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圣诞老人的故乡”、“千湖之国”、“诺基亚诞生的地方”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还有一种独特的“SISU精神”。SISU是芬兰文化的一部分。这个词很难翻译成其他词。可以理解为面对困难的意志、决心、毅力和理性。
以前芬兰很穷,资源比不上邻国。历史上,芬兰经历了强国瑞典的长期控制,以及邻国苏联的占领。因为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输出,所以我们不得不“将灰质转化为GDP”,并且非常重视人才,使得教育成为芬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芬兰教育的书不多,台湾省作家陈志华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本,很好理解。
在经合组织进行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芬兰中学生被评为世界第一。
芬兰教育是世界上最均衡的教育体系,学生成绩差距最小。
几乎每个世界经济论坛都将芬兰的高等教育评为最佳。
芬兰是世界上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
如果把一门学科或一项技能比作一片森林,大多数亚洲国家常见的教育模式是从学习一棵树开始,比如学习游泳,也许从某个标准动作开始,一节课下来就在水池边的水面上反复踢腿练习基本动作。芬兰的教育不一样。比如芬兰“花样滑冰班”的基础教学,老师先在一节课中示范教授几个姿势和技术,一个动作最多教8-10分钟,然后换下一个动作。对于亚裔家长来说,可能会觉得老师在没有完全练好一个细节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教新的?
这就是芬兰教育“先看到森林,再看到树”的教育特色。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机械地练习,反复强调标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方法采用多元化和以人为本的方法,具有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理解整个学科或技能的优势。并注重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达到终身教育的基础。
在PISA测试中,参与评估的57个国家学生PISA测试不及格的平均比例超过20%,但芬兰学生的不及格率不到5%。
芬兰没有所谓的“快慢班”或“天才班”。七年制,学校没有督学,不标榜精英培养,考试很少,不做排名,老师不做绩效考核。
今天,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在提倡精英教育,老师和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焦虑,竞争成为常态。但芬兰教育属于最根本的人文思想,自然、轻松、无可争议。芬兰教育专家一再强调,突出优秀学生和精英教育不会给整体教育带来最好的结果。相反,只要鼓励并利用资质优秀的学生去帮助普通或后进生,资优生就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群体社会的平等发展做出贡献。
在芬兰,你看不到各种课外补习班,人们尊重假期和私人时间休息的权利。基础教育教学时数每周至少30小时,最多不超过35小时。暑假两个半月,暑假作业很少。
芬兰只有2%的中学生每周课后练习数学的时间超过4小时,而美国的数字是芬兰的7倍,达到14%,更不用说补习班遍地的亚洲国家了。
取消督学和教师绩效评价,让地方政府自主权和教师自主权至高无上。中小学教师有硕士学位,幼儿园教师有学士学位。尽量不去比较,不去打分,学生和老师都一样。教育机构的官员说:“我们的老师都一样好!”
老师会收到不同的意见和满意度数据,让老师对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的反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反思,也知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和反响。而不是用单一的“A级”或“B级”进行绩效考核,或者按人的比例进行绩效考核。这种受人尊重和信任的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芬兰中学生的首选。
芬兰教育一直强调“平等、质量和公平”。在老师心目中,没有落后班,只有引导班。各专业领域教育研究机构的学者一再强调:“像我们这样的小国,不能允许社会出现学习差距和失衡!”?
不仅如此,在芬兰,还有为弱势群体量身定制的教育,如糖尿病儿童或先天性身体缺陷儿童。老师会学习如何照顾这样的孩子的知识,让他们参与正常的课堂。学校的设施也会让所有这样的孩子行动方便,不会因为身体缺陷而错过任何一个教育的环节。
“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理念在北欧小国芬兰得到了实践。
在芬兰不同的城镇,无论是大学校还是小学校,家庭经济技术课程的教学设备和配备都不含糊!它不仅完美、整洁、新颖,而且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安全保护。一群学生* * *一起做饭,或者踩缝纫机,织衣服,织毛线。男人和女人融合在一起。或者用电锯锯木头,小姑娘们就不怕掉队了。工艺和编织,家务和烹饪都让孩子在课堂上自学。
阅读是芬兰人的普遍习惯,我们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数学和科学的重视。芬兰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之一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鼓励孩子阅读自己的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芬兰的图书馆设计也是独具匠心。光是镇上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就有上千个,还不包括学校、研究机构、公司。无论是建筑格局、借书还书设备、无障碍空间设计,还是专业素质和* * * *理念,芬兰的人文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图书馆已经成为芬兰的文化地标。不仅如此,芬兰政府还在各地设立了近200个移动图书馆。以大客车为主要载体,行程相对偏远的小区和学校。
芬兰所有学校都没有校服。典型的芬兰人的回答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制服!”
在芬兰这个实际福利国家,根据宪法,基础教育免学费,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和课本,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还由政府提供交通费用。如果提供制服,肯定是政府出钱的。政府和公众认为,这些钱应该用在对教育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如果校服只是为了方便管理,那么学校的教育目的就不会变成先求好管理,再关注学生的学习。
正如芬兰一个小镇的校长所问,“请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制服吗?还在读书?”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正是芬兰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态度,以及1970年发生的重大教育改革,使得芬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由此衍生出的良好家庭教育,是打造世界教育第一竞争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