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有效提问?

第一,调查对象的合理分布

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露脸”的机会,不要怕他们答错或者浪费时间。即使答案是错的,也要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不会放弃学习的热情。这也需要老师为每个学生提问。比如体温,如果是复习巩固老课的内容,那就尽量要求水平适中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水平最能代表普通学生掌握的水平。如果提问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教(学)的新知识,可以问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因为他们的正确回答可以树立榜样,帮助其他同学形成对课堂上知识的正确理解;如果提问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那就应该多问差生,因为只要他们理解并掌握了自己所教(学)的知识,其他同学往往就不是问题了;等一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老师的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做旁观者。这种问题会更有效!

第二,善于提出探究性问题

比如小学课堂,当老师问“什么是民族特色?”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回答“国歌”和“国旗”。这时候老师就展示了两种方式来得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一种是直接问学生“还有别的吗?”(试想,如果学生知道别的,早就说了。)或者“我问的不是这个。”老师这个时候除了批评什么都没改。这样做只会阻止学生参与,结束师生之间的交流。二是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比如“你看到国旗在哪里飘扬?”“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象征会在我们学校上空飘扬?”“国旗提醒我们什么?”等一下。相应的,同学们此时也很活跃,说了很多与民族特色相关的答案,对民族特色有了更抽象的认识。

第三,回答问题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学会运用等待的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提问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提问或指定其他学生回答,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第二,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或提出其他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阐述、考虑、补充或修改,使自己的答案在不打断思维的情况下更加系统和完善。

第四,给学生正面的答题评价。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评判学生的回答,公开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了多少。保护学生答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以表扬为主。批评也要有爱心,不能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我班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试着回答问题,但是十有八九答错了,有时候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很多科目都反复向我反映。我没有批评他,但他回答完问题后,我说:“你积极回答问题的精神值得全班学习。如果你能通过认真思考,尝试正确回答问题,那就更完美了。”几次之后,他没有那么频繁的急于回答,但是他的回答正确率提高了很多。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2鼓励差异。老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得出“不正确”或“错误”的结论。即使上课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课后也要给学生讲解。(3)帮助困难学生。学生站出来说“不”,情况复杂多样。这时,老师不要马上要求学生坐下,而是可以重复问题,鼓励学生回答;也可以换个提问角度或者增加辅助问题来引导回答。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他不讲课很多次,他也让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让他复述。这种评价方法对大面积改变差生,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④鼓励学生积极评价。不要把评价变成老师的专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老师要我学,更多的是“我要学”。

课堂提问的成败不在于提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提问是否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人云:小疑惑小进步,大疑惑大进步。怀疑者有机会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