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更有魅力

1.设计:精准挖掘知识点

设计好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首要因素。“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创始人大卫·彭罗斯(David Penrose)说:“微课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会告诉学习者从哪里挖掘,挖掘什么。我们将监督这一过程。”

因此,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精心挑选知识点,科学地分析和处理相关知识点,使之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初三上册《秋雨》第二段“五彩缤纷”一词的教学,就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如何才能正确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确定了三个教学步骤:

(1)从词论上理解“五彩缤纷”的本义;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感受“丰富多彩”这几个词的准确性;

(3)学习课文中的语境,感受“五彩缤纷”的动态美。

首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心词“五彩缤纷”上。根据文字分析,“分解-组合”的教学原则是“五彩”是一个约数,表示有多种颜色。然后,我们把重点放在“五彩”二字上,由“五彩”二字的绞索切入,知道它的本义是指旗帜的飘扬,所以“五彩”二字就有了运动感。至此,我明白了“五彩缤纷”意味着“许多颜色”,也具有一种“动态美”。通过这样的分解和组合,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原意。然后结合造句来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句子和语境来理解文中“五彩缤纷”的含义。通过寻找“扇哪扇哪扇”、“飘哇、飘哇”、“你我摩肩接踵”、“频频点头”等动态词汇,想象无边稻海、滚滚稻浪的秋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五彩缤纷”不仅代表着许多色彩,而且具有动态美感。最后训练学生模仿写作,目的是学以致用,将识字、析词、阅读理解、写作训练有效融合,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微课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它必然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一定是真的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且真的能带动学生更深入的进入文本。就像“丰富多彩”这个词一样,通过对原意和文意的词分析、相互验证和解释,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意思,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达到“行家看门道”的阅读境界。

2.制作: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

微视频不等同于教学视频,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件。它是关于某个知识点、技能、案例等微内容的教学课件。其内容以知识讲解为主,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

微视频就是分析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内容,做出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微视频。

例如,字母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人教版教材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安排字母。写信不难,但小学生要正确掌握,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们经常关注一件事而忽略另一件事。因此,制作关于字母格式教学的微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曾经用录屏软件+PPT做了一个“掌握书信格式”的微课。首先,对信函的五个重要步骤,如标题、正文、问候语、签名和日期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后展示一封王跃写给顾老师的信,让学生判断格式是对是错。最后播放一首自制歌曲《书信格式》加强学生记忆:“开头用大写写标题,不要忘记两点的冒号,正文前面写清楚,一段写清楚,信息写两行,标题下面写日期,记住书信格式。”该公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一劳永逸地快速掌握信函格式。

“掌握信函格式”微课已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很快记住了信函的格式,班里的学生很少在信函格式的应用上出错。我们也给其他年级看过,都有不错的效果。在小学高年级应用这个微课,一定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任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要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标准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真正理解和领会。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主要部分。当翻转课堂冲击我们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先把难懂的知识做成微视频,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消化。然后上课训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