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方法1。加强对课程改革目的和目标的再认识,激励教师增强使命感。
为了真正使学校教师能够学习和理解新课程,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目的和目标的理解,学校收集和整理相关基础教育资料,引导教师分析和比较基础教育的不足,激发教师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解新课程的使命感。
1.引导教师重新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
在新课改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学校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充分加强教师对课改目的的理解和再认识,让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清楚,课改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调整和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发扬个性;为深化教育改革,与世界教育接轨,科教兴校;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强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的认识。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该校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及其缺陷。引导教师通过分析比较重新认识课改目标,根据课改目标进行课改实验,改革课堂教学。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了解新课标,走进新课程,带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这个层面上,突出了加强教师发展的维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两个深刻内涵: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因此,学校正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迎接课程改革对所有教师提出的新挑战――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2.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体验教师的生命价值,树立新的教师观。
3.引导教师融入新课程和课程改革。
(1)以新课程加强教师发展。
(2)引导和促进师生发展。
(3)引领教师加速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将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同步实践,强化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践,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法和优化途径。
第三,加强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和课程理论智慧的同步结合
为了优化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氛围,适应学生个性的张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引领教师将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课程理论的智慧有机和谐地同步,促使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实现与课程改革的发展。
1.精心备课强化教师突破备课新理念。
2.专注课堂,强化教师,突破课堂教学新理念。
学校集中指导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新理念,重点在课堂教学的理论和操作方面。
首先是理论层面:①教学理论方面,要引导师生树立新的知识观。很明显,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和桥梁。知识有特定的背景和氛围,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探索知识更新的规律。
②耐心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观念。只有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生存、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升华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③大力推动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课内课外也为学生提供了自学、自学、自研的发展空间。教师能够给予及时、恰当、科学、准确的指导,启发、解释、引导,与学生互动,师生合作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
①科学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中学习,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材只是培养学生的载体、中介和桥梁。学校以教材加强教师教学,以教材为例,以教材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理解,通过学习、研究、吸收,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加工、构建新的活的知识体系。
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采取专题讲座、名师课堂视频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印发教改信息、交流互动等方式。经过一年的推广和实验,教师们达成了* * *认识,一致认为自学、小组学习、小组讨论互动、归纳、大小组互动、教师指导、辅导、总结、评价更有利于将知识的掌握转化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3.集中精力进行细致的研究,加强教师对教材的关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与学的主线。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教材为载体、模型和触发点,集中精力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