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管理小学中年级班级

一.民主

小学生是一个刚刚开始接触新事物的群体,班主任对他们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马虎,对干部的培养也不能轻举妄动。我认为,任用小学生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制度,让他们从小就有民主观念,给他们一个独立思考、独立辨别事物的机会。在选举中也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所有学生都有被选举的机会,而不是传统的按成绩任命或变相任命班干部。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深刻认识到,除了课本知识,他们还有很多方面要学。所谓的竞争机制,不要太复杂。我们可以通过“分级制”、“竞聘上岗”等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在教育的同时可以增加班级的学习氛围。

第二,信任

“一篱笆三桩一好汉三帮”,做好班级管理,必须讲集体意识。如果一个班级是一艘船,那么班主任只能充当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做船上所有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齐心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当“班级让我骄傲,班级让我羞愧”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才会出现“我为班级献计,我为班级添砖加瓦”的感人场景。班主任要信任每一个孩子,充分发挥班长的作用,通过报告充分了解班级的方方面面,表扬好的现象,及时制止不好的现象。后进生最怕老师歧视他们。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用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只是对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都会得到敏化和发展,折射出美好的影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用爱去影响他们。

第三,放手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保证。班干部是班级的喉舌、得力助手和核心。班风、学风与班干部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班干部的选拔与组成、指导与培养、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与组合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内容。要落实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必须得到班委成员的大力配合。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选好班干部,还要指导班干部如何开展工作,让他们明白如何处理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自己和同学的关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容易沟通的优势,鼓励班干部开展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己解决同学之间的各种矛盾。班主任既要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要让学生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展示和宣传自己,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学会宽容、隐忍和互相学习,从而健康进步和成长。

第四,坚持

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班主任和班干部在“执法”。要“执法”,就要“造法”。除了国家法律法规、小学守则、学生行为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外,每个班级还有自己的班规。这些是不能违反的原则。班主任不能“食言”,更不能“回心转意”。因为这些“纪律”和“规矩”是“执法”的基础,是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没有这个准则,班主任就会对学生失信,结果可想而知。古人云:“不积跬步,终至千里。”如果只说“热情五分钟”,可以肯定:“那不行!”为什么?因为班级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一是需要时间去实践,二是需要时间去验证和拓展。特别是现有的班级与学制密切相关。比如小学学制六年,对应的班级也存在六年。所以,我认为:坚持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没有坚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无济于事。

班主任要相信,没有没有天赋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和演员,不是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行业的专家——这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的学生就像待开采的宝藏和待打磨的美玉。只要精心挖掘,就会越来越“顺眼”。所以管理学生不仅要打压,更要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