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教学活动总结
1.通过研修课,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教师来说,研修课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专业素质的过程。我们组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讨论研磨材料,讨论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整个打磨过程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扎扎实实的进行。正是有了这种标准化的研磨工艺,才会取得好的研究成果。
2.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与老师合作学习,与老师讨论,让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的能量,是教学水平和潜力提升的能量。在讨论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励着我们,猛烈地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经过学习,我们真正意识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可以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索,学会主动学习。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他们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3.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就课堂呈现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环环相扣,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但也有不足,所以我利用课后时间反思教学。让课堂和自我反思互动发展,螺旋上升。长期的坚持,相信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一流的老师,教出让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学生。由此也体会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打磨。
总之,这次研修活动促进了我们研究潜力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人格建设和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研修班”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研磨班教学活动总结2 20xx年月,我们参加远程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研磨班,五年级教学班“诺贝尔”由xxx老师授课。接到通知后,培训组全体老师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对黄老师讲授的这门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了听课、评课、讨论。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交流碰撞,让我们收获良多。
一、总体感觉:
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用心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解决了教学问题,有效促进了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xxx老师认真完成了三个教案(基于个人经验、同伴互助、教学反思);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了个人反思;打磨了两遍,就上课了,还上传了教学记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调研打磨、听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听课和评课,合作完成听课报告并上传;磨课快结束了,老师们已经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通过这一课的打磨,提高了培训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打磨工艺最为重要,需要密切配合,集思广益。
第二,关于备课
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xxx老师在培训组成员的帮助下教授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课堂容易被教案束缚,老师的评价不及时,不能也不敢给学生及时巧妙的指示和引导,总怕出现并发症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我们根据课堂上的生成,修改了教学目标的设计,重新确立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整了一些教学环节,然后在同一组成员的分工中进行第二次备课和第二节课的教学...
第三,关于上课
准确把握课堂重难点,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在大容量的课堂材料中,我们可以清晰明确地定义重要和困难的操作程序。使“重难点”得到充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契合课文和课文外延,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课文展开。而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之间的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完美结合。
1.选择恰当,教学起点准确,阅读为本。读课文,钻研课文,层层深入,以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读语言、读形象、读体验、读情感、读方法。
2.推敲用词,理解语言的内涵。
3.汉语的独特魅力也决定了“无”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启蒙是一种省略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做出全面、直接、迅速结论的直觉思维。”
通过阅读语言,在语言的基础上,感受文学,与作品同唱,触动作者震撼的心灵,进而感受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感受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斗争的人生哲学,最终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而实现师生之间、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第四,关于听课评课。
目的是感受课堂上的“精彩”和“迷茫”,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课时要分工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课程评价既要评价优点,也要指出缺点和建议。
五、关于磨课。
磨课就是老师和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讨论-讨论-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实践-总结。磨课的重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细致研究,这需要教师思维活跃、知识储备丰富、观察力敏锐、了解教育心理和职业素养,让教师真正明白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的。经过反复打磨,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六,教学反思。
反思的主要材料是教学设计是否切实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实际问题等。教学的亮点是:
1.精心设计,找到精准解读的突破口。“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并不是要引导学生逐字品味咀嚼。是为了找到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比如在教学时,抓住关键句子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体验,感受青海高原这棵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2.精简链接,读而不是说。精简教学环节,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
总之,我们深刻理解,磨课的过程是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是一个重新诠释课程标准的过程;是和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习情境的过程;它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现实相联系的过程;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它是课程整合的过程;它是教学规律的优化选择过程。在这一次次的“打磨”中,我们的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练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探索精神。
磨教学活动总结3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培训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们组的训练情况。
活动回顾: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几个老师立即开会,认真研究磨课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讨论了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诸多问题,拿出了最佳教案,群众制作了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节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在一起交流课后感受,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保证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第一磨”后,老师们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重难点。但是老师不敢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时间很紧。马老师提出了师生互动的建议,花了很多时间帮助我们完善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老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增加了教室容量,把教室设计成展示学生潜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序,层层推进。在这节课中,我们发挥了群众的智慧,磨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砺了教师掌握教材的深度,磨砺了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
1,磨课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过程。为了磨出优秀的课程,我们必须研究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从而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砺课上,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在网上查资料,写教案,做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每一个细节。如何调动学生的意图,如何处理教材,被反复讨论。通过听和评价对方的课,取长补短,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潜能、适应潜能、教学创新潜能都得到提高。训练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学潜能的过程。
2.磨课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
磨课给教师带来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大程度的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讨论课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对课程标准、新教学理念等知识的匮乏,但很多问题可以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材深度不够,引导学生思维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较少。课堂控制势、应变势不强等等。虽然这个过程牵扯了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完成每一项任务,但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太多:我们有非常宝贵的备课和经过深思熟虑的讨论;根据自己上课观察的纬度,认真记录,认真分析思考的态度;来自课后复习的感悟等等。这对教师的磨炼和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的,自然的!
总之,磨课活动的开展,给很多老师带来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了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紧张而忙碌。但我们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它就像春风,清洗着我们的心灵,像一股清泉,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会以此为契机,把“差距”作为自己发展的源泉,不断梳理和反思自己,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磨教学活动总结4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次培训就要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着专家的指导一个话题一个话题的研究,最后进入并完成了打磨环节。在整个打磨过程中,我们培训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团结的,每个人都用心参与和行动。于晓梅老师学习认真,谦虚好学,上了一堂精彩的课;邱老师率先垂范,精益求精,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作文。孔晴老师所在部门工作繁忙,磨课任务也没落下;颜景俊、郭燕发的杂文,感觉推荐的文章很多;毕晓理和陈国珍带病坚持学习;郭淑华老师家生病了。她白天工作学习,晚上照顾老人。整个人明显瘦了。毕文峰老师、荀春莲老师、孙悦梅老师三更半夜还在办公室忙碌...整个打磨过程中老师们都很辛苦,大家的认真、敬业和独到的见解一直让我们感动。真是“为磨班憔悴,腰带渐宽不后悔。”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很多。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从这次培训的第一天起,学校领导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人品是磨砺的环节。校领导参加了培训组的研磨活动,组织了预备会议,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和帮助。培训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研磨计划,从研磨材料、研磨目标、研究重点、研磨时间、研磨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根据实际需要将任务分解到人,保证了计划的稳步推进。
二是研磨工艺标准化,保证研究效果。
研修课一开始,我们就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教师来说,研修课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我们组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讨论研磨材料,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组长每天检查研磨班的进度,及时解决问题。整个打磨过程,全组老师齐心协力,扎扎实实的进行。即使是国庆假期,老师们也不休息,一直坚持磨课。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研磨工艺,才会有好的研究成果。
第三,内化实践创新,提升专业素质。
教书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成为学校的常青树。只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准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毫无疑问,这次研修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绝佳机会。
磨课让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通过磨课,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新大纲的概念,更深入地分析教材。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潜能、适应潜能、教学创新潜能都得到提高。
结合这次磨课,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型讲座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师们在评价这个班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业务提升应该归功于这个班的磨砺。邱老师感慨地说:“学习使我们充实,打磨使我们提高;学习让我们完美,打磨让我们超越。一份充实,一份收获;一次打磨,一次提升;一个完美,一个倒影;一种超越,一种成长!我们在成长,我们在快乐,我们在幸福!"毕文峰老师总结道:"通过这次学习,我丰富了教育思想,开阔了视野和工作思路,提高了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甚至激发了我学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前进。"青年教师于晓梅说:"给青年教师磨课就像磨刀石,会让你很快磨出一把利剑。":像拐杖一样,帮助你快速成长,独立;就像一面镜子,它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让你更加成熟。研修班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中年教师毕晓丽说:“磨课让我增长了见识,更新了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己。感谢这个研修班,通过研修班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在新形势下的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消化吸收研习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努力打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本次磨课活动即将结束,但我们对教学的思考远未结束。“课磨”将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活动,我们对教学技能的打磨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将会继续。
研磨教学活动总结。远程训练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在前几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看到了专家和优秀教师反复琢磨修改一节课的打磨过程,认为时间一定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进步。紧接着,我们小组紧跟每个环节,认真开展研修课,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研修课的巨大好处。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老师围绕着一个文本或者一个信息窗口,尝试教学,反思,听课的过程。这种打磨应该是对教材最深入透彻的学习和掌握。它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进而焕发出用心。
磨课可以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是对教材理解的争论。教师与同一组教师讨论教材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相互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最终做出合理的决定。我觉得在磨课的过程中,最有益的是我们的一些青年教师借鉴前辈的经验,观察前辈思考问题的角度,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总结、请教。
磨砺教学活动总结6在研究专家的指导下,我积极参加了小组内的磨砺活动,组长给我们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解读,为低年级英语教学明确了方向。在参加多次培训的基础上,课余时间,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讨论。大家都很清楚,对于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更是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是提升专业素质的过程。
一.明确步骤和有效行动
本着人人参与、积极实践的原则,本次研课活动采用“五步教研法”,即个别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察-课后讨论-反思总结。
制定计划保证磨课的顺利进行:李老师将如何制定磨课计划,老师将如何亲自制定磨课计划,我们将如何坚守英语的本质,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如何把“教学课堂”变成“学习课堂?”如何给予有效的引导?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我们也对磨课时间的安排进行了调整。磨课活动聚在一起,每隔几天穿插小聚会,网上讲座跟着讲座,网上交流多一些。
二、课堂带路引导方向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全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学生踏实的学习,都感染了每一位参与者,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讨论中化解,好课在磨炼中诞生。
第三,感受和理解,促进研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虽然这次班磨活动的时间很短,但是整个班磨的过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收获。我们一起在进行集体备课——试教——课磨——再教——再磨...真的是一个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教研氛围浓厚,凝聚力增强,感情加深。
在磨工班,都有进步。活动结束后,我们在一起交流时,孙老师说,“通过这一次次的磨砺课,我感觉自己一次次被颠覆,一次次重组,一次次反思,一次次修正,就像“蚕一次次蜕变,最后吐丝结茧成蝶,脱胎换骨”。"
教室里的变化。经过备课团队的精心搭建和集体打磨,低年级在英语教学模式的掌握上越来越敏捷高效,具有浓郁的中国味。学生可以扎扎实实地学习,兴致勃勃地学习,从而实现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这次研修活动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磨砺7班教学活动总结自从参加磨砺班学习以来,在牟谦组长的带领下,经过三周的时间,我们备课三遍,把我从现在开始教的一课打磨了两遍。通过备课、修改教案、听课评课,一路走来,我收获颇丰,虽然很累。
第一次备课,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由于本人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备课中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我对我的功课一点信心都没有。每个人都真诚地鼓励我,给我宝贵的意见。
一开始就遇到了突破点在哪里的困难。这门课有很多生词,包括13个单词要认,8个单词要写。如何将这21的单词融入到整个课文的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我该怎么办?牟组长和老师们热情地帮助我们,我们一起学习和讨论。通过反复研究课程标准中低年级的目标,反复解读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联系研究中学到的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遵循“词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句,句离不开篇”的原则,大部分生词在阅读中记忆得比较好。最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联系上下文,随文阅读来突破。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培训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为打磨课而忙碌着,工作着,紧张着。自从我们* * *一起制定了课业打磨培训计划,每个老师都在忙着发挥自己的神通。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忙着复习教材,有的在认真修改教案...大家都不厌其烦地畅所欲言,绞尽脑汁高效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有的从教学目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从绪论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有的对教学的某一环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设计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拓展练习进行头脑风暴...
通过这节课的打磨,我们对“阅读中的素养”明确了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不要面面俱到,要善于选择和把握重点。目标应该小而现实,而不是大而空。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我是从单词分析开始的,总觉得过程单调重复。后来通过磨课,我们采用了举例理解单词的方法,有的单词是全班交流,有的只是简单处理,既节省了时间,又使环节更加紧凑。
2.充分发挥语言环境在识字中的作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教授新单词,最大的好处是随课文散识字。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尤其是词义的教学,避免逐字逐句的解释和机械照搬字典解释。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教生词的时候,要适当教学生一些识字的方法。比如这节课,我们用“加一”、“减一”、“变一”、“联系生活”的方法记忆生词,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部分,也应该落实到教学中。通过指导、练习和评价,写作教学得以实施。
总之,老师教得灵活有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苦难与奋斗的喜悦,是语文教师转身的美好。
打磨教学活动总结8经过一个月的打磨体验,我们异构组同一个班的课例打磨成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通过磨课,我们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内化学习成果,强化学习理念,现将磨课活动总结如下:
第一,专家引领,理论引领。
在培训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参加了小组的磨砺活动。英语课程提倡使用不仅强调语言学习过程,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语言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例如,许多教师在创设语境时,往往抛弃课文的语境,重新创设新的语境来引入;又如,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多地站在“怎么教”的立场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即“怎么学”的因素。创设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经过老师们的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本节课学习的问题和目标任务。我们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基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来创设情境?如何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创设情境?我们的目标和任务是:提高教师设计语言知识教学情境的能力;从而让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现实生活、认知水平和先天优势的新知识呈现情境、新知识训练情境和新知识应用情境。
第二,协同有序。
研修课一开始,我们就清楚地认识到,研修课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提升专业素质的过程。按照详细全面的研磨计划,大家都投入到研磨课上。在课程打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冲击,从同龄人那里学到了新的发现,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这个研磨课的主题是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它在一楼,卢科版三年级的起点。这个班的任务是淄博市桓台实验学校的罗娟和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的肖恩。希望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的形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不同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法,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参加了一个同班的异类群磨活动。在完成了对班级学生的分析,制定研磨方案,讨论观察量表后,小组全体老师对罗老师发布的教学设计原创进行了第一次讨论。大家认真积极的思考了教学设计的利弊,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线修改教案,跟进教案。然后根据大家的反馈和建议,罗老师第二次备课,大家继续备课,讨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几轮的打磨和雕琢,罗老师的课有了全新的模式,从大的任务设置,到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再到细节的修整,堪称完美,真正成为了一堂精品课。组内教师现场观课,认真记录听课情况,根据详细完善的听课量表,从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设计和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听课。课后,大家集思广益,交流观点、经验和心得。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意见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磨课,越磨,老师越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越磨,老师越会教育成功。
第三,提高认识,收获很大。
对于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来说,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由于时间和进度的问题,不可能每节课都精益求精,所以教学中一定有很多遗憾,磨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补救方法。当然,我们在磨砺班经历过劳累和辛苦,但同时也学习了很多家庭的精彩,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在教材分析、学生情境分析、语境设置、教材加工、教学设计思维、教师语言考虑、课堂智慧操控等方面。,我们都能从磨课中得到启发,无形中提高了教育研究的能力。在修改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发现,从小问题、小细节入手,围绕一个点,深入分析,反复讨论论证,长期坚持,就能一个个突破我们的教学难点,一点点解决我们的教学问题。通过参加这次磨砺活动,我希望我们能在以后的课堂上留下更多的精彩,更少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