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手抄报五年级
国学经典阅读1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与天地抗争,中国人民从不轻易放弃,而是始终不懈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道强,君子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服于外来压迫。自强还体现在自立、自尊的人格特征上,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了中国人崇尚名利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位,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这三个人被称为有勇气的人。”这使得人们追求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经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上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甚至用礼来解释仁,认为“仁”和“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仁”和“礼”的统一就是德性。孔子强调的“德”是指统治阶级统帅的德,要求用这种德来统治和拥有人民。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感化百姓,维护和谐。这种尊德思想是不断发展和概括的,在家庭伦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在古代文化传播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比如孔子教育的内容是礼仪、音乐、射击、武术、数学,他把礼仪放在第一位,这是尊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体现。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道德教化人,利用道德的功能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