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一篇关于音乐欣赏的论文
摘要人在交谈时,要给予对方的不是“言语”,而是“感情”;歌手想给观众的不是“歌词”,而是“感情”。优美动人的歌声来自真挚的感情。
论文关键词歌曲艺术表现处理
介绍
高尔基曾在他的文艺创作中说过:“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怎么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歌曲的艺术创作。当我们拿到一部声乐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作品,而这部作品只是纸上谈兵的死东西。必须由歌手来唱,才能让观众充分理解和感受。有些歌手可以通过优美的声音将歌曲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他的,虽然他的声音很好听,但是他只是照着剧本走。对谱上事物的逐字补全,没有赋予作品情感色彩,以至于演唱时,表情呆滞,不知所措,毫无热情:有的甚至矫揉造作。失去了歌唱的意义。虽然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无疑对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德国著名女高音汉波尔说:“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意义是什么?我就不从声音技巧的角度来解释了。我想说的是感动观众的能力。如果歌手只是指声音唱歌,那么充其量只是个手艺人。”由此可见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所以歌手只能从各方面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二次创作,三次创作,三次创作,都是合理的。只有这样,你的唱功才能真正打动和感染观众。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应对的基本方法。
1,理解歌曲的内涵
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这首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歌曲的基础。歌曲是作曲家的艺术结晶,渗透着他们的心血、用心和感情。由于作曲家作品的特殊性,他不可能像画家、雕塑家、作家那样直接与观众见面,一目了然。但是,音乐作品必须由表演者进行再创作,把纸上的音符变成优美的声音,让演唱者通过真实、质朴、优美的演唱,把歌曲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所以我们拿到一首歌,首先要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以及相关地区的民俗风情。“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或者说知之甚少。这会让你无法理解作品,更谈不上达到艺术表达的境界。只能唱出音符,唱出一个又一个的发音,不可能把你所从事的表演职业发展到更高的层次。”这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于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声乐家沈翔教授也告诫我们:“不要把时间表放在声乐练习上。你要知道,你提高了综合修养,声音也会提高。如果有了解,即使走弯路,也不会太远。”一首歌无论是长是短,都凝聚着作曲家和作词人的强烈感情,这就需要我们歌唱者认真去探索和理解。
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聂耳、田汉的歌曲《媚娘曲》,写于1934年,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这首歌是话剧《回春之歌》中的一集。故事讲述了生活在南洋的青年高因民族危亡重返抗日战场,却不幸受伤失忆。他的爱人媚娘闻讯回国探望。想用歌声唤起爱人的回忆,歌词深情细腻。旋律如泪。歌词的旋律以令人心碎的呼唤开始:“哥哥,别忘了我”和温柔的“我是你亲爱的媚娘”。真挚的感情,真诚亲切。歌曲第一段:回忆南阳浪漫爱情生活的甜蜜,既要表现美好回忆的基调,又要表现呼唤亲人的深情。音乐以舒缓的中速发展丰富的内心想象,在定义明确的情境中表达感情。歌曲第二段:描写他们在抗战中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音乐也增添了因媚娘不能随他而去的离愁和惆怅。歌中第三段,描写了爱人已看不到媚娘的痛苦心情。节拍的连续停顿和歌曲中三连音的使用,就像是啜泣和啜泣。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唱歌的时候也要注意指定情境下媚娘的情况。当深切的感情呼唤绝望时:“但是...但是你不认识我,……”那种无法控制的内心痛苦。总之,对作品理解越深,感受越深,演唱时的表达就越纯粹。越完美。
2.歌曲意境的想象
歌曲的意境就是尽可能的激发音乐的想象力。歌手要把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活动画面。就像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进入角色。尽量让自己融入角色的感受和环境,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好歌手能演成什么样子的原因。比如尚德毅作曲的歌曲《七月的草原》,歌曲的前奏立刻把我们带到了一片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微风吹在徐来身上,绿波在地上翻滚。此时仿佛闻到了青草的芬芳:绿色的海洋上,蜜蜂采花,蝴蝶翩翩起舞,毡屋如银星,羊群如云。参加赛马的男孩女孩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太漂亮了!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族舞曲,能衬托出人们载歌载舞的欢腾心情,演唱者本人也仿佛置身于一片热烈欢快的歌舞现场。再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插曲《黄河怨》。在我面前,会有一个被敌人蹂躏的女人,独自站在黄河岸边,哭诉着内心的仇恨和痛苦,悲伤而愤慨...这样的画面。只有这样感动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用自己的歌感动观众。“所以,歌手的音乐解说能力不是一日之功。是生活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越活跃,越丰富。所以,作为一个歌手。我们要经常用眼睛和耳朵去收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和想象,进而深刻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
3、音色的运用
当我们唱歌的时候。除了清晰的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音色才能满足作品情感表达的要求,更生动地塑造各种音乐形象。比如唱进行曲的时候,要选择威严的声音。唱华尔兹的时候要用明亮华丽的音色,唱摇篮曲的时候要用柔和甜美的声音等等。总之要善于调整自己不同的音色,努力满足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你可以把声音设计成“轻纱在微风中飘渺”“树叶轻轻飘落”,唱一首轻柔轻快的歌时,可以把声音比喻成“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等等。
一般来说,表达强烈的感情需要柔和、圆润、连贯、自然的声音;表达欢快、愉快的感情,需要明亮、辉煌的声音;需要洪亮高亢的嗓音,才能唱得气势磅礴,或者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斑竹的眼泪》这首歌就有四段。每一段音乐都有不同的内容和情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音色,以适应每一段音乐不同的情感色彩。第一段描写古代舜帝和他的嫔妃们结伴而行,所以要用圆润、甜美、连贯的自然音调唱出他们相亲相爱的情景;第二段是他们在一起互相追逐时很过瘾的一段,所以明亮、轻快、活泼、跳跃的音调特征比较一致:第三段,整个意境与前两段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里要用阴暗、空洞甚至抽泣、哽咽的音色来表现皇帝暴毙后妃子伤心欲绝、为土地哭泣的情景:在第四段。演唱者必须跳出第一人称的情绪,用第三人称来评判这段爱情。声音的语气要高亢、明亮、略显坚定,衬托出这个爱情悲剧的苍凉和壮美。
4.“逐渐”一词的巧妙运用
前面讲了如何表达歌曲丰富的内涵,如何用不同的音色表达不同的情感,那么如何升华感情的发展,或者说如何让不同片段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完美?这就需要一个好词——“渐”,即音符上常见的“渐快”、“渐慢”、“渐强”、“渐弱”等力度符号或字符。它们让歌曲在表达丰富的情感和微妙的情感变化时更加细腻,在不同的情感交替时更加统一和完美。
比如为党唱一首民歌,这是一首抒情歌曲,艺术感染力很强。在歌曲的第三段,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渐弱来再现第一段的主题。如果在演唱时能充分发挥这些淡去淡去,就能使歌曲的旋律更加舒展起伏,情绪更加高昂激动,从而表达主人公对党的深切真挚的感激之情。
再比如《岁月悠悠》中最后一句“旧情不忍回首”的最后一个字“第一”。唱歌的时候,这种慢吞吞的声音必须融入到终曲的旋律中并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眼睛也露出迷茫的神色慢慢飘散,仿佛岁月在追忆中渐行渐远...
总之,要做到这些,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几年的练习,这也涉及到声音技巧和技法的要求,才能与情感融为一体,更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5、各种对比技术的关系
5.1快慢关系
当我们唱快节奏的歌曲时,我们的内心应该有一种稳定感。强调旋律的流畅连贯,不能因为这首歌快就往前冲,显得紧张慌张。以至于失去了旋律的美感。歌曲越快,句子越小,在解释清楚每个乐句的意思的前提下。一气呵成,用完整优美的台词表达歌曲的感情。比如《天生爱唱歌的女孩》这首歌的语速是“快板”,其中“Thialothio”的歌词多且非常快,需要气息和情绪的稳定和“下落”,再带着女孩爱唱、会唱的活泼、火辣、骄傲、外向的女孩情绪,歌曲情绪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
同样的,当你唱一首慢歌的时候,你也打不过它,因为它慢。显得沉重,面无表情。比如《时光飞逝》就是一首慢板歌曲。演唱时要带着追忆故人友情的情感和旋律线条的流畅性感向前,以饱满的热情融入歌曲的旋律之中。感情越深,不拖延就会越有魅力。
5.2强关系和弱关系
我们学过基础乐理中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所以唱歌时只能区分强弱。这样才能让音乐有一定的节奏感,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总是唱得有余,唱得不足,有的甚至把力度反过来。比如《大森林的早晨》,歌曲开头的前两个字是从弱拍开始的,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太在意,只觉得开头是唱成了强蝗,这样会破坏歌曲强弱的规律。当然可以。强音从头到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唱一个持续的强音,它有一个由弱到强,或者由强到弱的过程,因为在唱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深情,这样唱起来才能有很强的感染力。强音需要弱音的铺垫,弱音也需要强音的衬托。就像生活中,矮的可以显高,胖的可以衬托瘦的,红花需要绿叶来衬托。
5.3高音和低音
当我们唱一首歌的时候,他们的台词(包括旋律线和情感线)是跌宕起伏,连绵不断的。因此...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充分对比段落(短语)与段落(短语)之间的情感变化,使之更具感染力。想象一下。我们在唱一首歌,从一开始就感觉他很激动。我怕唱一首歌,唱的人会喘气,听的人会平淡。只有进行适当的对比,歌曲才能得到完美的表达。
6.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提到的所有方式方法,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歌曲的完美艺术表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永远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所有的手法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不同的歌曲在处理方法上有不同的侧重。所以我们在唱任何一首歌的时候,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整合好去处理好每一首歌,每一首歌,把歌曲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打动每一个听你歌的人,那么你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民族音乐学导论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音乐基础理论的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