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第一,从一般备课到教学设计指导教学,实施策略教学。
新老师备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备课。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准备教材而不是学生。因为对教材不是很熟悉,新老师花了很长时间研究教材,却没有体谅到教学的主体——学生。二是无系统地准备章节。不备课,就以为一节课结束,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不注重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所以新老师备课局限性很大。备课的对象往往是教材,结果是教案,目的是方便老师讲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引导新教师顺应通用备课,向教学的设计思路转变,实施策略教学。
教学设计可分为系统设计和环节设计、长期设计和即时设计。我们强调先设计,因为系统设计的教学更能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是学校教学的特长和优势。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可以是一节课的设计,也可以是一章几节课的设计,教学过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学设计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师的智慧和知识。
策略教学对教师和学者来说是最优化、最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可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同时考虑以上三个方面,从而优化自己的设计。有效的策略对学生来说是低成本的,即学生能在最少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发展。设计师必须能够融合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自身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从2000年秋季开始,我们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首先,在教材准备上,学校提供足够的大纲、课本、参考书和大量的参考资料、报刊杂志供教师使用,要求新教师对假期所教的科目做好四项准备:准备阶段(小学阶段);预备年级(教学班);准备章节(最近章节);备课的时候(半个月的课)。当然,准备阶段是整体准备。不做详细的细节,目的是让新教师在理解大纲的基础上,掌握学科各阶段应达到的水平和内容。对以后上课备课也有帮助。再者,在准备学生方面,学校要求每一位新老师在假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心理教育),写一篇心理教育论文(本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师生同乐”课,创造一切条件要求教师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的生活。这样,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会有的放矢,达到快乐教学、事半功倍的目的。
第二,引导教师从纯讲课走向教学比较,实施反思性教学。
听课有助于新教师在短时间内胜任教学,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新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不要把听课当成目的,为了听课而听课,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认真分析一节课,比随便听几节课更有效;听课不是为了“克隆”。把一些优秀老师的课作为“拷贝”,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自己的课上,成功率不会很大。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指导新教师从简单的讲课转变为教学比较,实施反思性教学。教学比较主要是把自己和班上的老师进行比较。比如新老师在听同年级的课的时候,首先要准备好自己的课,然后对比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老师的课有什么不同。如果有差距,要找出差距的原因,也要努力分析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听不同年级或学科的老师讲课,要提前看一下课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大致的教学思路;上课的时候要做好听课记录,然后和班主任交换意见;同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调查,比如问学生对这节课的看法。回来后,新老师要做笔记,写自己听课后的感受。教学比较是一种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主要是对自己以前接受和认同的观念和观点进行反思,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拓展、变化和深化。反思是在寻求“文化认同”过程中的反思。反思型教师是勤于耕耘的教师,勤于耕耘的人会有所收获。
在这方面,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的启发,我每学期选择两到三个重点培养对象,先做思想工作,取得老师的愿意合作,然后和老师一起制定上课的计划、方法和目的。最后达到以上效果。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和八位新老师交了教学朋友,其中两位进步很快,去年在石家庄的评课中获得了特等奖。两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他们在新乐市我评班得了一等奖。此外,我们积极耐心地指导教师将他们的教学实践提高到理论水平。我们订阅了30多种教学杂志和报纸供教师学习,提供专门的教学和学习时间,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写作,从而影响他们的学生去找书,先积累更多的书,目的是使头发变薄。近两年来,我校青年教师在省、市、国家级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论文15篇(较之前有较大增长)。我校教师在评课和质量竞赛中获得石家庄市级竞赛一等奖甚至特等奖。
第三,引导教学从简单的讲课、批量作业到教学对话,实施建构性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和思想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形成:在这种情境中,学习者要在其中创造一种学习同构,并在这种同构中共同建构知识。这种知识的建构,更多的是在积极的情境下,运用对话的方法,形成学习型组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四个要素:情境、合作、对话和意义建构。这种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绝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灌输者。所以一个新老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单纯的讲课,批改作业。
人类的交流与合作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由语言来完成的,这就在于它独特的现实情境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学”。对话是互动的,对话是复杂多变的。现代课程观与现代课程观的区别在于,学者强调简单性和普适性,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境,而后者强调接受复杂性、地域性、情境性和不可言说性,有利于民主平等氛围的形成,激发创造性思维,碰撞智慧火花。一堂好课往往是一段精彩的对话。有对话的课堂一定引人入胜,有对话的课堂教学一定让人流连忘返。
课堂教学是一种对话,批改作业也是一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作业中读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体会学习情绪的变化,了解学生个人对社会、对生活的感受。因此,教师应该在练习本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反馈信息,把练习本当成一个私人交流的场所,在练习本上批改作业是一个师生心灵对话的过程。能做到这一点的老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能做到这一点的老师也是深刻理解教学本质的老师。这样的作业是学生最喜欢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往往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学生们渴望另一个作业和另一个对话。学生反应:我们老师经常像朋友一样和我在笔记本上通信。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告诉老师真的很好。
新教师的教育研究成果也要体现在多方面,评价是多元化的,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隐性成果,即思想或价值成果,方法论或思维成果。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获得自己对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的想法和看法,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成就应该得到全面和系统的评价。二是显性成果,可以是一个教学设计、一堂课、一篇论文、一个研究课题等。
老师越优秀,科研成果越丰硕;科研成果越丰硕,你就越会把教学当成一项有创造性、有意义的工作。所以,教育科研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也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