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写教学设计,学生可以用它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希望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一、教材介绍
这一课是一个寓言,讲的是一条河和一片草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自然界万物的相互依存,同时也认识到我们应该谦虚谨慎,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习“清”的正确写法,认识其他生词。
过程和方法: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绪和态度:带着情绪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的相互依存,同时认识到自己应该谦虚谨慎,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第三,设计理念
1,以学带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重视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信任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充分发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的作用。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依赖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容易被直观的、新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读年级,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知体验为基础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目的重复,效果重复,形式多样。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第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进口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河流和草。
同步阅读主题
2.换个“和”字?
(2)精读课文
1,老师:老师带你来的
给我看地图:这条河
把“草”贴在江上,说“草”。
2.显示文本的第一部分
(1)问:草只是一簇吗?课文中的哪个单词告诉我们?
让学生起来地图:全是草
(2)导读:孩子,它美吗?用优美的语调读出来。
按名字读,一次读完。
3.老师:为什么河里长满了绿草?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显示第二和第三小节(第一段对话)
(1)小草对河流说了什么?
给我看一杯水:你觉得这杯水怎么样?
在杯底放一张小鱼的图片,让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这叫“一眼看到最后”。老师给了大家一个词:晶莹剔透。
自己读单词,按名字读,一次读完。
谁能夸夸这条河?
自己读,按名字读,一次读完。
【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理解“清”和“一眼就能看到尽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多读多学,注意单词的积累]
(2)听完小草的话,河流是否骄傲?他怎么了?他说了什么?
点名读小荷的话
展示:紧紧握住,分开看。
老师:谁能表演这个单词?
再按名字念一遍。一起读。
草是用什么来托住河水的?
课件演示:草用根紧紧抓住土壤。
如果河岸上没有草附着在土壤上,这条河会是什么样子?
清水加土使其浑浊,理解“浊”。
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带表演的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拥抱”。此外,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抽象的词语形象化。]
(3)说话:因为草把河岸上的泥土抱得紧紧的,河水。
名字说
指导阅读:阅读感谢的语气。
自己读,按名字读,按角色读。
通过口语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言能力。同时让学生进入角色阅读场景,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理解]
3.然后,他们又谈起了悄悄话。
显示第四和第五小节。
(1)自己看这段对话。
(2)对比阅读:你绿绿的,真的让人爱你。
你看起来是绿色的,这使人们喜欢你。
如果你是一棵草,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点名读,赞草。
(3)小草是否以河流所说的话为荣?他说了什么?
读草的话
体质对比:绿草如茵
干草
问:什么情况下草会干枯?
(4)倾诉:因为,所以。
(5)指导阅读:阅读感谢的语气。
自己读,分角色读。
4、因为河和草是相互的,所以(展示第六节)
(1)自己看这部分
(2)问:为什么“更幸福”、“更环保”?
(3)引导阅读:以欢快的语气阅读。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验单词的使用,在阅读中感受。同时贯穿演讲训练,要求在上次演讲的基础上进行提高,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分角色,带着情绪阅读全文
(3)、扩展和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如果我是河里的一条小鱼,我想对小草说...
如果我是一个爱在河里游泳的孩子,我想对小草说...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说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加深感情。
(D)教授“绿色”
1,观察单词,说说记忆法
2.指导写作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下):
1.熟练流利地背诵课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笔记理解意思。能通过举例把“义”的意思说清楚。
3.积累名言警句,了解文化常识,比如《万钟》、《心之四端》
教学准备:
著名艺术家阅读食物和单词的音频视频。
教学过程:
一,背诵新课的导入
1.背《大学修养》。
2.板书:舍生取义
一起看题目。
义是什么意思?它在字典中有如下含义。
还有很多别的词有这个意思:责无旁贷,正气凛然,刚毅刚正不阿,美国从前,侠义凛然。请仔细阅读。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下题目。
第二,读课文,认真听
仔细听,注意发音,声调节奏和句子停顿。
第三,自己读课文,读得流畅
1.大声朗读,发音正确,读句子。
2.把句子的节奏和停顿读好,读起来流利朗朗上口。
3.检查反馈:文中有几个单词,点名让学生读,纠正发音。注意断句,不要读。
4.一起读课文。
第四,读课文,理解意思。
1.仔细阅读译文,逐句理解。
2.出示翻译,说出原句。
3.思考:为什么拿熊掌而不是鱼?何必舍生取义?
点名回答。
给我看看这句话:
鱼是我的最爱,熊掌也是我的最爱,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兼得,那我只好弃鱼而选熊掌了。
生活也是我想要的;义为我所欲,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1和2句一起读。
同学们,舍生取义就是牺牲生命。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孟子不重视生命,看不起生命是真的吗?
给我看看这句话:
生活也是我想要的;义为我所欲,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生活是我想要的,我比活着的人更想要,所以我不想得到;
我也讨厌死亡,死亡比死人更可怕,所以我无法回避。
解释“同时”这个词,并展示图片。扩展的话:德才兼备,兼容并蓄,兼容并蓄,什么都听。
再读一遍这个句子
总结和扩展
“生活,也是我想要的;义为我所欲,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的话警醒了多少仁人志士,千百年来走的是正义之路,把舍生取义当成了行为准则。
动词 (verb的缩写)义、理、辨是非分析
同学们,孟子提倡性善。他相信人性是美好善良的。他包含四种本心:慈悲、羞耻、逆来顺受、是非。慈悲是仁的目的。羞耻邪恶之心是正义的终结。辞职的心是仪式的结束。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由此产生。为了说明这一点,播放视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食物。
1.一个有骨气有正义感的男人,面对意想不到的美食该怎么办?
给我看看这句话:
这位高级官员接受了它,没有区分它是适当的还是适当的。
有了你,街上的人有福了;乞求帮助太过分了。
按名字读句子。
2.但是,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
读句子:一万分钟不辨礼仪就收了。
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3.孟子对万中的态度是什么?
播放视频:与鲁说再见
念那句话:人生如我所愿;义为我所欲,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生活是我想要的,我比活着的人更想要,所以我不想得到;
我也讨厌死亡,死亡比死人更可怕,所以我无法回避。
第六,总结背诵
在这节课上,我们走进了孟子,聆听了他意味深长的教诲,从而感受到了孟子人格的伟大和思想的深刻。让我们再读一遍“为了正义放弃你的生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时,认识“盖、易、丁、沸、透、崩、复”等7个生词,写出“潮、衡、盐、笼、盖、蒙、薄、雾”等13个生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3.感受钱塘江大潮前后的不同景观,感受“奇观”的奇特,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4.学习作者有序而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钱塘江涨潮前、涨潮中和涨潮后的不同景观,用心感受不同时期的画面带来的不同感受,大致讲述“涨潮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有序而有特色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激发兴趣介绍,感知自然美(4分钟)
同学们,你们去哪里玩了?给我们同学介绍一些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告诉我们你觉得这个地方有意思的原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中“你去过的地方”,并相应介绍,与同学交流,有兴趣学习本文)
二、初读课文,建构文体之美(9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清除单词障碍。
读完这篇课文,告诉我你有什么收获。
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看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预设一:海宁市严观镇真的是观潮的好地方!
预设二:钱塘江涨潮时的场景好壮观!
前提三:浪潮如千百匹白马齐头并进。真的很威武!
老师接着引导: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出来吗?
引出正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被誉为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初读结束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后感,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进行教学,指导第一段的学习。)
4.世界奇观的“观”和文章题目的“观”是一样的吗?
让学生思考,但是同一个词有不同的意思。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结合相应的单词,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研究课文,欣赏句子的美(22分钟)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钱塘江潮汐的“奇怪”之处。
过渡句: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世界奇观。那么,它的“奇”是什么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四)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学习本课12生词,认识12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
3.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如何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要点:
了解周总理与民众共度泼水节的场景。
2.困难: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学习活动设计
首先,导入文本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庆祝泼水节的情景。
第二,第一次读课文
1,学生自己看课文。
2.找出课文中需要学习和认识的单词,用圆圈和横线标记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分组练习阅读新单词。
4.用各种形式巩固新单词。
5.同桌之间的合作阅读。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流阅读、一起阅读等。)
第三,精读课文
1,自学自悟,学1,2自然段:
(1)自己读,思考:你读过什么?你不明白什么?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泼水节的时间,为什么傣族人特别高兴。
(3)引导人们好好读书。
2.第三段介绍:
(1)读名字,想一想: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你从这些欢迎的场景中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掌握“来了”、“四面八方”、“铺天盖地”、“一条条”、“串串”、“干杯”等词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和爱戴)
(3)引导阅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读出来。
按名字读,一次读完。
3.引言4和5自然段:
(1)怀疑:
周总理如何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2)小组合作学习第4段和第5段:
在相关的句子下面划线,读一读,互相说一说。
(3)沟通: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验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欢乐场景。镜头理解“祝福”二字,思考一下。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
(4)交流互动:
扮演总理的角色,为人民而活,互相祝福。
⑸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为什么女生和男生会流下幸福的眼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有价值?”。
【6】要不要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多媒体课件显示屏。
指导朗读:让我们读出人们快乐的心情!练习自由阅读第4、5、6段,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听。
4、指南第7、8段:
老师:在这一天,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情同手足。它们飞溅和溢出!他们又笑又跳!这是多么幸福、快乐、难忘的一刻啊!让我们也记住难忘的泼水节1961!一起阅读第7和第8段。
第四,拓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分组交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五):
1,能认4个新单词,能写4个单词,独立积累单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的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么摘星星的。
3.用插图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重点:
1,能认4个新单词,会写4个单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1-7段,并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话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摘星星”。(老师板书题目,点名读)
2.看完题目,可以提问吗?谁来挑选星星?怎么挑?你脱了吗?)
二,对文本的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读课文,圈出新单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单词。不懂就问同学老师。
2.根据题目回答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落。
第三,读课文,学习新单词
1.自读第一段,学习新单词“威”和“赏”。
不(将来)说出一个记住“不”字的方法,比如在木字上加一条横线,或者把字从嘴里去掉。
欣赏(欣赏)(观看)(奖励)注意发音。联系课文理解“赏花赏月”的含义。
2.这个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读出第二段的名字,知道“嘿”这个词
大声朗读课文。理解“幽幽”、“波光粼粼”、“凉凉”、“幽幽”等词的含义,展现一个宁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老师画的简笔画,以各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个迷人的夜晚,妈妈和魏说了些什么?
读妈妈和薇薇的对话。老师引导学生读母亲的问题和对明星的赞美语气。
分角色读对话。
4.过渡:薇薇和我们的孩子一样喜欢明星。于是,我妈主动提出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么摘呢?
5.自己读第七段,看看妈妈是怎么摘星星的。
认识新单词“碗”和“端”。
碗(饭碗)这个词怎么记?说明书是空的。
段(段水)这个字怎么记?
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6.回读课文1-7段。
第四,复习生词,指导写作。
1,阅读卡:
嘿,不要享受碗。
2.读单词卡:
赏月,享未来饭碗。正确而有尊严的端午节。
3、指导写作: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书写。
段:左窄右宽。
奖励:上下结构要写得简洁,避免过长。
不是:单字,笔画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