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历史原因和社会定位造成的偏差。
中国的传统本身就不重视劳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中国曾经是一个等级社会,主要关注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那个生产力发展有限,剩余产品稀缺,没有竞争评价体系的时代,一个人只有获得比别人更高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好的生活条件。千百年来,有一个传统是“中国的理想君子地位如此之高,以至于不需要生产,他们可以专门享受一种退休生活,从事象征这种退休生活的高雅活动。人们尊重玩得开心的人,而不是在太忙的特殊事务活动中做得比别人好的人。”(摘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社会传统只能集中在看不起体力劳动,认为体力劳动是卑鄙小人的工作,同时连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丧失了。美国的中国观察家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后半生溥仪在监狱服刑的时候,刚开始连衣服都不会穿,就是对以上内容的评论。地位高贵的人,日常生活中有人服侍,自己做,毫不费力。
同时,社会上有文化的人也很无奈。“无才是士”,很多士子不屑,做不到。文人如果不能靠自己的文化谋生,连最起码的生活都维持不了。但也就这样了,还是“一切都低人一等,唯有读书高。”鲁迅的《孔乙己》是在这种语境下对文人即士子最准确的描述。没有其他出路的文人的生活是最糟糕的,甚至难以谋生。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这种传统所轻视的。
同样,传统的私立学校也不重视劳动教育。传统教育的对象——最后是文人,“因此,文人非常重视表明自己学术地位的标志:穿长袍,讲究文人生活中的礼仪,以至于没有时间从事体育锻炼。”(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劳动人民作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只是作为社会的底层而活着。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和工人总是处于从属和低下的地位。它是被压榨和剥削的对象,一生的遗产往往只有疲惫和贫穷。这种社会现实的最终结果导致我们看不起劳动者和生产者,看不起劳动者和生产者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这样的潜在想法。这也是现在的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原因之一。即使现在时代不同了,观念的转变仍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人们在潜意识中很多地方往往会被传统观念束缚。
第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庭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场所。然而,如今的家庭教育并不理想。一项调查发现,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三种态度,偏差很大:一是太宠孩子,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做;二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能力差,以后再学习也不迟;三是怕麻烦。与其让孩子慢慢学,不如给他做。很多家长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自理教育,或者只是简单的包办代替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父母的鼓励和引导而害怕困难。父母的自我心理压抑了孩子对自理的需求,阻碍了孩子自理体验的顺利活动。所以孩子对自理生活的热情会很高,但是自理能力很低。
1.过度放纵。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很多小学生在生活上是“有父母担保”的,6岁的孩子鞋带松了也不会哭。9岁孩子不会穿衣服,拿内衣当外套开玩笑;10岁的孩子想让妈妈喂。这些都不是个别的例子,有些甚至很普遍。因为有很多家长是用开头提到的家长的方式来抚养孩子的,我们每年都能看到一些极端的例子,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能力差的问题。有些父母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给予他们充分的照顾弊大于利,因为几乎所有的祖父母都比父母更容易宠坏孩子。如果爷爷奶奶文化素质不高,心理素质不好,他们根本不具备教育孙子的“资格”,那么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甚至出现较大偏差。
2.智育第一。为了最终的目标——考上大学或者好大学,学生从小就在紧张的学习,学这个,学那个,考这个,考那个。。很多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多余的精力和大量的金钱。但投资的中心一般是孩子的智力投资,很少有人投资孩子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小就被挤出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为了以后考高分。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紧张的学习也让孩子照顾自己生活、做事情的时间变得奢侈,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很多东西都是父母代替的。和父母交谈时,最常见也最容易沟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任何父母都不能提及孩子其他方面的情况。一旦涉及到要求孩子在家多做家务,父母几乎都会强调,我们不指望他在家做这个做那个。只要孩子学习好,我们就感恩,不需要他做什么。孩子伸手拿衣服张嘴的习惯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为他们提供的是全包服务。失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失去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创造能力和责任感、义务感。
3.儿童动手操作的灵敏度降低。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8岁的小豆豆认为玩耍就是钻栅栏。以至于短裤每天都被栅栏撕破,但是妈妈从来不骂她,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这要是在中国,简直不可思议。
我高一的时候做过一个实验:三个班多少学生系鞋带?调查结果为:13人,共计160人。再看看他们的鞋子。只有五个人穿着有鞋带的鞋子。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说明我们学生的实际能力真的很差,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在我花了一个课时教了如何系鞋带之后,还是有很多孩子不会系鞋带,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太差了,学习一些操作技能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老师花大力气也教不出来。虽然大部分同学觉得学这个很新鲜,有些同学学的很快,但是有些平时缺乏训练的孩子和一些操作敏感度低的孩子,老师教鞋带的时候表情呆滞,很久都没有学会。老师教的一些很简单很基础的动作,让他觉得很难。因为他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做这些,很少训练,所以孩子没有意识到他们要学会做这些,这是他们最基本的技能,也是人生的根本。从根源上来说,这也是父母忽视劳动教育的结果。
如果家长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满足孩子的动手*,孩子以后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就会容易很多。一个妈妈在女儿3 ~ 4岁的时候用菜刀切东西,尤其是切西瓜皮的时候。结果她孩子大了就对做饭切菜感兴趣,有时候还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孩子做手工的时候一般更灵活,更有创造力,做出来的东西也更精致。也很容易训练孩子其他的自理能力。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学后独立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容易出现挫折和失败。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会直接或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发展。如:独立性、操作能力、自控能力等。,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以后各方面的发展。
第三,学校教育的偏差。
学校忽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的现状主要是智育,学校花在学生自理能力培养上的资源和时间都比较有限。
上一节数学课一位老师的遭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操场上准备了土地面积单元的课:卷尺、标杆、绳子等测量工具,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排好队来到操场,脸上露出难得的快乐。之后老师讲了测量土地的常用工具:卷尺、柱子、绳子,并讲了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工具。让学生试着用上面的工具在操场上测量两端的距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卷尺测量操场两端杆子之间的距离。但是这个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怎么用卷尺测量距离。也有很多人看不懂卷尺上的刻度。
我连最基础的科目都不会操作,更别说操作其他的了。
在私立学校听了一个日本学者的讲座。这位学者说,他不太理解中国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日本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要换五套衣服,而且一整天,日本孩子只有玩,没有学习。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在幼儿园,课程也是阅读、绘画、唱歌、写作、计算,占用的时间比较多。玩的时候主要是看电视和玩积木,对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不多。更别说小学了。以某普通小学三年级为例。每周有7节语文课,4节数学课,2节体育、音乐、美术课,2节品德与社会课,1节劳动与技术课。其他的还有自习课,报纸读写课,课外活动等等。可以用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课程主要是体育、美术、品德、社会,但是在这些课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训练让学生提高行动能力。整天都是紧张的学习,有时会占用学生的休息和玩耍时间。作为最重要的劳动和技术,学生实践的条件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纸上谈兵。我曾经教过三年级的学生叠衣服,发现真正会叠衣服的学生很少,不到十分之一,而且他们认为自己会叠衣服,其实不一定。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学校砍掉了《劳动与技术》这门课。
所以学生在学校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有效的动手训练。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是以智育为主,每天让学生读、写、记的学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校里没有劳动的地方,名额很少。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操作的敏感度和动手能力。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一个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孩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的400多名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不喜欢动手的孩子相比,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失业率为1: 15,犯罪率为1: 10,平均收入高出20%左右。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实践能力与孩子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启发我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实践能力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学会生活就是要有起码的实践能力和自理能力。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随着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认为有可能逐步改变上述现状,让大家最终得到发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