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石村有历史悠久的寺庙吗?
其实湖南很多地方都有寺庙。这和管神的起源有关,管庙的起源有两个版本。第一,民国李富编《祁阳县志》卷八《山水志》认为“长沙星在群星之中,一星辖二星,故长沙各县所辖庙堂甚多”。这涉及到划界知识,我简单解释一下。《史记·官书》云:“天上有宿,地上有郡县。”秦汉时期,人们将天空分为二十八星,与地球上的国、州、县相对应。田汉认为“夷”“齐”二星对应地下“荆州”,广雅认为“夷”“齐”对应地面“楚”,齐之星对应地面上的长沙。齐的星旁边有一颗又小又亮的星叫长沙星。古人认为长沙城配此小星,故长沙别号“星沙”。还有就是因为一星包含自身和“长沙星”,古人认为它统辖二星,所以楚国有很多庙,比如湖南的衡阳、邵阳、永州、湘西等地。湖北恩施、宜昌。
另一种说法可能更准确,那就是这座神像是为了纪念唐代爱国将领张勋而建的。《新唐书》记载张勋、徐苑殉难后,朝廷加封,建庙。睢阳75岁献祭。可见,唐肃宗时期(756-761),朝廷为张勋和徐苑设立了庙宇。所以河南绥阳、福建莆田都有纪念张勋的寺庙。四川宜宾和贵州贵阳也有寺庙,是为了纪念张勋而建的。出生于我县新康乡新河村,省作协会员熊先生在《过去的陀城》一文中记载,陀城下的庙中也有一尊张勋的原像,并有石刻《张勋传》,注明是为纪念张勋而建。
陀城下辖的寺庙始建于何时,还有待于文献中进一步发掘,尤其是附近的家谱文献提供更多的信息。我只知道香干了就已经很浓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太师余廷灿,长沙人,为所辖寺院写云:“试买舟酒,自流水桥解缆,顺流六十里入大港(即井冈),顺流三十里达陀城,爱其水为易,固土固石,如何保养舟。”看到老婆收烟的时候,涂家背负着无数的小贩,我拿到了省城第十一名。我只怪这样的地方交易,不成立诉讼。我怕会有汉奸,就想了想。问及此事,他说:这个城市淳朴,什么都可以是鬼嘴(盒子里少了一个字)。你没看到有这么多人在管理神社吗?因入其祠,庙深而开,拜其神,法庄严,而不狰狞可畏。嗯,这里几乎就像洪水一样,但是蛇龙阳侯曾经无法下毒,被治疗了很久。有些人以前从未上过法庭,上帝也没有办法制服他们以前的纠纷。上帝有一个灵,住在里面的人依赖它,所以他们可以在殿里吃个没完没了。“由此可见,陀城在乾隆时期是非常繁荣的,所以其所辖的寺庙也非常繁荣。
网上搜索资料显示,“清道光、咸丰(1821-1850)所辖寺庙已经相当庞大。寺内舞台设计巧妙,音效不错,艺人的道白和唱腔都很响亮。每年农历七月12,为菩萨(即纪念张勋)周游各村。庙会开始后,按照庙会规定,每个香客都要先在庙前杀一只公鸡来祭神。每个庙会都有10天的边疆唱戏,白天10场,由庙会付费,晚上9场,由地方行会付费。湘剧在长沙省会的著名人物,如少志、老生欧、花花廖松竹、丑角李少成、盖美仙和花旦的《六岁红》。
服务员是这里的常客,为庙会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庙会期间,镇上摊贩众多,前来看戏的人山人海,有农民、乡绅、城里来的阔太小姐(《湖南民俗之民俗庙会》,2008,165438+265438+10月27日0:46,来源:金鹰网综合)。
可见寺庙已经兴盛了几百年了。据熊先生《昔日陀城》一文记载,前寺有两棵古香樟树,树干比四人合抱还粗,其上栖息着数百只白鹭;庙前原有铁塔、石狮、石像、石马等。都是在咸丰四年(1854)太平天国与湘军的战争中连同寺庙一起被毁的。同治年间,重修。解放后,改为小学。后来又陆续修好了。前几年,我妈一个姓肖的表哥投资几十万元修的。我还在葛塘我叔叔家的当地有线电视上看到了庙会。到现在,7月12日,古画歌剧团仍然会被邀请演唱很多天,但参加歌剧的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或者孩子不感兴趣,这是无奈的。我爸爸六十多了,有戏经常去看。
至于游神的仪式,在写之前需要考察一下。以后也要去看一场戏,拍几张照片,增加一下直观,也能影响一下生在这片土地上,在外工作的人的乡愁。
本文中的主要参考资料是:
1、【民国】李富编《祁阳县志》卷八《山水实录》,民国二十年印刷。
2.【清】赵文在修,易文吉编【嘉庆】长沙县志卷二十四《寺观》,清嘉庆十五年刊本,二十二年增补。
3.马建华:莆田张勋民间信仰研究——以凌志宫元宵庙会和城郊镇杨梅宫为例,《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熊:《拓殖往事》,《望城文史》(第二辑),第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