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抑郁症这么多?
中国《2022年全国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学习和工作状态异常影响心理健康。从四个年龄段来看,18~24年龄段的抑郁症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也高于18以下年龄段。25~34岁年龄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2.3%,显著低于18~24岁年龄组,显著高于35岁及以上所有年龄组。结合年龄组18~34,抑郁症风险平均检出率达到18.2%;抑郁症风险检出率与青少年相似2021。此外,农村小学生抑郁风险检出率为25.2%;焦虑风险检出率为25.7%;农村中学生抑郁风险检出率为20.0%,其中16.2%为轻度抑郁风险,3.8%为重度抑郁风险。研究还发现,在大一新生适应学校的过程中,压力和抑郁两种负面情绪相对严重。重度及以上抑郁风险检出率为30.3%,重度及以上应激风险检出率为28.7%。而全国抑郁症风险总体检出率为10.6%,总发生率为4.2%。所以人们形成了年轻人更容易抑郁的认知。但从绝对数量来看,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是否高于历史统计数据,并没有明确的数据结论。
为什么这些数据会发生变化?心理学家荣教授认为,目前从生物学角度很难解释,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可以理解。
1.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成熟度不足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关。《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中,35.6%的人在深度探索人生的意义,11.1%的人是对的,40%的人执着于人生的意义,13.4%的人在寻找人生的意义。这说明这个年龄段(18~32岁)的人还不够成熟,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迅速且不稳定,在学习、工作、就业、经济收支、晋升、交友、恋爱、婚姻、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面临压力和困惑,可导致认知扭曲,心理和生理功能发生病变,甚至抑郁障碍。
2.研究发现,城市化环境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有关。城市居民虽然有较好的营养、健康和医疗条件,但也面临着社会压力较大、贫富不平等、单亲家庭、单身、无家可归等负面因素、慢性病风险高等诸多问题。城市化环境可使精神障碍发病率增加近2倍;对于精神障碍的早发病例,与农村环境相比,城市化环境的影响甚至高达4倍;城市化环境使遗传风险高的个体更加脆弱;青少年在高度城市化的环境中暴露的时间越长,成年后出现精神障碍的风险就越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3.发现儿童期创伤与精神障碍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童年创伤是指一系列严重的负面事件,包括性虐待、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和忽视。中国学者发现儿童性虐待发生率为18.20%。大量文献报道儿童期的性虐待、身体虐待等负性事件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效应系统发挥持久的病理作用。因此,它不仅会导致儿童抑郁,还会增加成人抑郁、人格障碍、自杀、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依赖和酒精依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