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处理班级中的“小偷”——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1)
最近四年级九班的教室里总是丢东西。要么这个同学的笔不见了,要么那个同学的课外书找不到了。同学们天天来报到,让班主任郝很苦恼。一天,王晓刚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后,报告说他放在铅笔盒里的10元不见了。李老师一听,有点恼火。在确认钱是在王晓刚准备离开教室去上班时放在铅笔盒里的后,李老师初步断定一定是某个同学在他离开教室时拿了王晓刚的钱,于是她不停地对教室里的学生喊:“谁拿了钱,请交出来,老师答应既往不咎。”但是喊了几次都没有学生承认。这时候李老师更加生气了,吼道:“我给你机会你就别怪老师不礼貌。我们教室有监控,我很快就会让‘小偷’出现在大家面前。”然后他愤然离去。
十分钟后,李老师从监控室回来了。随着u盘插入电脑,一个小男孩从王晓刚的铅笔盒里取钱的动态图片立即呈现在大家面前。虽然形象不是很清晰,但全班几乎是齐声喊出了同学的名字——武大伟。随着大家的喊声,李老师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平时调皮的武大伟“抬”上了讲台。武大伟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羞愧的低下了头,用手胡乱的搓着衣角。随后一片批评声此起彼伏,学生们都把丢东西的怨气撒到了武大伟身上...
从此,班里只要有人丢了东西,大家都会围着武大伟问,李老师也会时不时地向武大伟投去怀疑的目光。不管武大伟怎么辩解,都没人相信。即使后来发现了什么,大家都以为暴露了,武大伟悄悄放回去...于是和武大伟一起玩的同学越来越少。得不到大家的信任,没有玩伴...原本活蹦乱跳的武大伟越来越沉默,脾气越来越差,学习更差。李老师越来越爱批评他,慢慢的武大伟开始逃学打架...她小学没毕业就拒绝上学。
案例(2)
周三晚上,初三八班班主任胡老师刚走进办公室,想坐下来喘口气。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这个班的学生李小龙冲了进来,面无表情地说:“老师,我放在宿舍箱子里的200元钱不见了。”听说李小龙的钱没了,胡先生很不安。虽然200块钱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于出身农村,单亲,家境非常贫困的李小龙来说,200块钱就是他一两个月的生活费了。这不是开玩笑。另外,马上就要高考了。这件事一旦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损失就大了...
胡先生安顿下来后,拿出200元钱给李小龙先用,说慢慢调查此事。但是,一向以导演自居,自尊心极强的李小龙什么都不肯拿,嘴里一直说:“昨晚离开宿舍自习的时候,我明明看到它在箱子里,可是……”没有办法。胡先生不停安慰后,只好让李小龙先回去睡觉,并表示明天再处理此事。
李小龙走后,胡先生想:离开宿舍时钱还在,说明李小龙走后一定是同房间的某个同学拿走了。第二天早上,胡先生问了几个昨晚李小龙走后还留在宿舍的同学,大家都说没拿...
很快到了晚上,下课铃响后,胡老师走进教室,向全体学生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200元钱对李小龙的重要性。同时他反复强调,拿了钱的同学肯定是一时糊涂了。然后胡老师给大家一个信封,说,我相信拿了钱的同学会主动还的。现在我打开了灯。如果不好意思当面还,我会把钱放在信封里...两分钟后,胡先生打开灯,班长把信封全部收了起来,递给胡先生。胡老师说:我肯定能从这些信封里找到李小龙的钱,因为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好孩子。胡老师立即拿起信封,倒了下去。学生们伸长脖子仔细观看,希望从里面把李小龙的钱用光。但是,眼看信封就要倒出来了,还是没有钱掉出来。胡老师有些失望,学生们也有些失望。然而,就在大家都灰心丧气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只见一个信封里飘出了两张百元大钞。学生们不禁欣喜若狂。李小龙还高兴地拿着自己从胡先生那里追回的钱,对主动认错的学弟学妹们表示感谢。胡老师扫视了一圈后,默默地离开了教室。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一天,胡先生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又被打开了。一个高个子男生进来,扑通一声跪在胡先生面前。胡老师吓了一跳,定睛看着四年前李小龙班毕业的梁甘。胡先生正要问为什么,这时梁干哭着说:“谢谢老师...还记得李小龙四年前丢的那200块钱吗?我拿了钱...当你把信封寄给我,把灯泡熄掉的时候,我真心想把钱放在信封里,但那时候我已经把钱花得差不多了...当我看到200块钱从信封里飞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是你的钱。当时我很惭愧,不敢向你承认错误...那一幕我四年都没忘记,一直提醒自己要诚实。
……
二、分析与反思:
以上两个案例,老师处理的是同一件事——班里有“小偷”。只是处理方式不同:
第一种情况,我相信郝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不仅是希望找到学生的失物,也是希望借此杀鸡儆猴。通过这件事,他震惊了大山,也警告其他同学不要轻易拿别人的东西。但是她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犯了几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你不应该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往往不冷静,容易冲动,而带着怒气处理问题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郝老师生气了,于是将一件其实不大的事处理成大事件;(2)武大伟“偷”东西的事实,不应该在所有同学面前赤裸裸地展示。因为这样做已经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对他的身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创伤,甚至留下了终生的阴影;(3)不要用刻板印象效应对待武大伟。就这次“偷”钱事件而言,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武大伟拿了王晓刚的钱,但不能证明武大伟拿了学生之前丢的东西和后来丢的东西。带着有色眼镜看武大伟,不仅伤害了武大伟,也无形中纵容了班里的其他“小偷”。
与郝先生相比,胡先生在第二种情况下处理问题的方法高明得多。①不仅保住了“偷钱贼”梁淦的面子,还用政变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为他日后认识和改正错误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事实也证明,正是因为对灵魂的强烈震撼和深深的愧疚与焦虑,梁干才在四年的时间里,停止了对自己的反思和对自己的无时无刻的提升。(2)他把爱情(200元钱)巧妙地交给了李小龙。李小龙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虽然他缺钱,但他坚决拒绝了胡先生的礼物。李小龙如何接受自己的捐赠,保持自尊?正是由于这种良好的意图,胡桑先生这出戏,目的当然是实现了。
第三,总结提高: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时不时会丢钱丢东西。对于当了多年班主任的老师来说,相信大家都处理过很多“偷”学生财物的案例。也许我们也犯了郝老师那样的错误——挑动群众,“整班搜查”,伤害了很多孩子幼小的心灵。怎样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避免重蹈覆辙,像胡老师一样沉默,巧妙地拯救那些徘徊在“善恶”边缘的孩子?我认为以下方法值得商榷。
1.很难被混淆
所谓稀里糊涂,就是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小财小物被盗事件时,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学孩子拿一次同学的橡皮、铅笔、玩具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很正常,因为他们还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有限。他们没有意识到带走他们就是偷窃。也许他今天拿了明天就会还回来,所以没必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惊小怪。
2.微服私访
当学生相对贵重的东西在班里被“偷”或财物相继丢失时,班主任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能太隐秘。最好的办法是隐姓埋名私下拜访。这有很多好处:(1)不打扰“小偷”,可以为自己获取有力证据提供便利;(2)不要扰乱课堂秩序,避免因为这件事把课堂气氛搞得乱七八糟;(3)不伤害小偷的自尊心,可以为以后教育引导学生“走正道”打下基础。
旁敲侧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东西丢了之后不知道谁是“贼”的同学。因为在教室没有监控的情况下,不容易抓到“小偷”,现在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有些确实很老练,做事不留任何蛛丝马迹。这个时候,旁敲侧击才是上策。老师可以不断用虚构的情节和事实来警告“小偷”。学生心理比较单纯。再说了,毕竟拿了别人的东西是有罪的。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小偷”往往会主动认错。
留出空间
没有不犯错的人。每个人一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班级里“偷”东西的孩子,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我改正,为他们自我改正创造条件。例如,如果一个同学丢了东西,我们可以请偷东西的同学帮助丢东西的同学找回来。犯错的学生一定会理解老师的用心,带着对老师宽容的感激,不仅会回报,还会不断反思和改正自己的行为。?
5.有根据的
任何人受委屈,都是一件愤怒和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在处理班级学生财物被盗的问题上,老师一定要冷静,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和听信谣言就随意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让他们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调查、盯梢、监控找到确凿的证据,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处理。
缩小范围
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和改正都很容易。对于大部分有小偷小摸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暗示和提醒可以引导他们走上正途。但对于一些“帮助”了很久,仍然不“悔改”,再次犯罪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再采取“一揽子”措施,必须公开纠正。但宣传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到位:尽量缩小范围,尽量减少圈内人,任何时候都要优先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7.秋后算账
从促进犯错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尘埃落定并不意味着结束,实际上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开始。因此,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班上这些有“前科”的孩子,并不时选择适当的机会和场合来“敲打”这些孩子...用生动的事例激励和教育他们,引导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检讨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行为,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这些孩子赶上其他孩子,甚至比他们更好。
8.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主要环境。家庭和学校一起,在孩子教育上往往能事半功倍。所以,在教育那些长期有“偷”习惯,经过反复启发、引导、批评仍不改的孩子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获取知识,形成合力。俗话说“两个人比一个人聪明”。相信在家长和齐新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学生财物被盗事件时,只有基于“治病救人”的菩萨心肠,用巧妙的方法去感动这些“小偷”,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的心灵,才能标本兼治,把成长道路上迷失方向的羔羊引入坦途。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