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也可以做蒙氏教育吗?一线教师体验蒙古语教学场景

实验教育三定律通过五年后,各种类型的实验教育已经在台湾省蔓延,公立学校也开始感染这股风潮,出现了关于实验教育公共化的讨论。余一未来教育基金会和TMEC省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近日举办了为期三天两夜的蒙特梭利教育体验营。除了探讨蒙特梭利教育的内涵,他们还邀请了台湾各地有志于实践蒙特梭利的公立学校教育工作者,他们还参观了蒙特梭利学校,实际了解教学面貌。很多老师对蒙特梭利学生最好奇的是:如何自由学习,自律?

八月,校园里酷热难耐,连迎面而来的风都是热的。在体感温度逼近38度的夏天,启蒙蒙台梭利实验教育的学生们正在风雨飘摇的走廊里做瑜伽。

只见前面的大三学生围成一圈,在瑜伽老师温柔的指导下,轻轻的拉伸着身体。“想象你是一棵树苗,你要扎根于大地”,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自己与大地和世界的联系。

走进校园深处,只见教室门口种着各种植物,走廊里摆着桌椅,两个中年级的学生坐在上面,互相抱着,开心地聊着作业。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渴望学习的心情给炎热带来了一丝凉意。

“喂,现在不是上课时间吗?他们为什么不在教室里学习?旁边老师突然发出的这个问题把记者拉回了现实。然而,即使走进教室,也没有看到老师授课的画面。反而有几个学生盘踞在角落里,有的在看小说,有的在翻字典。

余一未来教育基金会和TMEC台湾省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近日举办了三天两夜的蒙特梭利教育体验营,邀请了来自台湾各地的60多位公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了解蒙特梭利教育,以及蒙特梭利教育精神是如何贯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

启新蒙特梭利实验教育机构的创始人王说:“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决定他们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没有明确的纪律,没有严格的上课时间规定,也不会出现老师站在台前讲课,告诉学生该做什么的场景。

教室环境也让人印象深刻。天花板上,挂着太阳系的行星;墙上是专题报告,涉及生物、文明史、地理等领域,都是学生自己做的。“我们也有鹦鹉,有时它们会飞到学生的肩膀上,”王(音译)指着旁边的一只鹦鹉说。

这样自由不受限制的学习氛围,在公立学校真的很难见到。

蒙台梭利强调有准备的环境,所以教室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具和动植物,让孩子在环境中学习。启新蒙特梭利实验教育机构提供

蒙台梭利强调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发自内心地学习。所以在满是教具的蒙特梭利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拿起自己感兴趣的教具。动植物之所以出现在教室里,也是因为人在世界上并不是独立生存的。“要让孩子知道整个宇宙在做什么,把宇宙带进课堂,把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东西带进来。

老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观察者,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况,但不做任何直接干预。“就算学生有矛盾,我们也只会听他的,让孩子自己讨论怎么解决纠纷。”王说老师不会主动教学生怎么做。“公立教师要想成为蒙台梭利,就必须丢掉整个框架,因为蒙台梭利真正的老师是孩子们自己。」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儿童与环境建立联系,因此,要真正实施蒙台梭利精神教育模式,不仅需要有准备的环境,还需要有准备的成年人。

这次参观是蒙特梭利教育体验营的一部分。举办本次体验营的余一未来教育基金会创始人陈卿表示,正是因为看到了蒙台梭利尊重适应性发展和个体独立性的教育模式,他不仅把孩子送到蒙台梭利学习小组学习,还希望把往年只能在* * *学习小组或实验教育中看到的教育模式带入公立学校。

启新蒙特梭利实验教育机构虽然位于滨江小学校区内,但只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向学校租用办学场地,并不参与滨江小学的班级运营。但实验教育进入公立学校,往往会引起对校务运作的质疑,担心双方学生互相影响,无法专心学习。因此,在举办的蒙台梭利教育体验营上,王也大方分享了蒙台梭利的办学经验,以及他是如何与公立小学相处,以“* * *”代替“一国两制”作为实验性的教育制度。

王不仅分享了他的办学经验,还分享了他与公立学校融合的经验。由余一未来教育基金会提供

他说,为了让学校更多地了解七鑫,他把学校主任和老师请到教室,孩子们在教室里亲自示范自己在做什么,才慢慢打开了体制内外的对话交流空间。同时,上进的孩子不仅会参加校内活动,有时还会代表参赛学校参加校外比赛,让两者的联系更加紧密。

“慢慢地,一些老师也会派自己的孩子去开导他们,”王说。

“我无法想象一个孩子真的会在没有别人盯着的情况下自己坐着看书!」

“没有学科的划分,怎么教?」

“老师真的可以不指导学生学习吗?」

“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你不想偷懒吗?」

体制内公立学校的老师参观完七鑫后,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疑问。一些老师承认,这种独立和自由的蒙特梭利教学让他们很难想象自己曾经是课程安排者和指导者。

?蒙台梭利对自主和自由的强调,还是让体制内的很多老师感到惊讶,也经常提问。(图片不是给提问者的)余一未来教育基金会提供

对此,王解释说,蒙台梭利并不提倡无节制的自由和放任。3到6岁,蒙台梭利重视自由和限制,老师会让孩子在一定的限制内自由。6岁到12,孩子会讲自由和责任,让他们知道“只有你履行了责任,你才能在环境中享受自由”。12岁到18岁,孩子会讲自由和道德,青少年课程会安排社会上的道德观念,让孩子知道如何平衡自由和道德的界限。

“但从小就反复教授自由和限制、自由和责任的概念需要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掌握界限,”说。

谈完自由,王也回应了老师们对自主的困惑。他说,蒙特梭利教育尊重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孩子们可以自己决定在哪个教室工作,现在想学什么。“这是一个学习如何独立和对自己负责的过程。」

他指出,大多数人无法想象孩子能够独立学习,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时间练习自主。“普通小学生课后只有十分钟的自主时间。他们当然想打篮球,想玩。而且,他们的孩子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无法自主学习。他们如何独立学习?」

“我们没有时间表,没有明确的上课时间,也没有作业,因为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安排每天的时间表,所以他们可以在学校完成所有的工作,但当然没有作业,”他说。

本次体验营* * *召集了台湾14所公立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共有60多人参加。虽然很多老师还很难相信这种教育模式能在公立学校体现出来,但一些学校也在计划向蒙特梭利小学转型。例如,新北市厚东小学今年5月底提出申请,台北市钟毅小学将在109学年第一学期开办第一个蒙特梭利班。

蒙特梭利教育真正进入公立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公立学校教师能否走出现有的教育框架,拥抱充满实验教育精神的蒙台梭利教学?现场参与体验营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渴望找到未来可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