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小学开展劳动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途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他们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把学生的劳动技术和实践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组织劳动实践,提高教育质量,让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个人特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劳动实践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未来生活的需要。劳动实践能促进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激发他们在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现实,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在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所以,要想改变“妈妈喂他们,爸爸背他们,十八岁之前什么都不会”的局面,劳动实践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自己动手,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知识,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劳动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劳动实践课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并积极运用知识指导实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

劳动实践对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发展。通过劳动实践,解决学生了解社会、他人、未知和未来的精神需求。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自己去思考和操作,自己去设计和创作,让自己去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