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的类型有哪些?

小学应用题的类型可以概括为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平均题、归一题、求和题、和差题等等。

1,简单应用题。

只包含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或一步操作就解决的应用题,通常称为简单应用题。

解题步骤:审题——选择算法和公式计算——测试。

2.复合应用题。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数量关系组成,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解决的应用题,通常称为复合应用题。

主要包括三个已知条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和两个已知条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等。

3,一般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总数和对应的总份数。所以,记忆和掌握一些固定的数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举个例子,一辆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从A行驶到B,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从B行驶到A。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本题中,A到B的距离可设为“1”,则汽车总距离为“2”,从A到B的速度为100 km/h,用时为1/100小时,汽车从B到A的速度为60 km/h. * * *汽车旅行时间为(1/100+65438+

4.规范化的问题。

已知两个相互联系的量,其中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随之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个问题叫做规范化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用等分的方法从一组已知的对应量中找出一个副本(单个量)的个数,然后以此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结果。

例如,一个织布工在七月织了4774米。照此计算,织6930米需要多少天?

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平均每天织多少米,是个单量。即需求:6930 ÷ (4774 ÷ 31) = 45(天)。

5.总结的问题。

是已知单位量和计量单位量的个数,以及不同单位量(或单位量的个数),单位量(或单位量)的个数是通过求总量得到的。它的特点是两个相关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随之变化,但变化规律相反,与反比算法相连。

数量关系:单位数量×单位数量÷另一单位数量=另一单位数量。

比如修一条运河,原计划一天修800米,6天完工。实际上花了4天才修好。每天修理多少米?

因为要求搞清楚日修的长度,所以首先要搞清楚运河的长度。因此,这类应用问题也被称为“归纳问题”。不同的是,“归一化”先找单个量,再找总量。概括的问题是先求总量,再求单个量。800×6÷4=1200(米),于是每天就建了1200米。

6.和差问题。

给定两个数的和及其差,求这两个数的数的应用问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将两个数之和转化为两个大数之和(或者两个小数之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解题规律是(和+差)÷2=大数,大数-差=小数,(和-差)÷2 =小数,-小数=大数。

比如某加工厂A班和B班工人94人,因工作需要从B班临时调入A班工人46人。此时B班工人数比A班少12,A班和B班分别有多少工人?

从B类到A类,总数没有变化。现在B班人数换算成两个B班,即94-12,说明当前B班是(94-12) ÷ 2 = 41(人),B班在转46人之前应该是465438。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小学生应用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