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生成,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知道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写法,可以把假分数变成带分数或者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变成大小相同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熟练地进行除法和除法运算,比较分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变成大小相同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熟练地进行除法和除法运算,比较分数。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从而发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生活经验的支撑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在获得足够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用实例和图表进行总结,构建知识的内涵。

3.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牢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5课时

一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2.理解单位“1”和小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小数单位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纸

教学过程:

一、审核进口?

1,提问:

(1)把六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孩子。每人给多少?(3)

(2)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孩子,每人多少个苹果?每个人都得到这个苹果。

12,以2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 23.揭秘题目: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划分事物或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候往往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题目)

第二,探索新知识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然后完成与“自主学习”相关的练习,并记录问题。练习如下:

123(1)7,9,5是什么意思?

(2)填空

①陈骁的母亲买了五个苹果,每个苹果的总数是()

(2)小青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一块都属于这盒饼干()。

7③12的小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小数单位。

2.自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查,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提问。

老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当指导,收集学生集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第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1,老师展示知识点对应的习题,强调独立完成。练习如下:

(1)填空。

①将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属于这些草莓(),3份属于这些草莓()。

214127中有()7,15中有()15。

(2)小贾计划用7天时间看完米老鼠的数学。她平均每天会读这本书的多少部分?我能在5天内读完这本书的多少部分?

2.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的结论。

3、老师抽查2-3组发言评价。

4.老师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分的数称为分数,表示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第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8的1,2,3,4题。第五,课堂总结。

你从这一课中得到了什么?黑板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单位“1”,一些对象。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代表这样一个部分或几个点的数称为分数,代表一个部分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五年级数学第二个教学目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真分和假分的含义和特点,才能正确区分真分和假分。

教与学工具的准备:课件、水彩笔、纸张等。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直在和分数做朋友。那么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分,产生分数。)我们就称之为单位“1”。(板书:单位“1”)

第二,探索新知识

(1)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的操作材料:三张纸。)

1,随意折一个分数。

老师:接下来,请拿出一张纸。请问这篇论文可以算“1”吗?然后让学生拿出水彩笔,把这张纸折起来画一个你喜欢的乐谱。

学生评分并报告(并放在黑板上)。

2,让学生说分数打折。

学生们刚刚表达了他们最喜欢的分数。谁会给我们一个分数的折扣?

(1)学生说出真实分数。

如:3/4折。打折后给学生看。

老师:这个分数怎么表达?(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画出这样的x份。)

老师:谁算单位“1”?什么是分数单位?这样的小数单位有多少?观察发现比一张纸还小。即小于单位“1”。还有多少这样的分数单位可以填满这张纸?

(然后让学生给个分数优惠。如果分数是真的,那就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2)学生谎报分数。

如:折叠“4/4”。打折后给学生看。老师: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小数单位是多少?这样的小数单位有多少?1/4有多少?恰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比如“5/4”。

老师:谁能告诉我5/4是什么意思?你能展示一下吗?

分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说出学生的名字,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5/4。(学生报告)

向学生自由提问所展示的图片,学生会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1”的单位是什么?把两张纸看成单位“1”可以吗?)

得出的结论是比一张纸大,也就是比单位“1”大。

让学生多说几个这样的分数(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如何折叠。

(2)将分数分类,归纳概念。

老师: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分数。如果陈老师让你把这些分数分类,你能分吗?你打算用什么标准来划分?

1.学生分组讨论和工作,对分数进行分类。

2、学生报告,老师板书。

3.总结真分和假分的特点并写在黑板上。

4.学生阅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第三,实际应用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是假。(课件演示)

2.说出分母为17,分子为17的真假分数。

3.用分数代表每个图形的彩色部分。(课件演示)

4.法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研究,你对分数有什么了解?

五、黑板设计:

真实分数和虚假分数

分子

分子≥分母≥ 1的假分数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对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用例子说出乐谱的各个部分,用练习说出乐谱的意义。

谈:你还想了解什么乐谱,然后介绍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1)初步感知。

显示场景图1“船模试航”。

老师说: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张图片。你能从中找到什么数学?

信息?你在问什么数学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五个飞机模型平均分给五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多少个飞机模型?

学生分组,用有五个船模的题卡打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最后在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分组工作时,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然后在班里交流。在与全班同学交流时,老师要及时引导:把五个船模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五份,1占整体的1/5。

在学习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问:比如飞机模型总数的百分之几是两个学生共用的,三个学生共用呢?

(2)深入探索

展示情景图片2“飞行模型飞机”

同学们,模型飞机就要飞了。我们去看看吧。请观察这张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你可以问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

学生提问,老师及时整理。

比如每组一个小团队放出的飞机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二队在哪里?

学生用手中的学习工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个小团队每组放几架飞机?”第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小组学习,老师要参加学生的小组活动。

在与全班交流时,学生先用四个飞机模型摆姿势,可能会有1/2和2/4的答案。然后全班交流,分析,补充,得出结论。老师适时引导:各是2个平面,为什么是整体的1/2?

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通过钟摆模型得出的:把四个平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个部分占整体的1/2。

课件演示了平分四个平面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得出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先交换答案;然后组织学生动手验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要提示:“各有2个平面,为什么占总数的1/3?”。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观察和比较

谈:请观察我们的分数。你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问:两队各放出两架飞机。为什么他们显示不同的分数?

学生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两个小团队的飞行情况,得出分成一个整体的平均份额数不同,表示的分数也不同。所以两个平面是一样的,标明的分数是1/2和1/3。

(四)拓展应用

对话:想一想,还有什么能算是一个整体?可以用老师提供的资料,也可以自己找资料自己做。能拿到什么分数?你是怎么得到它的?

学生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的纸,8根棍子和1米的绳子)或者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沟通:用了什么材料,得了多少分,怎么得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这样的一个或几个部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5)总结

对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称为单位“1”。

比如:学生还有哪些量可以取为单位“1”?并区分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

结合操作流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总结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个部分,代表这样一个或几个部分的数叫做分数。

(6)阅读题。

学生阅读第67-69页,提问并提出困难的问题。教师巡视回答学生困惑和困难的问题。

三、巧设习题,加深理解

1,自主锻炼1,2

2.有颜色的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课件演示)

3、游戏:“拿糖果。”学生按要求拿糖果:盒子里有11块糖果,拿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余的1/9;然后把剩下的1/4拿出来;如果你拿出2块,剩下的拿出多少?……

独立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