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苍山县的文化与习俗
民间文学苍山民间文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歌曲等形式。其中,神话包括创世神话、太阳神话、万物起源神话等,如杨二郎的《桃山过太阳》、《小白龙下凡》、《千里眼》、《随风耳》等。传说有广泛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当地的风景。最喜欢的有柞王、造法、磨刀大师关、范、秃尾巴老李等。故事多为鬼故事、生活故事、爱情故事、幽默故事。最受欢迎的有《小糖巩》、《狐仙救》、《狼背女人》、《好媳妇》和黄的《算命》。1988年6月,苍山县民间文学整合办公室收集故事千余篇,整理故事116篇,编入《苍山县民间文学整合故事卷》第一册,出版印刷4500册。1970年7月,收集歌谣数百首,编成《苍山县民间文学综合歌谣》第一册,其中歌谣112首。1991年11月主编张文明被山东省文化厅、省文联、民委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戏剧1931郭曾在文峰小学任教,他自己编写了戏剧,并带领学生在博览会上表演。抗日战争活跃。鲁迅艺术大队、苏鲁支队政治工作队、宝都剧社、黎明剧社、星火剧社、战士剧社、鲁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自编自演,到处演出。70年代后逐渐消失。
1938前后,苍山农村出现了戏曲表演,主要有杜甫、宝都剧社等文艺团体。这些曲目包括《放下你的鞭子》、《牛郎》和《我的母亲顶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秧歌剧和快板戏。新中国成立后,流入豫剧、四言戏、黄梅戏、鲁剧。从1959到1996,县里组织文艺演出时,每次都出现这些剧种。
曲艺流行于皮影戏、大鼓、评书、小鼓、渔鼓、快书等。清朝光绪年间开始流入,艺人有职业的,也有半职业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加强了对曲艺的领导和管理。1952 10县文化馆成立了第一个曲艺家协会,现有艺术家11人,其中盲人艺术家65人。1957有40幅山东曲艺艺人注册的碧水绿波画,船系在女舞者腰间,像一只小船。另一个人装扮成狮子,拿着木浆和划船杆。船夫和划手一起走,一起跳舞,就像荡漾的水面上的小船。有的边唱边跳,锣鼓伴奏。秧歌流行于抗日战争时期。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组成一个秧歌队。一般舞者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帛等道具,载歌载舞,并配以锣、鼓、唢呐、二胡、笛子等乐器。建国后,秧歌大多由农村的姐妹们表演,成为人们在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中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花棍舞又叫“花棍”、“霸王鞭”、“金钱棍”。花棍是用竹竿做成的,铜钱两端和中间都有眼睛。数量不等,按队形排列。舞者们上下左右地抱着花棍,拍打着四肢、肩膀、后背等。,发出均匀而有节奏的声音,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群众文艺演出中有很多这样的节目。
腰鼓舞又称“腰鼓队”、“打腰鼓”。一般几个到几十个人组成一个编队。舞者腰间系一椭圆形鼓,双手各持一鼓槌,交替击鼓,击打各种花斑,边敲边舞,动作整齐健壮,节奏感统一性强。
门贴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俗称“门钱”、“门吊”或“花纸”。一般是除夕贴的。每扇门有5块不同颜色的,贴在门檩条上。从左到右,依次是头红、二青、、泗水(小红)和乌兰(子)。它呈长方形,由三部分组成:室、框和耳。门贴有两种,一种是由花鸟、凤凰、野兽、老虎等图案组成,另一种是由文字组成,如“过年有余”、“万象更新”等。制作过程可分为单色和配色。拼色门券,俗称“换腔”,需要把门券各个部位的图案剪下来,重新组合,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苍山文具起源众多,风格各异。孝陵讲究简约,西城讲究简约。长城和丰村擅长配色。苍山的文具是对幼稚庸俗的奖励。1964年,外委来苍山领取10套文具,在驻外使馆参加展览。5月份美国加州的报纸1982专门介绍仓山剪纸艺术,另外仓山文具在江苏、河南、安徽、东北都很受欢迎,每年春节都有商家前来采购。
印花苍山民间印花布可分为蓝印和彩印两种,以蓝印最为流行。蓝印花布是用防染法印染的。以前的印刷版是用纸雕刻的,建国后逐渐被塑料布取代。染色方法:首先以豆浆、石灰、蛋清的混合物为基料,通过印版刷在白布上,晾干后煮沸,用靛蓝染色。布料晾干后,将底料刮掉,露出蓝底白花,故称蓝印花布。它的图案构成不仅有图案结构程序,而且有自己的工艺特点。它多由互不相连的点、短线和小区域组成。常见的图案由七个小点组成,俗称“猫蹄花”。蓝印花布的题材多为牡丹、梅花、竹菊、喜鹊、凤凰、鱼等。,并以归坟图案为主旋律,具有开荒修炼的谐音寓意,如“鹊使梅花”、“牡丹戏风”、“一年有余”、“盘富贵长”等。象征吉祥、祥和、幸福。印花布印版可分为边版、角版、芯版和印花布版。艺术家根据顾客的需求改变尺寸,调整用途,染各种被子,床垫,门帘,包,口袋,印花布。南方城镇发放彩色印花布。战士兰陵陈炼制作彩印水平很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猩红色为主,绿、粉、紫、蓝、黄等色套印,图案丰富瑰丽,特别受新婚妻子的喜爱。蓝印花布流传已久,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1981年,大众日报和农村大众刊登了苍山县的蓝图图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数千米被作为展品、材料、礼品和纪念品运往北京和其他省市,引起了专家、艺术家和服装业的复兴。
仓山泥人玩具的代表地是小果村,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已故泥塑艺术家李贤智的祖父曾在天津学习,掌握了雕刻偶像的技能。为了养家糊口,他用当地的黄泥雕成人类动物,晒干,烤熟,涂上颜色,拿到市场上卖。刚开始只有五六户人家学会做,后来就传遍了全村。小果的泥人戏体裁广泛,有戏曲人物、牲畜、鸟兽,既有单兽(鸟),也有双兽或人畜,如、财神、县令、孙悟空、猪八戒、白蛇、牛郎织女、齐磷松子、打虎、骑马、抱鸡(鱼)娃娃、老虎、狮子等。泥塑玩具的底部或背面有一个簧片哨,轻轻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一百多年来,仓山泥塑玩具在枣庄、临沂、徐州、新沂、连云港、天津和南京都有市场。丹阳、洛阳、开封等地也有销售。仓山泥塑一直受到艺术家们的高度重视。1964年,山东省群众艺术馆向中央外事委员会送去李贤智、张水喜等75件泥塑玩具,并参加了10多个驻华使馆内部民间工艺美术展览。1982(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10号刊登了小果村李玉发制作的两件泥塑玩具(包括杨宗保)。1983南京工艺美术学院选取李玉发的6个泥塑玩具作为直观教具。1984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和北海和圆城堡中心玩具厂向李玉发索要200套泥塑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