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略读课文有哪些困惑?如何定位?如何实施
什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1。根据课程标准、学情分析和文本特点,确定清晰、具体、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具体而集中,具有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渗透人文熏陶的价值。如何教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1体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策略和方法;2.强调对学生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3.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独特体验、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价值取向。如何学习学习领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1?注意状态:集中、持续;2.参与状态:全面参与;3.心态:积极主动;4.情绪状态:自然,自控。“四真”——真读书、真思考、真讨论、真实践达到学习效果目标,提升素养1。有效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语文知识、语言技能、阅读策略与方法、审美与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真正的知识积累、技能训练、过程感悟、人文熏陶乃至语文素养提升。下面仅就中高级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本次教学展上的课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一、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无论作为研究者还是教师,我们在考察和评价一堂阅读课时,首要关注的应该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具体、恰当。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于关注教师的“怎么教”,即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教师的“教什么”,即更为关键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建设却一直处于茫然和模糊的状态,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贵”的现象。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上的一个概念,它同时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于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小组或者一个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实际需要教什么”,让学生更有效地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让这班学生,甚至是特定情境下的这个群体、这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教什么东西其实最好?”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把课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把读的东西等同于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同时,很多阅读教学还停留在阅读理解的层面(即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研究很少。在我看来,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写什么。这意味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阅读教学中完成文本内容和主题方面的五项任务:1。理解课文内容;2.获取课文介绍的相关知识;3.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4.理解文中包含的感情;5.受审美影响。(二)怎么写如果说“写的是什么”是从语言到思想内容,“怎么写”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也就是完成张志公先生所说的“来来回回”。目前很多阅读教学往往只关注“写了什么”,这可以说只是阅读教学任务的一小部分,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各种语言形式在准确表达和表达中的作用,逐步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怎么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词:对关键词的分析和理解,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的词;2.句型:语篇中的转换或异常语言表达;3.写作:修辞手法的运用,段落的构建方式,文本的开头、结尾、过渡的方法;4.标点:使用准确的标点,有意义的标点,不常用的标点。(三)学会阅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近年来,汉语界对PISA、PIRLS和台湾省阅读策略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阅读教学中如何教授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形成了* * *认识。人们普遍认同的适合小学语文阅读的主要阅读策略有:提问、联系、预测(猜测)、联想、推理、比较、概括、形象化、综合(整合)等。那么,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确定教什么(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总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包括你所教过的这个班的学生的阅读水平、语言积累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这个班的学生之前是否接触过与这篇课文相同主题和主旨的课文,学生是否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样的课文,或者是否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等等。2.根据课文的特点:这包括两点。一个是文体特征,如教学写作的记叙文,要注意事物的叙述过程;小说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所塑造的人物的特点;教寓言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意思。二是语言特色,如作者用词准确,句式多变,文笔平实,标点不落俗套。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特别是不同班级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对教师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对于单词的教学要求,不同的班级,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一节课:结合语境和生活实践,理解课文中单词的含义;第二阶段: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关键词语在文中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阶段:能把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联系起来,推断出文中相关词语的含义,分辨出词语的情感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班级的要求,确定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二、阅读教学“怎么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教什么”,然后再考虑“怎么教”,而根据很多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怎么教”自然会形成更顺畅、更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做好仔细阅读课文的功课,全心全意地“专注于这篇课文”,然后跳出课文,把自己的身份和视角从一个阅读学习阶段的成熟读者转变为一个不成熟的读者——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象:学生能读懂这篇课文什么?有哪些事情你可能不明白?学生阅读中的阅读障碍是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还是缺乏阅读策略?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应该获得和停留在汉语使用方面的哪些知识和技能?在思想感情方面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理解和感染?等一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怎么教”,现在大多数教师都同意,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使用汉语和汉字的能力。“精英杯”教学展16课为我们研究在具体的教学行为层面,如何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供了生动的课程。下面,我结合正反两方面的课例,就阅读教学中与“怎么教”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阅读教学中的“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是学习运用语言的应有之义,理解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应该绝对地对待理解,甚至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也不应该全盘排斥理解。有些课文学生理解不深或者容易出现理解错误。有些课文意义深刻,时代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有困难。所以这类文本在理解上要适当增加。比如爷爷压岁钱这一课,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节约”等关键词,男女生复述“我”7岁、10岁、12岁时爷爷说过的话,加深对爷爷良苦用心的理解。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分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导致月末教学效益低,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低的现象。比如“美好”和“可怕”,课文的主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作者有非常明确的说法),所以不需要像这样过多纠结于对一篇课文内容的理解,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花在对不同人物心理和语气的理解和练习上。(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洁明了。阅读教学需要教学设计,很多参加公开课、示范课的老师经常尝试创造性地设计课程。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很多,老师们设计的很辛苦,老师和学生上课都很忙,每一个环节都好像走了一遍,但我总觉得没有一个环节是扎实的。在本次展览老师讲授的《美丽小兴安岭》一课中,根据课文四季的相似结构,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学习了春天的这一部分,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描写春天小兴安岭的思路:季节——树木——其他景物。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另外三季,通过大声朗读和相机背诵的方式进行语文训练,教学层次清晰,教学重点突出。(3)阅读教学要体现风格感。很多阅读教学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不同文体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时,应从文体的角度考虑,力求根据文体的特点进行教学。如教师在讲授《杨子荣打虎》时,根据课文小说(节选)的文体特点,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引导学生阅读重语言部分的场景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面部表情、动作描写在刻画主人公杨子荣时的作用,从而理解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英雄品质。教师在讲授松源《赛邱宏·胡艺诗》时,突出意境的创造和体验,注重阅读训练,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4)阅读教学应以学习为导向。目前,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受的现象。表现之一就是教师的提问设计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设计服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学习现实。在这次展览上,老师讲授了《故乡的芦苇》一课,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毛笔画一幅画,然后写下自己的经历。教《莫高窟》的时候,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围绕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设计了莫高窟的位置,莫高窟里有什么等等。,老师们顺势而教。这说明阅读教学是基于学生最初的阅读经验(而不是教师的设计),也使教师的问题设计具有整体性和较高的思考价值,为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提供了空间。(5)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运用应该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展览中,老师们普遍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并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教哈尔威船长的时候,老师给大家展示了“本”的两个读音:bēnèn,同时还呈现了字典里对这两个读音的解释。然后展示课文中包含这两种读音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区分。2.单词学习的方法要灵活。无论是第一遍读课文后集中精力读单词,还是阅读教学过程中重点单词的味道,都是重视单词教学的。因为单词不仅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小学三个时期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讲授莫高窟的《栩栩如生》和故乡芦苇的《织女》时,除了借助词典和上下文理解单词外,还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词,效果不错。学习《千里跃上大别山》时,老师同时展示了三句话:①先头部队的战士杀敌。先头部队的士兵勇敢地杀死了敌人。先头部队的战士们虎视眈眈地下山杀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使用形象化的比喻比仅仅使用抽象的形容词更生动、形象。3.阅读训练的目标要明确,训练要扎实。阅读教学中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主题和情感。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每节课具体的、集中的阅读训练目标,避免笼统地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写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一句话:“山上的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一条小溪,汩汩作响。”一位老师根据课文描述小溪,提示学生轻声朗读。还有月光歌的教学,老师也提醒学生轻描淡写、虚情假意地读出“微波-波光粼粼的大海”中的“瞬间”,以表达当时的意境。这样的阅读训练目标是准确而具体的。每节课的阅读训练目标不要太多,老师要注意训练的扎实性。特别是当学生反复阅读后仍不能有效阅读时,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如范文阅读、创设情境、语言描述、技巧提示等,让学生在每节课的阅读训练中真正提高阅读水平。4.注重综合语用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应尽量进行全面、整体的语用训练,多角度、多方式地训练具有较高语用训练价值的语言和文字。比如两位老师为莫高窟描写飞翔的这部分课文设计了语用训练:(1)阅读语言,发现特点(使用排比句,每句话用两个四字格,句式工整,描写形象);(2)阅读训练,看图;(3)练习背诵,积累语言;(4)设置支架,尝试模仿书写。一个老师展示:有的拿着短笛,();有的围坐在一起,();是(),()。一位老师展示了另外三张飞翔的图片,显示:在壁画上飞翔,有的(),有的()。5.阅读教学应重视语言表达的学习和训练。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提倡以表达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我的理解是在阅读教学中强调语言表达方式(如遣词造句、修辞、段落结构等)的学习。除了上述的恶搞结合课文内容,在这次展览上,老师在临近结束时教爷爷压岁钱的时候,让学生以“谢谢”为题,为自己的亲人写一封感谢信。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中的读、学、写的结合要尽可能贴近课文的内容,甚至安排的想象和拓展的表达练习也要与课文的内容或表达有关。同时,要避免为写作而写作的倾向,要针对文本,针对学生,注重实效。6.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阅读策略教学和小组阅读教学。在这次教学展中,一位老师在讲授《杨子荣打虎》时,用线图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运用“形象化”的阅读策略学习小说的曲折情节,并进行复述训练。一位老师教《拐角处》,在一节课上围绕“父爱”主题进行小组阅读教学:①用绘本《不一样的爸爸》朗读;(2)通过串联关键词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③学会运用朗读评价的阅读方法;④延伸阅读,学习地震中的父子。这两节课对当前阅读教学的研究热点——阅读教学策略和小组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给与会的教师带来了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