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镇的社会进步
1958成立了镇上第一个农业研究机构——小寨子大队农业科学研究所。60年代以后,各生产大队建立了技术队,农业科研全面展开。1984年7月,城阳镇科学技术协会成立,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研究的蜂窝纸板技术等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3项获省市级奖励,5篇科技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2000年,全国有兽医、果蔬行业协会等科技组织41个,科技人员1 . 5万多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研网络。1998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普先进乡镇”。
城阳历史悠久,程子龙山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千年来,在社会实践中,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书法、绘画、刘强戏、泥塑、舞蹈、秧歌等民间艺术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城阳剧院成立于1953,城阳区文化站成立于1957,城阳人民公社广播站成立于1958。1978 -1988年相继建立了乡镇、村、学校、企业的图书馆、阅览室、档案馆和各种活动室,达到128。该镇制陶历史近600年,西城会村是远近闻名的瓦罐盆村。沟岔村人邱志海,一生热爱雕塑,创作作品1万余件,其中7件被中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邱氏黑陶》1990获国家科技一等奖,被收入《中国名人辞典》。该镇每年为工人、农民、学生和老年人举办书法、歌舞比赛,有26人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季,大北曲洞村人,擅长中国画。代表作有《乡村美景》《阳光下映出的不一样的红莲》等,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世界艺术界名人录,65438-0998年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全镇现有36个民间艺术团体,每年元宵节都会举办城阳镇民间艺术节,200 0年将举办27届。在西城会村成立的山东省第一支农民乐团,在1988首届全国农民铜管大赛中获得“康益杯”奖。1988以来,该镇小北曲等村建立了集思想教育、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中心,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建国前,这个镇上只有几家中医和中药店,医疗条件差。从65438到0956,在城阳、桃林、北区、中村、西城会建立了5个联合诊所,农村医疗条件得到初步改善。1958年,城阳人民公社卫生院成立,卫生技术人员13人。60年代,每个生产大队都建立了诊所,配备了40多名专职卫生员,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1976年,崂山县人民医院城阳分院成立,占地1.2公顷,科室13个,医务人员98人,床位80张。1985期间,医院与青岛市立医院合作,青岛市立医院派出各学科专家来院考察。周边县市来院诊治的患者增多,从1987,年门诊量达到71000以上。1995,撤销城阳分院,成立城阳区医院。原分局防疫、妇幼保健、医药供应部门成立城阳镇预防保健所,具体承担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工作。
这个城镇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健美操、舞蹈、太极拳和击剑是受欢迎的健身活动。每年都会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门球、跳绳等单项比赛。镇上的中小学都建起了运动场,成立了运动队,每年都举行越野、篮球、田径比赛。北曲中学篮球代表纪敏尚,65438-0988入选山东男篮,65438-0989入选国家男篮和北星队。从1981开始,该镇每年3-4月举办全运会,2000年举办了20届。
人民生活建国前,人民过着饥饱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65438年到0956年,人均粮食230斤,经济收入25元。六七十年代,社队大力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广开肥源,增加粮食产量,既保证了群众吃饱饭,又保证了一部分人在面米。由于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重视工副业生产,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大部分养殖户一年喂1-2头猪,副食品供给有所改善。1978年人均粮食177斤,经济收入131元。80年代,面粉代替了地瓜干和玉米粉,各种新鲜蔬菜代替了咸菜。上世纪90年代,白面、米鱼、肉、蛋、奶是主要的副食。20世纪70年代,人们穿蓝色、蓝色和白色的棉布衣服。90年代的衣服色彩鲜艳,时尚,多为西装和休闲装。20世纪70年代,农民的房子逐渐从泥屋变成了砖房。1978后,该镇旧村改造步伐加快,各村普遍进行村庄规划建设。上世纪90年代,东村、城阳、小寨子、古庙头村建起了两层或5-6层的居民楼。60年代全镇开始用电照明,农民有了收音机和电风扇。70年代,自行车普及,黑白电视流行。在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农民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和摩托车。20世纪90年代,VCD和音响进入农场,一些家庭有了空调、电脑和汽车。2000年,全镇摩托车16450辆,汽车984辆,电话24071部,手机9000多部。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51.3%,人均纯收入4260元,被评为山东省小康乡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村镇建设中,该镇进行了农田机耕道硬化改造,实现了村道硬化,畅通无阻。各行政村开始实施村庄规划改造。1988年,34个行政村共有35000多间翻盖式砖平房,面积719000平方米。东郭庄村实施五年计划(1979-1984),建设社会主义花园式新村。1985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该镇规划城阳、程子等5个村建设小城镇,原青岛港第二钢铁厂620公顷。当年修建了城阳水厂向镇里供水,城阳村4条总长1.71 km的街道进行了拓宽,铺上了水泥路面,区内建起了住宅、商业、学校和车站。1990,横贯全镇的东西大动脉天成路铺上了沥青,加速了东部村庄的改造。1991 -1995、该镇投资1581.4万元修建了城西路、曲江路、惠团路、滦田路、陶伟路、布奇路等沥青路,全长40.3公里。投资2020.2万元,将长9.1公里的正阳线拓宽至60米。1992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村镇新镇建设”。1996 65438+10月,东郭庄、中村被山东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省人事厅评为村镇建设明星村。从65438年到0999年,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确定该镇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6%。2000年,全镇18个行政村共有208栋居民楼,总面积74.3万平方米。镇政府教职工用房7栋,面积22000多平方米。该镇人均居住面积为22.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