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珠晖区实验小学的学校沿革

1938年,武汉即将沦陷之际,沟口扶轮小学迁址,在玄碧堂办起了三所私立小学。

1942(广东-中文?)铁路局在伏小里(现址)创办了一所学校,有6间教室,命名为“衡阳扶轮第六小学”,是衡铁第一小学的前身。

1944衡阳沦陷,学校一片废墟。

1946的学生人数达到了1500。300名战俘在修复被毁坏的6间教室的同时,开始建造房屋,共有30多间教室。学校更名为“交通部设立的衡阳市扶轮第一小学”。

解放后,学校更名为“衡阳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有40多个班,包括成人班和青年班,在茅坪有一个分校,2000多名学生日夜学习。是中南部地区最大的小学。1960年改为10制学校,有两所初中。一年后下马,还是五年制小学。

“文革”期间,教育机构瘫痪。1968中、小学由衡阳铁路分局革委会政治工作小组接管,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学校更名为“衡阳铁路车务段五七学校”。

1973 65438+10月,学校划归衡阳铁路分局普通教育室管理,学校更名为“衡阳铁路分局职工子弟第一小学”。

1986年底,衡阳铁路分局撤销,学校隶属于长沙铁路分局普通教育处,更名为“长沙铁路分局衡阳第一小学”。

65438-0993长沙铁路分局改制更名为长沙铁路总公司,学校更名为“长沙铁路总公司衡阳第一小学”。

2004年7月,企业学校回归政府,学校更名为“朱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