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不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妨碍和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将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

一种是外向问题行为,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比如: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换座位、传纸条等过分亲密的行为;大声笑、发出奇怪的声音、大声敲打、做奇怪的动作等故意引人注意的行为;抗拒行为如语言粗鲁、与老师顶撞、不服从命令等。

第二种是内向型问题行为,是指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构成直接威胁的一种退缩行为。比如上课发呆、思考、走神等粗心行为,乱涂乱画、抄作业等马虎行为;胆小害羞,不敢提问,不敢回答问题,等等。这种退缩行为虽然不会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但会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也有很大的危害。

第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1)?主观原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自身主观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规范不能内化。

行为规范教育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一般都能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但总有一些不一定按照要求去做,或者做不到。主要原因是他们无法将小学生行为规范中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仰,无法从内心产生履行这些规范的意识。他们从知识到行动的转变受到阻碍。所以这类学生表现出了明知故犯的行为。例如,有些学生知道无节制地玩电脑游戏不好,但他们就是受不了诱惑,想尽办法背着父母玩电脑游戏。

2、?行为目标不明确。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成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般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没有目标,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比如有的同学很贪玩,不爱学习,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只愿意在父母的监督下做作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如果他在学习上有目标,比如学习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者求知欲,学习是为了兴趣取得好成绩,学习是为了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那么他们也会有积极的学习动力。

3、?责任心不够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着优越的生活

1/5页

在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胆子大,活泼好学,但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比如小学生做值日生的工作粗心敷衍,经常忘记带红领巾,学习工具等等。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导致了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

4.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厌恶

因为教学内容太难或太容易,学生感到枯燥;或者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单调,语言平淡,甚至是无意义的重复,学生感到厌烦,于是寻求其他新的、不同的刺激,以示对课堂和老师的不满。

沮丧和紧张的发泄。

学生对老师对学习和行为的要求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会很顺利的满足老师的要求;然而,一些学生不断受挫,经常面临失败的威胁。挫折容易使学生感到紧张。当紧张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发泄情绪,于是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异常甚至有问题的行为。

求关注求地位。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从学习或比赛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往往会试图用问题行为来获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从而试图赢得自己在班里的地位。?(2)?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小学生总是受到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些不良因素在社会上蔓延,在小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电视镜头中的打架杀人,粗鲁言行,小学生在这些场景中潜移默化,以至于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模仿这些粗鲁暴力的言行。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港湾。小学生有一半时间呆在家里。所以家庭对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家庭因素。

祖父母

当今社会,年轻的父母往往因为工作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照顾,成了老爷爷的责任。祖先的观念和文化知识限制了他们的教养。此外,他们经常纵容和宠坏孩子,纵容他们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来说,缺乏与父母完整的爱和沟通,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表现出很多问题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只关注小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不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简单,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批评孩子,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有些家长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推理能力,总是靠打电话来“征服”孩子的不当行为。于是,小学生也用这种方式“征服”别人,容易出现暴力行为。有些家长经常当众批评孩子,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自尊心,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的家长采取散养教育,孩子从小就“为所欲为”,没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他们在学校家庭里总是不自在,容易和同学产生矛盾,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营造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比如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和父母的错误引导有很大关系。孩子被欺负时,家长会引导他:“别人打你,你就还手,这样以后就没人欺负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