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经验

美术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所以美术老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呢?以下是我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心得》,仅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经验1正确辅导儿童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一幅画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是孩子面对这个世界寻找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要想让这片神圣的土地开出灿烂的花朵,就必须做好绘画创作三部曲。

儿童画幼稚、天真、有趣,正是大师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毕加索说:“我花了一生的时间,才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那样画画。”可见儿童画蕴含着生动的艺术生命。

作为教师,要懂得儿童画的珍贵,善于挖掘儿童的艺术天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大胆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自信是创造的动力。

我曾经在美术课上遇到过一些学生。当我让他完成作业时,有同学问我能不能把书里的东西画出来。有些同学没有问就直接画了。有的同学坐着不动,或者翻作业纸,却不见他画画;也有一些学生原封不动地抄袭老师的作品。面对这些学生,我们经常说他们懒,不爱动脑。其实这只是表面的,不是实质性的。

学生为什么会形成上述习惯?学生为什么不用脑子?关键在于不自信。他们之所以临摹书籍,模仿老师,是因为害怕自己画的不好,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甚至被同学嘲笑。任何孩子都不想表现自己,不想展示自己,这是孩子的天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探索,走上成功之路。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经常对同学说:老师喜欢孩子自己画的画;老师爱看孩子自己的设计;老师觉得爱思考的孩子最神奇。

或者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在巡视辅导的时候表扬一下有独特想法的作业,在批改的成绩上加一颗小红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一次听到了一件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事情。一个小朋友对准备拍字画的小朋友说:拍书不好。很简洁很普通的话,但至少这是孩子自信的一个好的开始。

2.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但是,没有生活的积累,敢画还是不够的。孩子们要么兴高采烈,画了半天却什么也画不出来。或者勉强画出来,但是画面很空洞,没意思。要想真正让孩子创作出丰富有趣的画面,我觉得美术教学要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接触、不了解、不体验生活,就像盲人摸象,根本无法描绘事物的形象,更谈不上艺术作品的创作。

1.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明确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绘画创作中,首先要选择题材。因为学生上创意课,最难的是不知道画什么,很容易把创意泛化、概念化。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因为成功的艺术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是作者理想和抱负的表达。要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无论风景、静物、人物、一盘水果、几样蔬菜;只要是优美动人的,都可以用在绘画中,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热情。

2.注重创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完成一部作品,意境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对生活中收集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

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赞美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反映校园生活题材的,要仔细品味课本上同龄人的作品,热情表达自己的生活,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

再比如,处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要启发他们从体育、和平、幸福的角度去构思,运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去构思、去作曲,让学生掌握从主题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创作规律,反复推敲、探究所选主题。

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和进步的思维过程。虽然他们的表演技巧还不熟练,但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学生通过刻苦的艺术实践来表达生活的美好品质。

3.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艺术家善于不从生活中捕捉美。孩子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就像一只刚刚学会捕猎的小狮子。他们还必须在母狮的指导下学习捕捉的方法,掌握捕捉的时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开发,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从生活中捕捉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比如在“印象深刻的事件”课上,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表达,我告诉学生,他们可以画任何东西,只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以为学生们会很高兴地画出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令我惊讶的是,许多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互相问要画什么。在我看来,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画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为什么他们不知道画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思维过于宽泛,还缺乏一定的整理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东西。

于是,我让他们思考在学校上课、课间和课外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和事,以及在家里看到的、听到的、做的事。你在生活细节中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体会到的,做的事情,比如上学路上,旅行中,节日里等等。一下子,孩子们有东西画了,有的画捉迷藏,有的画春游,有的画游泳,有的画乒乓球比赛,有的画春节,有的画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这幅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构图独特的画难道不是学生的创作吗?

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路人作用,引导学生走向创造之路。作为学生艺术创作的启蒙者,我们要用真诚的心去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天空,点燃他们艺术创作的火花,让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充分发展个性,展示才华。

总之,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三个步骤,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儿童的绘画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创造的乐趣,才会愿意创造,才会勇于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初步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经验2。我教艺术已经有xxx年了。这几年的教学让我感觉美术教学其实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艺术语言。在传统的模仿型美术教育中,受诸多模仿习惯的影响,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习惯了模仿型的教学套路,但实际上,他们也习惯了各行各业的依赖、模仿、模仿。缺乏“创造力”,不解放思想,创新就会受到严重束缚,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共同的遗憾。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欣赏活动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一,我认为美术学习应该从单纯的技巧、技能学习的层面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以及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可以拿当地的习俗,比如宜兴的紫砂壶,来进行教学。

第二,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唯一主角的现象,我们应该倡导情感交流,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三,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探究能力。

第四,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收集信息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第五,要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模型画、参观、游览,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知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老师的教学经验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泛,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等观赏性艺术属于纯艺术,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与艺术有关,我从初中开始接触艺术,从事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到现在。我认为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美。艺术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供欣赏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美术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材料和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它是用一定的材料塑造一个可见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艺术也被称为“造型艺术”和“空间艺术”。如何熟练地学习美术,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采用实物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我们可以用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和工艺作品来深深吸引和打动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老师在逐一讲解这些作品的同时,巧妙地穿插了书中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既增长了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哪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克服和解决。比如有的同学技法娴熟,但配色不是很好,有的人配色合理,但技法不纯,做不出完美的作品。

第三,艺术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习艺术的好方法。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并渴望表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潜能,选择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努力用真情实感创造生活之美。

在教学中,艺术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让学生了解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经验。第一,让学生想画,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要让美术活动生动、活泼、有效,首先要让学生有一种渴望表达的情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绘画冲动。

1.展示同龄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激发创作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用来激励学生。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并不是完美的艺术品,但在他们这个年纪的学生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觉会让他们从心底萌发尝试的想法,甚至是超越的欲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艺术的内容在我身边随处可见。在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或利用学生自己讲故事,或通过实物投影或视听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造激情。另外,布置一些效果意想不到的作业,有意识地鼓励和表扬,都是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长久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第二,让学生敢于画画,表现个性。

对于学生来说。艺术创作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作意识,敢于在绘画中表现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消除学生的胆怯,帮助他们增强创造的勇气和自信心。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还应注意鼓励成功在教学中的作用。

1,倡导原创,鼓励学生创新意识。

在学生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自身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意识表达在纸上;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向学生提问,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在创作中表达出来。评价时,尽量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千万不要用大人的眼光来评判一幅画的好坏,以免给学生心理蒙上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必要的技能训练,强调基础知识。

在画画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的自由发展。那会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盲目重复。传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的排列、人物的动作、物体的特征等基本的艺术造型知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从而大胆绘画,表现个性。

第三,让学生画画,体验成功创作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仅仅表现出想画、敢画是不够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实现成功创作的目标。

1,观察的培养

观察在绘画中极其重要。没有它作为绘画的基础,就没有艺术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是可以观察的。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我积累了素材,储存了大量的图像,为创作活动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2.激发富有想象力的想法

热爱想象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我经常提问,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他们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或者用形象语言描述它们,刺激它们的外观形成;或者利用视觉影像资料,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性。

总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保持自己绘画中天真、质朴、有趣的艺术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