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读完《一切美好遭遇教育》的感受

这句话是我看完《遇见的都是教育》后真诚的呼唤。

《你遇到的一切都是教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美丽的思考:什么是教育》,第二部分是《美丽的旅程:看见孩子》,第二部分是《美丽的智慧:共同成长》。

1.“有时要教导,经常要实践,时时要关怀”,这是唐校对《什么是教育》的思考和回答。

2.良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好人。

3.良好的教育是一种人生关怀。生命关怀不仅是对学生自然生活的关怀,也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把关怀放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关注外在的关怀,更关注内在的觉醒。

4.以唤醒、启发、引导、鼓励为主,倡导自主、探究、真实、深入的学习。

小学是浪漫的阶段,教育者的重要使命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童年。这个阶段的学习策略应该是多读、多玩、多体验、多探索,让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

6.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都有自己的精彩。教育是为了让生命绽放。我们应该耐心等待每个孩子的花期,允许孩子表达和发展他的独特性。

“看孩子”的三重境界

第一:看情绪和需求。

第二:看兴趣和天赋。

第三:看生活,看成长。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己的欲望所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但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那是你做梦也想不到的……”

所以,我们不缺少爱,只是缺少表达爱的方式。适当的、适度的、恰当的爱,只有通过理智的、合理的、有目的的方式,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于曾说:“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60%以上,学校教育占30%,10%来自社会教育”。

朱永新还指出,“家庭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链条的基础和关键”。

1.家庭教育第一。

2.把眼光放长远些。

3.给孩子真爱。

4.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5.母亲的情感平和是对孩子最大的教育。

6.培养语言魅力,拒绝冷暴力。

7.和孩子沟通,首先是倾听。

8.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9.成为孩子人生成长的典范。

10.与学校和教师形成教育统一体。

父母的教育是根本。好的父母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自己而不是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好自己,孩子只是你美好的一个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我们不是教孩子成长,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所以要让龙外的所有家长知道: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如何定义优秀的父母;如何决定成功的家庭教育?....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伙伴,家校合作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沈奕斐博士说:“爱情需要学习,幸福需要实践。当我们用和朋友说话一样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时,和孩子沟通的大门就会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