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如何画一张数学题图
1,计划
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容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画一个方案,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A增加12,B不变,乘积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乘积增加12O,求原来两个数的乘积。
根据题目条件的抽象特点,我们不妨借用一个矩形图,将条件转化为要素与产品的关系。先画一个长方形,其中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个数的乘积。如图(1)所示。
如果A根据条件增加12,则长度延长12,B不变,宽度不变,如图(2);同样,如果A不变,长度也不变。如果B增加12,则宽度会延长12,如图(3)所示。从图中不难发现:
原矩形的长度(a)为120÷ 12 = 10。
原矩形的宽度(b)为72 ÷ 12 = 6。
两个数的乘积是1O×6=6O = 6o。
借助矩形图,理清问题中的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再比如,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长4厘米后,梯形就成了面积为6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原来的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根据问题的意思画一个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下鞋底相差4厘米,这个4厘米正好对应1.5-L = 0.5倍。所以上底是4 ÷ (1.5-1) = 8 (cm),下底是8 × 1.5 = 12 (cm),高是6o ÷ 12 = 5 (cm)。
2.多边形
有些求积题,结合题目内容,画出立体图,使题目内容直观生动,有利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把一个立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会增加8平方米。原始立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如果只靠想象,那就更难做到了。根据问题的意思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题意画一幅立体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米,实际上增加了两个正方形面,每个面的面积为8 ÷ 2 = 4(平方米)。原立方体有六个面,即表面积为4× 6 = 24(平方米)。
再比如用三个长3 cm,宽2 cm,高1 cm的长方体做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根据题目的意思,画一个立体图,说明三个长方体拼接成一个大长方体有三种情况:
(l)长方体长2× 3 = 6 (cm),宽3 cm,高1 cm。表面积为(6× 3+6× L+3× L )× 2 = 54(平方厘米)。
(2)长方体长3× 3 = 9 (cm),宽2 cm,高1 cm。表面积为(9× 2+9× 1+2× 1 )× 2 = 58(平方厘米)。
(3)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2cm和1x3 = 3 (cm)。表面积为(3× 2+3× 3+2× 3) × 2 = 42(平方厘米)。
这个问题有三个答案,可以用来审题,通过画图来理解问题的意思。
3.分析图
对于一些应用问题,为了正确审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分析图来表示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相互关系。
比如新华中学买了8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花了817.6元。每桌价格78.5元,比每把椅子贵62.7元。你买了多少把椅子?
分析图表:
(l)买一把椅子要多少钱?817.6-78.5× 8 = 189.6元)
每把椅子多少钱?78.5-62.7 = 15.8(元)
(3)你买了多少把椅子?189.6÷15.8 = 12(Ba)
综合公式为:(817.6-78.5× 8) ÷ (78.5-62.7)。
=189.6÷15.8
= 12 (Ba)
a:我买了12椅子。
4.线段图
有些题目条件很多,条件之间关系复杂,一时难以回答。可以画一个线段图来表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比如光明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比全校总人数多30人。新学期新生学36O人,现在比原来全校学生总数还多。全校有多少学生?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360-30)的学生对应的是全校的(+)学生,用除法计算出全校的学生数。公式是:
(360-30) ÷ (+) = 330 ÷ = 900(人)。
再比如,甲乙双方同时从相距88公里的两个地方向相反方向行走,8小时后在距离中点4公里处相遇。A比B快,A和B每小时行驶多少公里?
根据问题的意思画一条线段: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8小时内A和B的每条线之间的距离是A全程的一半以上4公里,B全程的一半以下4公里,这样就可以计算出A和B的速度。
a速度:(88 ÷ 2+4) ÷ 8 = 6(公里)
速度B: (88 ÷ 2-4) ÷ 8 = 5(公里)
5、表格图
对于一些问题,列表既能区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又便于区分和比较,起到了很好的审题作用。
比如小明三次搬15砖。照此计算,小明又搬了四次家。* * *搬了几块砖?
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到已知的条件和问题。
3次
15元
又搬了四次家。
* * *搬家?块
从表中不难看出,移动四次的棋子数和* * *并不对应。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个* * *移动了多少次,才能搞清楚* * *移动了多少个棋子。公式是:
15 ÷ 3× (3+4) = 35(块)
另一种思路是,移动四次的块数,加上原来的块数,就是* * *移动的块数。公式是:
15 ÷ 3× 4+15 = 35(块)
6、思路
有些问题因为分析的角度不同,解决的方式也不同。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解题思路,便于分析比较。
例如,如果你有一枚五分镍币、四枚一角硬币和八枚一角硬币,你必须取出八分硬币。一个* * *,可以有多少种握法?
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一点都不难,但也没必要赘述。把所有的路都不遗漏的说出来,并不容易。你可以把所有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五分钱(1)
1
1
两美分(4)
1
1
2
三
四
一分(8枚)
1
三
六
四
2
八
采取的方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从图表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持有方式。有七种方法可以不重复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