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理方法解读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理办法如下:

1,防止老师体罚,让同行评议,家长监督。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被归咎于少数教师道德水平低下,但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政府部门投入不足,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很多幼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没有办学许可证,不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在这些幼儿园中,幼师比例很高,教师压力很重。

第二,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学校对上级负责,避免老师体罚。他们往往依靠行政禁令,发布禁止体罚的文件,或者要求教师自律。但这除了增加教师的焦虑,让他们呆在火山口里,并没有什么效果。

要有效避免教师体罚学生,应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引入同伴评价和家长委员会的监督评价。

2.需要立法来阻止教师接受礼物。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仅传递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和家长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家长给老师送礼,换取老师对孩子的特别关照。有些老师根据学生父母是否赠送礼物以及赠送礼物的价值来决定学生可以享受的教育资源,这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当然,禁止教师收受学生和家长的财物,并不是要切断师生之间的感情纽带。学生自己制作贺卡、给老师写一封信等真诚而发自内心的祝愿,更有利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至于教师收受财物的具体标准,建议可以参照《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裁定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定教师收受家长和学生“礼物”的价值上限,让违规教师的处理有据可依。

3,激进的有偿家教也需要保证老师的待遇。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差异,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应对分数导向带来的激烈竞争,都想请老师当家教,这种需求很难避免。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合理的需求,造成了有偿补课教育市场的无序发展,甚至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特别是有少数在职教师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丧德,或者在课堂上留一手,强迫学生参加自己的课外有偿辅导。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有偿家教问题,配套政策也要到位。比如保证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待遇,提高教师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让教师真正无后顾之忧地投身教学。

4.公平对待学生是师德的底线。

如果教师以简单粗暴的方式人为地将学生分为三个年级、六个年级、九个年级,然后区别对待,必然会影响大多数青少年的教育经历和对学校的认知。

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主要体现在公平对待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兴趣,树立多元成才和全民成才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