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历史
总面积517平方公里,辖四镇两乡,人口14.2万,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89%。它属于西部,被称为“贵州东部的门户”。是贵州省的东大门,是贵州“东联盟”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南与西南的交通枢纽。
刘著复线铁路、320国道(高速公路)、201省道(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与纵横交错的县、乡、村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玉屏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的折返段,大隆货运站是湘黔铁路贵州段三大货运站之一。玉屏、大隆站承担毗邻三省市十七个县(市)的人、物转移。
气候温和: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地带的过渡地带,低山丘陵之间土地平坦,海拔多在400-600米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适宜发展物种和水产养殖。民族风情浓郁迷人。
有迷人的侗族民间文化活动,如大歌,舞蹈,二重唱和绘画打架。水资源:有舞阳河等36条河流,全长274公里,水电储量4.93万千瓦,可开发量3.99万千瓦,其中正在开发的仅占40%。
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石灰石、方解石、黄铁矿、大理石、铅、锌、锰等30多种。山地资源:宜林宜牧荒山20多万亩。
板栗、笛子、牛角拐、无籽糯柿、柿子、茶叶等名优特产闻名省内外。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517平方公里,耕地5700公顷,人均耕地0.81亩。
土地肥沃,有黄壤、红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全县有宜林荒地和宜牧草地20多万亩。气候资源: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凉爽。
年平均相对温度79%,年降水量1174.1毫米,年日照时数1206.7小时。旅游资源:有古城墙、钟鼓楼、阴山书院、七星桥、东于风桥等县级文物古迹,有八仙岩、万卷崖、白水洞瀑布、何家滩电站等景点。舞阳河旅游开发项目已通过省级论证,具有独特的侗族风格。
全县有大小水库20余座,水厂2座,其中万吨水厂1座,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充足。全县有小水电站7座,火电厂1座(该厂正在进行2 * 30万千瓦扩建改造),目前装机容量4.7万千瓦。
有1 500、220、110、35kV变电站。实现了与省、国家电网的联网运行,全县电气化率达到100%,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
玉屏是贵州西电东送的主要出口和支撑点,是全国农村电气化县之一。与沿海地区相比,供水供电的优势是价格低廉。
几项主要经济指标进入铜仁地区先进行列,在铜仁地区率先进入工业化阶段,部分指标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4.6∶47.2∶28.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铜仁一半。农业从传统农业走向商品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
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瘦肉型猪、柑橘、板栗、柿子、茶叶、油茶和苗木基地。工业方面,电力、建材、化工、冶炼、机械、机修、五金、服装、酿酒、食品等门类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非公经济发展迅速,缴纳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左右。
2.玉屏县历史上有哪些名人?下面两位好朋友都是玉屏县的县令~ ~ ~
段玉裁:字若英(1735-1815),名茂堂,晚年又号雁北居士、长塘湖居士、华侨吴老头。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和学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参加省联考,城试,屡遭失败。乾隆三十五年(1770),吏部授贵州省玉屏县知府,后为四川省富顺、南溪、巫山知府。10年后,他被召病,回到故乡。58岁时,迁居苏州长门外的致远。段玉裁在京时师从戴震,结交了钱大昕、邵、姚鼐等学者。回到李后,我不得不会见刘太公、、金榜等人。55岁第二次进京,结识王念孙、王父子,讨论音韵、训诂,颇为契合。乾嘉时期汉学兴盛,段、王在音韵学、训诂学方面都有很大贡献。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丰富,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来管理小学。在小学的范围内,我们也用音韵学来统治词语的训诂。基础扎实深厚。段玉裁爱好经学,爱好训诂考据,但穷得一塌糊涂。段玉裁的书,以推《说文解字注》为首屈一指。王先生还擅长诗文,著有《景云娄机》十二卷、《刘书印郡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传义》、《周丽涵杜考》、《李逸汉书杜考》、《吉谷葛说文定》、《说文解字注》、《景云娄机》等,也颇为典雅。段玉裁纪念馆建于1984,位于金坛市南景区鱼池。
张澍(1776-1847),清代著名学者,凉州武威县(今武威市)人。
张叔幼时丧母,在秀才父亲的指导下读书。后来师从名师刘作元,进步很快。19岁为举人,24岁为秀才。他从国子监选了庶吉士,两年后成为贵州玉屏县知县。随后,历任广顺地区遵义县(今贵州省长顺县)、四川省平山县专区、兴文县、大足县、铜梁县、江西省南溪县、永新县、临江州(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湖西县(今江西省资溪县)代理。张鹏在工作中直言不讳,一丝不苟,在公文中与上级争论,因此得罪了很多上级,仕途上没有成功。正如他的朋友评价的那样,“有了孩子细致的果实,写一本书就能流传下来;“对儿子又老实又严格,真的不合适。”在一个小小的官位上,很难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1830年,张叔因病辞官,结束了仕途。1832年,他回到Xi安,住在城里的乐和巷。从此,他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学者。后来,他患上了眼疾,最终失明。《清史稿·文远传》流传至今。
张书一生著述颇丰。出版的著作有《姓氏溯源》、《姓氏之辩》、《西夏姓氏志》、《续贵州书》、《蜀典》、《大足县志》、《杨素堂文集》、《杨素堂诗集》、《二友堂丛书》、《诸葛仲武侯文集》等。未发表的著作主要有《诗肖旭易》、《元代姓氏志》、《帝世纪本》、《敦煌续录》、《阙也微诗》、《字桂芝》、《韵易德》、《小学辨》、《叠字谱》、《天文观》、《夏录》等。张协的编撰工作,一般是后世失传的古关陇地区学者的有影响的著作。他的《二友堂丛书》现在被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大部分是甘肃的作者。
其中有《诗本》、《三伏绝录》、《三季芹》、《三伏九十》、《三伏故事》、《五粮九文》等二十余种作品。,这些都是后人失传的,由张舒整理的周、秦、汉、隋唐时期的著作。张舒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北文人著述的盛况。张謇的编纂工作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在当时和后来都有很大的影响。鲁迅是在编译方面深受张博影响的学者之一。
张澍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学术成就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充分肯定。比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在书目回答中把他列为史家、史家、碑刻家。清初,顾开创了一代考据之风,其学术思想发生了转变。而西北学者大多固守残馀,无法顺应学术潮流。在清代嘉庆、道光之际,西北只有张澍一人,精通经史,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撒网,搜罗研究,从事编纂考证,与、任、俞屈原等国内著名学者并驾齐驱,为学术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玉屏小迪的历史渊源是什么?玉屏小迪也被称为“肖平玉帝”,因为小迪上有许多雕刻精美的龙凤图案,也被称为“小龙堤丰”。
据记载,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郑所创,而虞帝是清朝雍正五年(1727)所创。肖平的玉帝常被人们馈赠或收藏,与茅台酒并列为“贵州三宝”。
关于玉屏萧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乾隆《玉屏县志》:“是彝族人郑的别传,用韵清晰。善于倾听的人说,不会减风。
关于玉笛的由来,玉屏侗族民间流传着两句话:“仙去玉屏留古调,客访海外知音”。相传300年前,一位自称“鹿皮大仙”的道士长途跋涉来到玉屏,喜爱这里的美景和葱郁的竹林,便留了下来,并与当地一位名叫郑的侗族才子结为挚友。
道士好性情,一有感情就送丝送竹。然而,当地的细竹虽多,却没有笛管。
有一天,他从山上采了一根竹子,做成笛子吹奏起来,引起了知音的声音。不久,道长想远游,就把制箫的技艺传授给了这位名叫郑的朋友。
从那时起,郑氏家族开始制造和销售自己的长笛。从此,玉屏产生了萧。
玉屏笛,民间无奇闻。然而,据贾政和他在笛子行业的同事说,贾政用当地的竹子制作笛子,没有缠绕丝绸或绘画,只有打蜡,保留了竹子的真实颜色。
风格新颖独特,音色远胜南北出产的竹笛,故以家乡玉屏的“玉”命名为“玉笛”。根据其父所写的“律动图”理论,将笛子与笛子配对,合称“肖平的雨笛”。
热爱旋律的郑,将吹笛技艺视为传家宝,世代坚守。因此,郑的笛子在明朝万历年间名声大噪。明清时期,玉屏笛被皇室作为贡品,赠送给宫廷。清朝咸丰年间,郑后裔因家道萧条,被迫卖萧为生,于是开始专制,投放市场。
之后由于产品短缺,我们打破了直接交流的条条框框,招募学徒传播艺术,扩大生产规模。到抗日战争时期,玉屏笛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仅市区就有30多家笛店,从业人员80多人。
明清时期,玉屏笛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青睐。在民间,人们往往依靠它来获得纯洁的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朋友和知心朋友经常把它当作珍宝互相赠送,而恋人和新婚夫妇则把它当作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婚姻的象征。
玉屏笛子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是根据萧史弄玉吹笛招徕朋友和凤凰的爱情神话。玉屏笛和笛子多为雌雄配对,演奏含蓄婉转。
演奏两性,犹如恋人间的二重奏,情趣盎然,故又有“魔笛、仙笛”之称。
四、玉屏笛的历史来源是什么?有一个传说是玉屏受欢迎。
郑从山东迁来平西(今玉屏)定居,取名“布奇”,曾多次到镇上走亲访友。有一天,我遇到一位面容姣好的老人,向他致敬,与他交谈,与他交朋友。
这位老人自称从小就读过很多诗集。因为看透了尘埃,他就做了一个发髻和尚,隐姓埋名地生活。郑很尊重他,邀请到平溪做客。
老将见郑忠厚,一口答应。老人来郑家的次数不多,而且病得很重。郑家待他如亲人,煎汤送药,无微不至。
劳道病愈后,两人经常出去观光。有一天游览城北玉屏峰,看见韩湘子、、张等八仙乘祥云从东方天际飘来,坐在石林峰上,弹琴唱歌。
两人赶到石莲峰,只见县仙奏乐,驾车而去。他们寻找八仙的脚印,发现了一支属于韩湘子的魔笛。他们一直等到太阳从西边落下,也没有看到神仙回来,只好把它带回家。
第二天我去坐飞机去了城西南的凤山,看到满山的绿竹。老人选了两根凤尾竹带回去,做了一对笛箫,雌雄搭配,音色温柔恬静。
为了感谢郑家人的好意,道士把制作笛子的技艺传授给了郑家人。古雅悠扬的郑喜出望外,视为传家宝,于是代代相传,保留其职业。
道士将制作笛子的技艺传授给贾政,然后与郑佳芸告别,游走了。老人到北京旅游,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他坐在城楼上,吹着平西产的笛子。
笛子随风送入宫中,正在御花园赏月的皇帝陶醉在飘动如丝的笛声中。正是“此曲只应天上,人间能听几回。”皇帝很快就把卫兵叫出了宫殿,去寻找吹笛子的人。那个人已经消失了,消失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支笛子是在黔楚交界的平西由魏制作的。皇帝派人到平西,让郑佳年进贡笛子。在进贡的笛子中,尤其是按照魔笛的样式制作的扁笛最为珍贵。
笛子和笛子的后代在后世把八仙和路尊为不朽的老师。笛子和箫上常刻着这样一首圣歌:“仙去玉屏留古调,客访海外知音。”
。