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集体学习,参与学习,时刻监控学习过程,指导学习方法。这样,教育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掌控,学生受益匪浅,新课改成功的希望也很大。
孩子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是否与老师的教学思路一致,应该是我们要经常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