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水平
普通话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对普通话的学习和掌握往往是从学习“汉语”开始的。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由于母语不是汉语,他们通常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所以很多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刚入学时连当地的汉语都听不懂,更别说说普通话了。这给他们的“汉语”学习和语言表达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和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树立自信,消除胆怯,创造宽松的环境,提高语言能力。
农村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很胆小。他们总是害怕说一些不好的话。所以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注意多表扬,少批评。他们难免会在语言表达上出错。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大胆发言。即使他们的表达语无伦次,傲慢自大,也不要马上打断。耐心等待他们完成。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应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敢于表达,爱表达,爱赞美,就能创造奇迹。
第二,加强单词、短语、句子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背诵是积累单词、短语和句子,学习标准语法的重要途径,是从传统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字、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材料。掌握得越多,语言表达就会越生动。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记性,发挥他们的优势,多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让他们终身受益。
第三,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阅读训练是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儿童趣味,是小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好教材。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正确、流畅,不加字、不漏字;其次,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本上所有要求“带着感情朗读”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全部达标,甚至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从而发展语言,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加强言语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语文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训练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让他们有说话的感觉,有话要说,这样才能精神饱满,畅所欲言。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培养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充分调动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多读、多听、多说、多练,提高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