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1。提问要抓住关键。
所谓重点,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重点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教材难点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比如在初三的分数初等认识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分数,建立分数的初始概念,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时,可以问:展示一个月饼皮,让小红和小明分享。两个人都很谦虚。老师:你觉得他们怎么才能公平分享呢?学生:平均分。演示文稿平均分为两部分。老师:我怎么知道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然后演示把两块半还原成一个饼,平分的过程。小红和小明每人得到了半块月饼。老师问:这半个月饼有几份?(闪半个月饼)假设是这个月饼的一半,用1/2表示?另半个月饼多少钱?(眨着另一半月饼。)生:也是这个月饼的1/2。老师:你认为呢?生:这个半月饼是两个中的一个。老师:我们从刚才的研究中发现了什么?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一半,也就是一半。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分?、?简单分数的分数是多少?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提出问题,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未知向已知转变。比如初三下册《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时,其中一个活动:老师问:用3、7、9三张数字卡可以把三个不同的数放多少?我们开始摇摆吧。(学生开始摆姿势。)生:可以放六个。老师:为什么这三张卡可以显示六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因为卡上的数字不一样,每个数字和另外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老师:告诉我这些数字是什么。生:379,397,739,793,937,973。老师:学生真好!如果换成3,0,9,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学生马上回答,答:六个。生乙:四个。老师:为什么是六个?为什么是四个?我们开始摇摆吧。老师:现在,请读一下四个学生给我们提供的数字。生:309,390,903,930。老师:请从刚刚认为你能放六个数字的学生口中读出你给我们的数字。生:只能放四个数字。老师: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生:0不能放在百位里。老师:为什么0不能放在百位里?生:因为这里的百位是最高位,所以0不能放在最高位。老师:为什么0不能放在最高的位置?通过上述教学提问设计,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明确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提出问题,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奋剂。学生的思维方式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所以我们提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有一定启发性。同时,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实际能力。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否则会事倍功半。提问时,可以将课本内容与某些故事或实例有机结合,学生会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比如一年级教时间的时候,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导题:我有一个好朋友一直嘀嗒嘀嗒的叫我学习休息。他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时钟能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做什么吗?再如:高年级讲授啮合齿轮关系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大人和小孩走在路上的脚步是一样的吗?谁更快?谁比较慢?为什么孩子要跟着大人跑?再比如:在讲授圆的知识时,我们要求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要把轮子做成圆形,而不是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启发,所学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使知识从教材中死的东西中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提问要促进知识的逐步深化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是要经历一个从无知到理解,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当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进程。比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之和的内容时,老师用课件展示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老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多少?健康:180度。老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多少?有同学马上回答:90度。老师:你是怎么得到90度的?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老师:这是正确的计算吗?课件演示了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各为180度。老师:你认为呢?老师: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切掉三个角,拼出来。你会拼什么角?这样,学生由浅入深地提问,可以得到启发,思路顺畅,更清楚地知道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无关。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一步步加深知识,提出问题,令人着迷,启发他们的智力,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第五,问题设计要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他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多变题、多用题来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问题能力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发展求异,为培养学生创造。
总之,教师的提问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诱导思维,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怀疑到质疑的思维牵引。提问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接受程度。题目的难度不要超过学生理解能力允许的范围。教师要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提问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顺流而下,让学生回答问题,达到我们提问的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