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位教授曾指出,积极、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潜能、创造力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成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使儿童的健康人格和谐全面发展。让孩子在猜想、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中,反思数学应用的成功。比如“角和直角”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在下图中找出直角。学生汇报后发现圆里没有直角,老师趁机引导:“能不能在圆里造一个直角?”这时,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叠”“画图”等方法呼之欲出。学生们兴致勃勃,就连学困生也乐于发现和探索,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它给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教学的自然过程也就完成了。
2 .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设置游戏情境,将新知识投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通过游戏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训练中,组织一个60秒的问答游戏。我准备几组数学口试题,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选三个学生做代表。然后老师提问,让每组学生先回答,得分多的为胜者,或者每答对一题授予一面小红旗,得分多的为胜者。在游戏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如果不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兴奋,急于传授知识,没有情绪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腾,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负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的活动,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获得学习成果,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比如在讲“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和若干个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着将每个图形对折,使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叠。操作后,学生发现有些图形可以完全重叠,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叠。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