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王家屯

第一次去王家屯是在国庆节。重访王家屯已是深冬。深冬的王家快,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早上七点出发,九点到达石家沟。石家沟位于鹤壁市鹤山区纪家山镇,与王家屯村、董琦村、西丁村、黄庙沟村、张家沟村、虎威沟村一起,被称为鹤壁市鹤山区古村落的“北斗”。房屋大多依山而建,还有石磨、石桌等。随处可见。放眼望去,空荡荡的石窗、剥落的木门、残破的墙壁、屋檐上的青瓦,在参差不齐的石屋、石墙的映衬下,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

到了石家沟,一定要去看看李家大院。李家大院建在村子旁边山上的平地上,依山势而存在。它是鹤壁市最大的四合院。石桥附近是南平市第一医院。第一医院大门前左右两侧有一个巨大的方形旗杆座。据说在清朝,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后,才能在考入国子监深造的龚升家中设立方形旗杆座。从1号院到6号院,李家的几个儿子和家人轮流住。虽然四合院年久失修,看起来破败不堪,但从四合院的规模上我们还是可以想象出几百年前李家的繁华生活场景。

阳晖楼是李氏家族驻军的地方,用它来驻军保安团。这是一栋两层八米高的石头建筑,屋顶已经坍塌。站在二楼的围墙上,俯瞰,蓝天下,房屋错落在山坡上,红瓦石墙高高低低,宁静祥和。

离开石家沟后,我们沿着山路前行,很快就到了西丁镇。我们把车停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小广场,其实就是山顶上的一小块平地,上面有几个健身器材),先去了西丁小学。小学设在村委会。破旧的石墙上有两块木牌,左边一块写着“西丁村办事处”,右边一块写着“西丁小学”。

然后,我们开始沿着山路游览净居寺。净居寺,也被称为全伟寺,建于汉代。途中看到一个水窖,水窖上盖着绿色石板,水面上漂浮着落叶之类的脏东西。据说,每当下雨,雨水顺着山势流入地窖,经过沉淀,就是百姓的饮用水。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提着两桶水,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走,仿佛时光被碾碎,散落在桶里。

路随着山峰拐了个弯,几棵柿子树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高高的枝头上,几十个柿子红红的,晶莹剔透。到了中年,我们突然变成了孩子,围着树跑,仿佛火红已经变成了甜蜜,进入了内心。柿子怎么吃?先把树抱在怀里摇一摇,柿子掉在地上,马上变成了柿子泥。好吧,豁出去了,爬树!笨拙的身体,终于站在了树上,小心翼翼的摘了一串柿子,树下的人小心翼翼的用树枝接过来。柿子熟了,凉凉的,甜甜的,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在过足了柿子瘾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天气晴朗,没有风,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真让人怀疑是在春天。过了另一个山头,看到了山顶的净居寺。红庙大院在蜿蜒的山峰上十分壮观,真不愧为“小布达拉”。

从我们脚下的小山到净居寺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前行,经过一条河谷,到达净居寺山下。山谷中岩石耸立,一条小溪潺潺而过,几棵树绑在一起,就是一座小木桥。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再爬了几步,我们终于站在了净居寺前。净居寺坐北朝南,有毗卢殿、地藏殿、普贤殿、文殊殿、菩萨殿、大乘殿等。,全部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因该寺位于山顶,地势险峻,沟壑幽静,四周清幽雅致,景色秀丽。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殿前一溪绕殿而过,水如碧玉。青山绿水,暮鼓晨钟,让人放弃尘世烦恼,只觉头脑清醒。

陪我们去净居寺的是一位特殊的旅伴——一只可爱的小狗。它从西丁镇一路跟着,在儿子脚边玩得不亦乐乎。儿子不时喂它几口面包,很快他们就成了好朋友。儿子走累了休息,就躺在他脚边,脚朝天,让儿子给他挠痒痒。儿子一站起来就赶紧跑到前面带路,像个小导游一样。当我们离开西丁镇的时候,它站在路口,凝视着,仿佛在向我们告别。

离开净居寺,我们驱车前往王家屯。王家屯是中国最美丽的古村落之一。这里的村民靠一根扁担劈柴做饭,用牛耕田,磨青驴,挑水,劈柴,挑牛粪。在这个古老的村庄里,时间似乎慢了下来。村民们的脚步缓慢而悠闲,看起来很安全。他们似乎在山野过着悠闲的生活。

?我们穿过村子,下了四孔桥,准备去太阳湾大峡谷。

山路变得崎岖不平,有些地方甚至陡峭得近乎直立。只有手脚并用,才能继续前进。走到开阔的阳光地带,我们开始吃午饭。巨石是桌子,矮石是凳子,阳光恰到好处,空气清澈,就连你带的食物,似乎都有山里清风明月的味道。

我们在山石中走了很久,天色已晚,只好调整行程,放弃太阳湾峡谷,改走24套山,返回王家屯。二十四集左转右转,到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可以看到周围的山,颇有“其他山都显得天底下矮子”的感觉。。

再往前走,你就到了王家屯。村民们一边晒太阳,一边卖一些山货——核桃、腌制的香椿、南瓜干、自制的酒、柿饼、山鸡蛋、小米和一些根雕。

乘车离开的路上,我还在想——王家屯的春天应该是什么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