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村最美教师的故事
1,阿力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阿力泰是一所寄宿学校的老师。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所有的孩子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一个住在寄宿学校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爱。由于交通不便,阿勒泰的学生有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也很少去看望他们。从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怀,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情感纽带。为了看望家人,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一个人骑遍了23835平方公里的大草原,踩着冰天雪地,过河,多次遇险。为了给学生家长发信息,她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随身带着收音机。当她发现信号时,她会呼叫当地专门向牧民发送信息的蒙古频道,并通过广播通知他们。从16开始,她已经用坏了5台收音机。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陪在儿子身边,甚至丈夫也被她带到了高山小学。阿力泰老师从教16年,先后教过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
2.钟卫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何蓝小学):
从65438到2006年,为了14来自肢体残疾、智障、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钟卫平老师放弃了转学的机会,留在偏远的乡村支教。她认为教育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光”。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残疾、智障、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16,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说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从家到学校,她每天往返山路20公里。她骑了八辆自行车,然后生病了。因为她的选择,14不被人录取的孩子,有5个考上了名牌大学,1成为了汽车制造工程师,还有一个成为了学校的村长。其中,脊髓灰质炎患儿目前正在读研究生。正是因为她16年的努力,她的班级让118的孩子成为了人才,2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和专科。
3.格桑地(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邦信乡小学):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沿岸、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上学,格桑吉放弃了在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门巴族的孩子都能上学。格桑吉先生所在的邦信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由于常年泥石流滑坡,一直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为了说服学生学习,12年,格桑吉老师摸黑走绝壁,在满是泥石流和塌方的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马不停蹄的上课,在别的村缺少老师的时候,她怀着六个月的身孕,走上了道路。为了把学生们安全送回家,每年在道路艰险、大雪封山的时候,格桑帝作为校长,像男老师一样,跨过冰川、铁索、悬崖,把每四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的学生们安全送到父母身边。在格桑吉老师12年的不断努力下,门巴族孩子最初的辍学率从30%变成了今天的95%。从12开始,她的6个孩子考上了大学,20多个考上了大专和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拉萨,一年只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梦想保护神”。
4.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角村百江德兴堂):
2001,当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了十二年英语。廖乐年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接受学费,并免费为他们的孩子提供食宿。村里人不理解他,骂他“鬼”“疯子”。为了让村民接受自己,他学习了汉语和客家话;为了给远行的孩子提供免费住宿,他把爷爷留下的祠堂重新装修了一遍。在过去十年里,廖乐年的学生总数超过了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很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现在每年还是有外地来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不仅教他们英语,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他教的所有学生,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支持两个孩子,让他们的爱和梦想得以传承。
5.廖占福、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田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福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妇。他们在四川凉山深处隔山相望的两所小学教书,一人撑起一所学校,让20多名大学生从大巴山深处走出来。当时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在一所学校干了八年。8年后,村长的父亲为了留住村里的代课老师廖占福,安排他们结婚。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工作了二十多年。三年前,老公被送到对面的山头小学,在一个废弃的寺庙里教14的孩子。有两座小山,两所小学,中间有一条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守着一所小学,隔着山面对面,每周见一次面。他们用分离和坚持,把孩子的未来留在了大巴山深处。
6.季思牛(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牛从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转到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很多人都是文盲。一直都是学校老师进山招生。怒江地势险峻,老师们坐索道、骑马、爬山都要两天才能到。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有79个孩子,大部分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孩子。聋哑孩子性格孤僻偏激,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的时候容易自虐。吉思牛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楚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拥抱时,她决定留下来。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季思牛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耶戈到青春期。季思牛说,对于这些孩子,他们需要良心,需要爱心,需要毅力。在吉思牛等老师的关心和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有的毕业后还愿意回来教书。
7.王金华(儋州市杨澜镇范大小学):
在儋州市杨澜镇范大小学,有一位女“摆渡人”王金华,30年来一直划船接送孩子上下学。她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是他们的“好妈妈”。从65438到0997,王金华每个月领450元的工资。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她设立了自己的奖学金,每个月把工资的一半放进去。几乎所有她教过的学生都得到了她的助学金和奖励,从50元到一千多元不等。
8.杨(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茅草坪小学):
在杨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他们走出大山去参观,给他们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他们的梦想植入山村孩子的心中。他还鼓励偏远农村的孩子大胆追逐梦想,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不善于交流,于是通过写日记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引导孩子爱上写作。看到辍学去山村打工的潮,孩子们宁愿为了打工而荒废学业。杨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本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让孩子们有成就感。26个留守儿童,220本儿童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挨家挨户给孩子送稿费。他想让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以后打工的路不止一条。
9.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刘坤贤是一名扎根山村28年的土家族教师。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意外,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他让妻子自学大专课程,在恢复期代替学生上课。为了让孩子们回家的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当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饮水困难的问题,他上山找水,自费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当了公办教师后用第一份工资给学生买了电脑和电视。为了让孩子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在更好的中心学校照顾他,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由于身体不好,领导也提出合并学校,但考虑到19孩子上学要走四个小时,“顽固”的刘坤贤拒绝了。他说:“我在这里,我的学校在这里,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10,潘丽华(安徽省歙县上峰乡上峰中心学校南园村吴家滩教学点):
从1976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开始,潘丽华就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教书,一个人干了37年。他手把手地教山区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实现“望山之外”的梦想。吴家山教学点位于歙县北部山区,交通堵塞。为了方便山区的幼儿上学,教育部门只好就地设立教学点。在教学点,潘丽华是老师,负责所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学;潘丽华是校长,负责教学点的一切事务;潘丽华是一名护士。每天,他都要自己给孩子们热饭。在农忙季节或天气不好时,他不得不把孩子们送回家。潘丽华还是一名安全员,每天坚持10分钟的安全教育。学生课外活动的场地存在安全隐患。他总是站在高坝前,防止学生发生意外。
11,“会泽七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7名80后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悬崖上。一中有127个孩子,8个老师。除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其他7位都是“80后”。他们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到了养育他们的大山,展示他们的才华,把知识和文化带给孩子们,把山外的世界带给这些孩子。学校里条件艰苦,他们每个老师都身兼数职,有的是食堂管理员,有的是采购员、记账员。下雨天山路泥泞,他们去市场买菜的破面包车经常陷在泥里。这些年轻人扛着铁锹,集体修山路。通常这七个“80后”都是同吃同住,像兄弟姐妹一样。被当地人称为“会泽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