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嘉祥石雕广场的景点?
嘉祥石雕公园浮雕孝文化墙简介
作者:刘亚
序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倡导孝道,弘扬孝道,对今天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嘉祥是圣人曾子的故乡。曾子写了《孝经》,提倡孝道,并在全世界传播。人们推崇它,所以也被世人奉为“孝”。嘉祥是孝文化的发源地,应该继承和发扬孝的传统美德。嘉祥县委、县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决定在全县实施孝心工程,建设“中国孝心城市”。为推进“中国孝城”建设,特建立此孝文化墙。
本次孝文化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孝的历史,主要包括孝的形成发展和吴墓石刻中的孝的故事,旨在以嘉祥的古迹展示中华孝文化的悠久历史。二是孝的内涵,主要选取孔子论孝、孝经、曾子二十四孝、古代二十四孝、劝孝,试图告诉人们什么是孝,如何履行孝。三是孝的建设,主要介绍嘉祥的孝实践和孝城建设,以及中国孝城宋和嘉祥县敬老爱夫约定,旨在激励和引导嘉祥人,弘扬孝,践行孝。
中国孝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我们团结一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弘扬孝文化,为传承文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建设孝城而努力!
第一部分?孝道历史展区
孝的形成和发展
从古代到西周:孝观念的形成时期
女娲和伏羲雕像(韩家祥画像石)
中国的孝观念起源很早,甲骨文就有“孝”字。孝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血缘关系,二是祖先崇拜。女娲、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类祖先。人的形象虎头蛇尾,说明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图像中间还有一个活泼的孩子,是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这不仅体现了祖先崇拜,也体现了血缘关系。
毕夏袁俊像(嘉祥青山寺泰山宫)
毕夏,又名泰山皇后,相传为殷商始祖齐之母朱棣,是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过去,人们常常把母亲视为亲属关系的代表。在嘉祥的青山寺,不仅有泰山宫的毕夏袁俊,还有母子庙的松子女神,还有白玉宫的白娘子、祠堂的王买奶奶、桃花夫人等女神雕像,都是亲情的象征。
惠济公巷(惠济公庙,嘉祥青山寺)
嘉祥青山济公庙是西周小诸侯国交国的祖庙,惠济公是交国的首任国王。周武王尚可,名神农,后名玉娇。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祭祀文化。从皇帝到诸侯国再到大夫,都有祠堂纪念祖先。惠济公祠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西周王公祠,是祖先崇拜和祭祀文化的象征。
春秋战国:孝的形成时期
曾子雕像(嘉祥增寺)
曾子(公元前505-435年),著名人参,春秋末期南无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以孝顺父母、注重修养著称,被后人尊为“宗圣”。孔子把孝纳入了他的仁学体系,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孝思想。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孝道思想,撰写了《孝经》、《本孝》、《礼孝》、《大孝》、《照顾父母》等文章,构建了孝道理论体系,使孝道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涌泉井图(嘉祥曾庙)
曾子也积极践行孝道。他照顾他的父母,珍惜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父母去世后,“每次看葬礼,我都哭了。”古书上说,“一朝男子参孝,一口枯井生一口泉”。嘉祥曾庙有一口泉井,由此而来。嘉祥曾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瓜台(南武城遗址)
曾子的故乡南武城,位于嘉祥县满东乡阿城村北。现有一座剩余长度超过100米的东墙。据文物部门考证,这座城市最晚不会晚于春秋早期。阿城是武城的变调。南无城北郊有一个种瓜台。据说曾子不小心折断了它的根。有两个平台,南面约五亩,北面三亩。70年代还存在,被村民夷为平地。
从汉朝到清朝:孝治天下。
冯老土(嘉祥吴氏墓石刻)
从西汉开始,封建统治者就实行孝治天下。采取一整套措施爱老敬老:汉文帝把粮食和丝绸送给天下老人。汉武帝时期规定,家中有90岁以上老人的,可以让在部队服役的儿女回家养老。汉高祖宣帝规定,祖父母和父母服丧者免服徭役。我们还建立了尊敬老人的三老制度。之后,许多封建统治者相继而至。
图(嘉祥吴氏墓石刻)
考察孝廉是汉代选官的主要制度,即以孝廉为标准选官。汉武帝在位时实行,要求所有拥有2000石以上的官员都要守孝。之后制度形成,魏晋以后逐渐废弃。嘉祥吴墓石刻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主吴良、吴开明和吴荣都是通过视察连笑而进入官场的。
祭祖图(嘉祥吴墓石刻)
自汉代以来,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特别重视孝道教育。奖励孝顺优秀者,惩罚不孝者,重视孝道宣传。金日贝是匈奴人。因为对汉朝的忠诚,他母亲去世后,汉武帝下诏在甘泉宫为她母亲画像,金日贝每次去甘泉宫都要拜她的画像。这说明孝道教育已经普及到汉帝国的各个民族。
吴墓石刻中的孝故事
韩的被子
无量寺背面壁画图像。韩小时候很调皮。他经常被母亲鞭打,但他从不哭。后来他妈老了又打他,他哭得很伤心。他妈问他为什么,他说:“以前我妈打起来很疼,现在打起来不疼了。我想这是因为我妈身体没以前好了,所以哭了。”
犯罪频道养活父亲
无量寺背面壁画图像。刑渠的父亲老了,牙齿脱落,不能咀嚼食物,身体虚弱。刑渠先把食物嚼碎,然后递给父亲。由于他的精心照料,他的父亲越来越好,直到一百岁才去世。
三国孝道
无量祠东墙画像。三个来自不同州的流浪汉在交往中加深了感情,愿意成为一家人,而不是过着流浪的生活。两个年轻人把老人当父亲,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孝顺。
蒋易·杨公
无量祠东墙画像。杨公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父亲死了,葬在无尽的山中。杨公想念他的父母,在他们的坟墓旁边建了一座房子。当这座山高80英里,没有水从中流过时,杨公每天挖一口井取水,并志愿为路人提供茶水。
汤唯为他的父亲报了仇。
无量祠东墙画像。汤唯自幼丧母,对父亲非常孝顺。父亲老了,被小人欺负。汤唯因为害怕父亲的痛苦而向恶棍下跪,恳求恶棍放了他的父亲。父亲死后,汤唯决定为父亲报仇。
赵冉五岁就知道孝顺。
无量祠东墙画像。赵冉生性孝顺。他五六岁的时候就知道给爸爸好吃的了。如果爸爸出去散步,他会等爸爸回来吃饭。没过多久,父亲去世,他就住在父亲的坟旁,为他守护。
原谷妙语救爷爷。
无量祠东墙画像。原口的爷爷年老体弱,原口的父母认为他是个负担,想把他安葬。原口跟着父亲,想安葬爷爷时,原口拉起担架抬着爷爷走了。父亲问为什么,原口说:“我把它收起来,等你老了就和它一起埋了。”父亲醒了,把原口的爷爷接回家好好照顾。
?第二部分?孝道内容展区
孔子论孝道
做一个孝子,做一个弟弟,爱所有的人,表现出善良。
子曰:“弟子进则孝,弟出则弟。他真诚可信。他热爱群众,与人为善。如果他有余力,他会学习文学。”
(《论语学习》)
三年来没办法改变你的父亲
子曰:“父在此,故观其志;父亲没有,观察他的行动;三年不改父之道,是孝。”
(《论语学习》)
以礼待人。
孟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而为人,当以礼;死了就礼葬,礼祭。”
(《论语·为政》)
父母只担心自己的病。
孟问孝,子曰:“父母只关心其病。”
(《论语·为政》)
犬马皆养,何乐而不为?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谓之能养。至于狗和马,都可以养,不敬。为什么不呢?”
(《论语·为政》)
孝顺难。
问孝夏。子曰:“色难。如果有事,弟子会处理;有酒和食物,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孝顺?”
(《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