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三个目标
(1)教学目标有了新的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3)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试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再创造”的渠道。把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日常语言转化为语文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学习、去理解。
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指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提高语文素养,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要实施有效教学和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有效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一个结论。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
1.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情感上的安全感。二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习场所,让学生相互接纳,相互欣赏,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精神港湾。
2.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愿意给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能胜任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触动学生的心弦。
(2)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化,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将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够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
4.度。程度是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决定的。
当前,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进行,激烈的碰撞最终演变成了几对观念的交锋,这也成为了考验新旧课程的分水岭,那就是:课堂关注的是主体还是人?是结论还是过程?是问题教学还是问题教学?下面我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第一,注重主体的人文性。
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场景?我认为:它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教学技能的表演场所;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沉睡潜能的时候。没有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被打破;它应该是一次走向未知方向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段落和美好的画面,而不是一次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行;应该是向在场的每一个灵魂张开温暖的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和快乐是她最显著的标志。没有人会受到无情的攻击,没有人会受到“法庭”的审判。它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炬,火炬和火种被赋予了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依然面对问号,充满好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种课堂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数学课堂。
我们说,一个普通的老师,只要把自己的生活和学生的内心融为一体,就能发展出这样诗意的课堂画面。新课程的理想课堂并非遥不可及,首要条件是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倾注满满的爱。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有时还不乏生命智慧的火花,更何况是那些富有人文气息和诗意人生的教学内容。所以,像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生命中美好的回忆,是不可复制的人生体验。赞霍夫曾经说过,“如果课本知识没有得到老师内心世界的温暖,你越教,你的学生就会变得越冷漠和无知。”随着知识的获得,他是越来越有同情心和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还是反过来,越来越没教养,越来越有同情心和爱心?所以现在的新课标的重点是三大目标体系,培养人,淡化学科意识,注重人文教育。
第二,注重结论,更注重过程。
(1)结论和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强化体验。体验是教学过程的突出特征,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媒介。如果没有过程体验,知识和能力就停留在记忆层面,学生很难对方法有感知,更谈不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这个结果是教育的失败。强化体验,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解读和创新理解,相信学生的自我体验,肯定学生的自我满足感。
结论和过程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关系。传统上基本上是一个结论,有一个过程,但从属于这个结论。只有结论才是目标。新课程非常重视过程,过程本身可以是课程目标,也可以是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阐述目标时,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想象、去思考、去尝试。这本身就是目标,并不是说你去尝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就是目标。过程本身就是目标。从学科本身来说,过程代表了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结论代表了学科的探究结果。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所谓教学结论,就是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没有学生一系列的独立思考、质疑、想象、操作、观察和体验,没有一系列非常丰富的过程,这个结论的获得就可能失去前提和意义。这个过程变得比结论更重要。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其实从小学就开始了,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它的结论可能在19世纪就得出了,但你能说这没有意义吗?但是,这个研究过程对个人修养非常重要。想让小学生开始研究性学习,就要成为小发明家,小创造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不是目的,目的是获得这样的研究意识,这是很重要的素养。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文章,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强调结论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排斥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不需要智力努力,只靠听和背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于是出现了掌握知识却不去思考、判断和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其实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对学生人格的摧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将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在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不可估量的“长远”,是不可言说的丰厚回报。
(二),体验式学习
“纸上得来的东西永远是浅的,你永远不知道,所以你必须去做。”以及“你从内心得到的是深刻的。”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去学习。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身边的事物”,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带有主观体验和情感色彩的认识,与个人体验密切相关。学习中的体验是学生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获得对学习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感性态度。当然,强调尊重个性差异并不意味着给学生自由,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全面、思考更理性、体验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新课程认为,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本质上,感知不是学习的根本原因,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很难诱发和唤起好奇心。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所以学习只能流于表面,流于形式。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考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未解决但必须解决的知识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够密切关注并积极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创造、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尤其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实施问题式教学。著名教育家、前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诺丁汉大学第一任中国校长杨教授说得好:“什么是学习?是学会提问,不是学会回答。如果一个学生能懂得提问,掌握知识,就相当于给他一把钥匙,自己打开各种门。”创意并不神秘。这种换位思考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赋,是人一出生就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证。不是简单的与人的智力水平成正相关,更多的是与文化习惯和教育影响有关。
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问题意识是如何日益萎缩的?当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最常见的问题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没完没了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着问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没有理由。”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的回答。“那为什么没有为什么?”父母以为可以搪塞,结果却惹了更大的麻烦。"...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问题出教室。我把这种教育称为“无问题教育”。而美国人却不这么理解教育。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当他们走进教室时,他们满脑子都是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有意通过情景、故事、问题和缺陷来刺激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疑问。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我再也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了。我就知道这么多。我先回去学习,再准备,下次再回答你。回去的时候好好想想,找到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来。这就是基于问题的教育。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总之,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课程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