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的几种情绪及其处理方法

(1)恐惧症

小学生的恐怖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对象、活动或情境,如黑暗和各种超自然现象(鬼等)。).它具有持续时间短、强度差异大的特点,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针对现实物体转向想象或未来物体。如果你对某个特定对象有持续的、不必要的恐惧,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就构成了恐惧症。恐惧症包括社交恐惧症、疾病恐惧症、情境恐惧症等。学校恐惧症在小学生中很常见。

在小学阶段,孩子因为过分依赖父母、自制力差、行为退缩、在学校缺乏沟通能力而受到嘲笑和鄙视,或者在学校受到威胁和殴打;也可能是因为子女个人或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离婚或再婚、经济问题等。,且家庭生活不稳定,气氛压抑;学校的教育导向不当,学校里让孩子感到尴尬或害怕的事情,比如公共体育和朗读,过高的期望或压力,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学校恐惧症。孩子的分离焦虑也是学校恐惧症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学校恐惧症表现为:对上学有持续的恐惧、焦虑和回避行为,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如上学时腹痛;在学校环境中感到痛苦和不适,表现为哭泣、沉默或退缩;当你不在学校环境或者学校,和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表现的很正常。

因为权威的恐惧症鉴定量表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很多时候老师需要凭经验判断。判断时要注意认知因素、生理因素、行为反应因素的综合考察。比如孩子反映非常害怕上学,强度很大;通过血压、心率、皮电的测量,发现孩子在学校有异常的生理表现,或通过肉眼观察,可发现孩子在学校表现为心悸、呼吸加快、出汗,但在校外症状消失;行为方面,孩子上学时总是表现出退缩和颤抖。综合考虑几个方面可以增加判断的准确性。

另外,要注意区分恐怖和恐惧症。恐怖是人们在意识到危险或面临某种危险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愉快的、合理的情绪,是人类的四大基本情绪之一。只有当个体表现出对情境的过度需求,恐怖反应超出了正常的表达范围且无法合理解释,超出了意志的控制,并导致回避这种可怕的情境行为时,才发展为情绪障碍,导致恐惧症。

过度焦虑

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它是指即将面临或预期会发生的问题或痛苦与悲伤、焦虑和不安的感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的基本内心体验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一般反映不愉快和痛苦的性质,严重时可有即将或即将崩溃和昏厥的感觉。焦虑症是一种以阵发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特征的神经症。它指向未来,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即将发生,但事实上并没有威胁或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并不相称。

小学生常见的过度焦虑包括分离焦虑和考试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是指离家或与所依恋的人分离时产生的不适当的、过度的焦虑,如过度的痛苦和悲伤,以及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从而持续不愿意或拒绝上学。考试焦虑是一种面对考试紧张、头脑空白、尿频甚至窒息而产生的神经官能症。

保持适度的焦虑,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是非常必要的。但过度焦虑会直接导致任务质量下降,工作难度加大,甚至出现心身疾病。因此,处理焦虑的核心不是避免焦虑,而是降低过度焦虑的程度,使其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3)对小学儿童情绪障碍治疗的建议

系统脱敏技术常用于应对过度焦虑和恐惧症。简单来说,系统脱敏就是用放松来削弱引起不良情绪的敏感性,鼓励个体逐渐接近自己所担心的事情,直到不再担心为止。因此,系统脱敏的关键在于逐渐接近恐怖或焦虑等不良情绪。通常有三个步骤来降低系统的灵敏度。首先,让孩子处于舒适的姿势,引导和帮助孩子掌握放松技巧,反复训练,多次练习,直到掌握为止。常用的放松技巧包括冥想放松、呼吸放松和暗示性肌肉放松。一些不太严重的焦虑可能会在这个环节得到缓解。其次,根据焦虑水平,可以建立儿童关于事件的焦虑量表,不仅可以了解儿童焦虑的影响,还可以为系统脱敏打下基础。最后,根据焦虑水平量表中的条目,用语言模拟焦虑情境。儿童进入放松状态后,要求他们根据焦虑或恐怖等级量表中的情境进行想象。越具体越好。一旦你表现出焦虑,立即停止,并指示他放松。成功面对这一关的事件三次后,模拟下一关的事件。反复多次后,焦虑症状可能会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