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小蜻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倍时间的力量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去感受和表达抒情优美的音乐情感;用不同的速度表达不同的音乐想象,教育学生保护益虫的思想。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歌曲的形象。
2.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作曲和表演歌曲。在《不吃菜》中,“不”是一拍,“吃”是二拍。学生很容易受刻板印象影响两拍唱“不”,一拍唱“吃”。是歌曲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小黑板、头饰等。
教学方法有听唱、节奏、体验、直观感受、情境教学。
教学过程
首先,组织学生,老师和学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第二,点名。
第三,复习一些学过的歌。
第四,揭开谜底
老师:孩子们表现得太好了。看看猜谜棒好不好。仔细听:“头上两只大眼睛,细长轻盈的身体,又细又亮的翅膀,有捉蚊子的本领。”(蜻蜓)顺便说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的一首新歌,名叫《小蜻蜓》。
动词 (verb的缩写)歌词教学
1.出示抄有歌词的小黑板。
小蜻蜓
蜻蜓,一种有益的昆虫,从西向东飞,
他不吃食物和蔬菜。他是抓蚊子的小英雄。
1.用三倍的时间跟老师一句一句的读歌词。(第一遍拍手,第二遍、第三遍用右手指轻拍左掌。}
2.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大声朗读?(优雅而温柔)
3.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朗读?(开心,保护益虫)
老师:现在让我们用这种声音和语气再读一遍,好吗?
老师带着感情大声又安静地把歌词念了一遍。(大声安静法是指如果老师大声说话,学生就会压低声音,反之亦然。)同时拍手,即第一次拍手,第二次、第三次用指尖轻敲桌面。
4.老师评价。注意“不吃食物”中“不吃”的正确读法,一起读。“Catch”和“benefit”都是新词,要发音正确。
学唱“小蜻蜓”这首歌。
1,老师表演了模特唱法。
2.老师一句一句地唱。
3.老师大声地、悄悄地教唱歌。
4.老师唱一句,学生接着唱下一句。
5.教师用手在空中舞动,引导学生感知音高安排,同时在黑板上展示音高示意图。
6.老师用钢琴一句一句地教唱歌。
7.学生们用琴轻轻地唱着歌,并徒手在空中跳舞,以感知音高的安排。
8、学生一起唱。
老师点评:(1)唱三拍节奏的特点。⑵歌曲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所以飞翔时轻盈飘逸。这句歌词就像一只小蜻蜓在跳舞,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他一边说,一边在歌词开头贴了一张小蜻蜓的图片。)
5、老师教动作表演唱歌。
6.戴上自制的蜻蜓头饰,一起唱歌。
7.分组唱,然后一起唱。
第七,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优美的歌声和温柔的舞姿赞美小蜻蜓。自然界有很多昆虫,它们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和益虫。你还知道什么?你也能编首歌唱给他们听吗?例如,蜜蜂是一种有益的昆虫,从西向东飞行。它最懂得酿造花蜜,不吃食物和蔬菜。小蝴蝶,一种有益的昆虫,从西向东飞。不吃食物,不吃蔬菜,对传播花粉贡献很大!瓢虫,益虫,从西向东飞。没粮没菜抓蚜虫是英雄。……
八、课堂总结,渗透情感教育。
孩子们编了这么多关于益虫的歌,老师真是佩服他们!听完这些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益虫说,对其他小朋友说,对不关心益虫的人说……)是的,这些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们,让大自然中更多的昆虫可以在天空快乐地舞蹈歌唱!
九、师生用音乐互道再见。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小蜻蜓的形象作为引导。首先,我用谜语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模仿小蜻蜓的动作来表演小蜻蜓,让学生感受歌曲三拍的特点。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组织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进他们的生活。
学音乐,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用友好和孩子般的语言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参与。
第三,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达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这节课的难点。刚开始有些同学会把“不吃菜”这句话里的“不”和“吃”唱两遍,但最后基本都能唱对。学生不仅学习今天的歌曲很快,而且在表演和演唱中也非常投入,但由于时间不够,他们无法让更多的孩子在舞台上展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没有确定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享受音乐带来的感动。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的一部分。
首先,注重以审美为核心,为学生创造视觉美、听觉美、形体美,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